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合理用药优秀课件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优 秀课件
儿童生理特点
• 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 段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成熟和完 善,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排泄差 别很大,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药物的反 应也不一样。
• 因此,儿童用药更应慎之又慎,并尽量实 行合理用药监测,以保证儿童安全、合理、 有效、方便用药
儿科用药对象: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
1. 新生儿期: 出生以后28天内
2.婴儿期:<1岁 3.幼儿前期/书-幼儿期:
1-3岁 4.幼儿期/书-学龄前期:
3-6岁 5.童年期/书-学龄期 女:7-11/12 男:7-13/14 6.青春期/少年期
3
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
• 吸收:
– 胃肠排空慢、肠管相对长、肠壁薄、通透性高
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
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 格太少,儿童被迫用成人药
2、小儿生理机能发育不成熟,对药物易感性高,易 受药害,影响生长发育
3、小儿用药依从性(Compliance)差,缺乏必要的配 合能力与表达能力,被动用药。滥用药物现象较 成人突出
4、专属的儿科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 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科临床试验资料
18
方法Ⅱ 按体重计算
成人剂量×儿童体重 儿童剂量 =
成人体重
临床实际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重(kg)×给定儿童剂量 mg/(kg·d) 注:给定儿童剂量由药品说明书提供
体重计算方法: v ≤1岁:
1-3m 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4-6m 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6
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
• 未经许可的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 在全世界都普遍,如阿奇霉素(16岁以下 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清楚 )
• 儿童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缺乏GCP结果, 临床用药的复杂性以及儿童自身对不良反 应不能主观表达,容易被忽视或误判而引 起伤害,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
儿童合理安全用药的建议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选择合适的药物 计算好适当剂量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选择合适剂型 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慎用引起儿童特有不良反应的药物
15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
用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新生儿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 甚至导致核黄疸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 2岁为界限
药,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有效处理 • 儿科药师掌握儿童用药特点,正确指导患
儿用药,争取做到让医者省心、让患者放 心⋯
儿科合理用药的要求
1. 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地发 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2. 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地避免 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 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包括药物资源与费用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 物
如氟喹诺酮类影响幼小动物软骨发育,儿童禁用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
敏感-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尿剂等 不敏感-中枢镇静剂、阿托品、洋地黄等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16
二、确定剂量
四种方法
Ⅰ 按年龄折算 Ⅱ 按体重计算 Ⅲ 按体表面积计算 Ⅳ 按药动学参数
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
• 儿童用药的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 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 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 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
• 某医院儿科常用药品的说明书中,儿童用 药的用法用量标注率为69.42%,注意事项 标注率为52.07%,药代动力学标注率为 4.96%
• 如地塞米松软膏;脂溶性药物
用药需求—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是儿科治疗学的基本方法,明确 诊断后就要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患儿情况 与病情选好药,用好药。
• 合理用药是药物治疗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esed Medicin) 和循证药学(Evidence-besed Parmacy)概 念的引入,人们对合理用药的看法也在不 断提高之中。
儿童合理安全用药的建议
医药企业方面 • 应研制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片剂、
干混悬液、分散片、缓释或控释、透皮吸 收剂、如小儿退热贴和小儿腹泻贴、退热 栓
儿童合理安全用药的建议
医院方面: • 应开展儿科药物的主动监测 • 儿童医院应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提高患儿
家长合理用药的意识,纠正用药失误 • 临床方面:医生在为患儿治疗时应谨慎用
• 分布:
– 蛋白比例低,尤其是白蛋白,使药物游离型增加。 血脑屏障差,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 代谢:
– 酶系统发育不全,缺乏或活性低。
• 排泄:
– 泌尿系统发育不成熟,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低。
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
• 新生儿皮肤粘膜相对面积大于成人或年长 儿,且皮肤角质层薄,粘膜娇嫩,有些外 用药透皮吸收较多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
较常用 较科学
方法基本思路:以成人剂量为标准进行换算,未考虑 各种药物在小儿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也没有考虑 小儿自身的一些生理功能特点,特别是新生儿用药的特有 反应,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17
方法Ⅰ 按年龄折算
月龄或年龄 成人剂量分数 月龄或年龄 成人剂量分数
新生儿
1/24
4~7y
1/4~1/3
7-12m 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5
• 适用于儿童的专用药品,“量身定制” • 开发儿童用药的新品种、新剂型 • 善意的“儿童酌减”应该被更确切的词义
所替代,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做到“减” 得容易、“减”得准确、“减”得安全⋯。
儿童合理安全用药的建议
政府方面: • 可增加对儿童药品生产和应用的规定,通
过专利和市场保护来激励研究和开发儿童 专用药品,解决儿童用药使用说明书中的 问题 • 政府要通过医院、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儿 童用药不良反应监测网,积累儿童用药的 信息和数据
1~6m
1/24~1/12 7~11y
1/3~1/2
6m~1y
1/12~1/8 11~14y 1/2~2/3
1~2y
1/8~1/6 14~18y 2/3~全量
2~4y
1/6~1/4
剂量偏小,个体差异大,不同药物-根据说明书而定
用药剂量简易计算式:
婴儿剂量=[0.01×(14+月龄)]×成人剂量 (≤1岁) 儿童剂量=[0.04×(5.5+年龄)]×成人剂量 (1-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