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辊压机工作原理

辊压机工作原理

24
辊压机电气工作原理
电气配置:plc及扩展能力、转换模块、中 继、人机界面、通讯功能、三种启动方式 启动:备妥、启动顺序(动、定辊)、加压 工作:允许开阀、开阀、纠偏、关阀 停机:停机顺序 保护:各保护点设置
25
辊压机正常工作的外部条件
冷却水:管径、压力 压缩空气:压力、净化、润滑。 物料的颗粒:最大粒径、合适粒度分布、含水 量 常见故障的判断:液压系统(辊缝、辊偏、未 启动)、干油系统(泵、分配器)、润滑系统 (油温、轴温、轴震)、信号采集系统(无效 值、温度、变送器)
15
液压图
16
辊压机液压原理图
压 力 表
压 力 传 感 器
保 护 蓄 能 器
工 作 蓄 能 器
安 全 蓄 能 器 油缸
节流阀
系 统 泄 荷 阀
单向阀 单向阀
节流阀
加压、 泄荷阀
阀组溢流阀
油缸
单向阀 虑油器 泵 虑油器 发讯器
泵站溢流阀
D
电机
油箱
二、干油系统
一、干油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D/N 值,润滑。 二、干油和稀油润滑的区别: 三、干油泵的工作原理 四、干油泵的组成 五、单线式分配器的工作方式 六、干油系统常见故障: 1 、不出油。断点 的判断、分配器的清洗。 2 、油量的调整。 3、漏油。
细粉量
压力(kg)
70 100 150
1、从曲线中可以看到,当油缸压力在50以下时,细粉量很少。 2、当压力从70--100时,细粉量最多, 3、当压力大于150时,细粉量基本不再变化。 结论:当工作压力在70-100之间工作时,效果最好,压力过高,细粉重新聚合。
6
基本结构
一、机架 1、上横梁、立梁、下机架、立梁 2、导向键、导向轮、耐磨板、不锈钢板 二、传动系 1、电机、额定电流、转速。 2、万向连轴器 3、液力偶合器 4、减速器 5、缩套连轴器
环状波纹堆焊层
人字形波纹
斜井字波纹
13
各部分功能及原理
一、液压系统 二、干油系统 三、润滑系统 四、信号采集系统
14
液压系统
一、液压系统的作用、压力的计算及基本公式 P1*V1/T1=P2*V2/T2 二、液压系统及各阀的工作原理 三、常见故障: 1 、不保压:各溢流阀故障的判断。 2、左右压力不均等。3、一侧压力不稳,频繁辊 缝跳闸。多见于调试初期。结构的变化、三通阀 的取消。
18
液压、干油泵的工作原理
负载决定工作 压力
单 向 阀 活塞 单 向 阀 偏心 轮 电 机
液位
油箱
19
A出油口
A出油口
P进油口 A出油口
P进油口
P进油口
干油常见问题图解
调节油量
单向阀
21
润滑系统
一、润滑系统的作用及原理 二、正确的油位及开机方式 三、常见故障及其判断方法 油位变低、温度高、油变黑
2
辊压机工作要点
1、辊压机由两个速度相等、相对慢速转动 的辊子组成。一个辊子固定,另一个辊子可 以沿水平方向移动,控制两辊子间的间隙。 2、靠液压系统作用在活动辊上,在两辊子 间形成很高的压力,压力范围在50~ 300Mpa. 3、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碎的机理设计的。 料床粉碎的前提是双辊间要有一层密实的物 料。
7
结构
软连接的位置在气动阀之下 进料装置
电机
新型机架 侧挡板的 重要性
减速器 扭力支撑
万向连轴 器、正确 安装的重 要性
挤压辊装置
8
机架
9
传动
10
辊压机侧挡板
11
层压破碎理论
辊花层 ZD310 硬质层 ZD5 过渡层 ZD3 物料密实阶段 物料破碎阶段 物料成饼阶段
12
辊面的三种结构形式
22
润滑系统图
油标
虑油指示
23
信号采集系统
信号采集系统作用:1、显示工作状态 2、参与自动化控制 3、各项保护的依据 信号采集系统的各个控制点: 1、辊缝 2个点+2个保护点 2、压力 2个点 3、电流 2个点 4、主轴承、电机轴承、电机温度共8个点 5、减速器油温 2个点+轴温2个点+测震两个点
26

4、物料通过辊压机后:粒度减小;颗粒裂
缝增加,易磨性改善
3
稳定工作的条件
第一 相对密封的破碎腔 第二 足够大的破碎压力 第三 一定程度的过饱和喂料、 通过量。
4
进料装置
料压的重要性
通过量(T)=辊缝(m)× 辊宽×线速度×3600 ×2.2 (吨/m3)
侧挡板的重 要性
5
必要工作压力
作用:提供必要的压ຫໍສະໝຸດ 。辊压机部分概述 一、工作原理 二、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辊压机的基本结构 四、各部分功能及故障分析
1
辊压机的工作原理
辊压机是利用两磨辊对物
料实施纯压力,被粉碎的物
料受挤压形成密实的料床, 颗粒内部产生强大的应力,
使之产生裂纹而粉碎。出辊
压机后的物料形成了强度很 低的料饼,经打散机打碎后, 产品中的粒度在2mm以下的颗 粒占80%~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