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_模板

《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_模板

《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_模板《啄木鸟和大树》的教案一、教学设想:《啄木鸟和大树》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写大树自以为年轻力壮拒绝啄木鸟为他治病(捉虫),最后渐渐干枯。

故事说明有病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课文的对话比较精彩,很能吸引人,啄木鸟和大树的情况都是通过它们的三次对话来展开。

如大树第一次是“叫起来”,第二次是“生气地说”,第三次是“不耐烦了”,把大树对自己的病不但不知道,还以为啄木鸟在伤害他写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而啄木鸟先是“亲切地,温和地说”,后来没办法了,就只好飞走了。

本课的设计就围绕这三次对话,让学生多种形式地读,如自由读、同桌读、分角色读、挑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读中明理,读中感悟,从而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树所犯的错误,从而受到教育,让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也使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如“年轻力壮、伤害、稀稀落落、干枯、”等词语的理解,也通过安排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词意。

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精心制作了。

课件,如三次对话的图片和文字,茂密的大树和干枯的大树的对比,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大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的道理。

另外,在设计本。

教案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精彩起来,达到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实录: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现第一段和插图),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呈现“因为------所以------”、“------ ,是因为”)。

生:因为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所以每天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给那些生病的大树治病,是因为它是森林里的医生。

师:有一天,啄木鸟又飞到林子里,你们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现动画: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捉虫,配有“笃笃笃”的声音。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捉虫。

生:啄木鸟在林子里给大树治病。

师:这里的“捉虫”实际上就是什么意思?生:“捉虫”就是“治病”。

师:把“捉虫”换成“治病”,这句话怎么说?生(齐说)啄木鸟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在一棵大树上治病。

师:啄木鸟给大树治病时,它和大树之间说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大屏幕呈现动画并配有课文录音。

)师:啄木鸟和大树说了几次话?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课文3---8段,找出啄木鸟说的话,用“”划下来,找出大树说的话,用“”划下来。

同桌互读,讨论:啄木鸟、大树说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1、第一次对话:师:大树为什么“叫起来”?(看图想象大树会怎么痛。

)你能读出大树的痛吗?(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得响,读得快,连着说。

)生:学生粗的嗓子模仿大树的语气朗读。

师:啄木鸟为什么要啄大树呢?生:因为啄木鸟知道大树身上有虫子。

(指名读句子。

)师:你觉得啄木鸟怎么样?指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要读出啄木鸟亲切、耐心的语气。

)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师:从啄木鸟对大树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棵大树已经生病了,可大树自己知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师:“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会有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种说法吗?生: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不会有虫。

(看图理解“年轻力壮”)师:这时,大树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为什么“生气”?你能读一读吗?师:面对生气的大树,啄木鸟怎么样?生: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啦!(指导读句子)3、第三次对话:师:听了啄木鸟的话,大树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这棵大树的表情,说说它心里会怎么想?师:大树觉得啄木鸟话太多了,没有耐心再听啄木鸟说话了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生:不耐烦。

(指导读句子)师:啄木鸟真心诚意地给大树治病,还耐心地跟它讲道理,可大树却生气,不耐烦了,这时,啄木鸟会怎么想?生:啄木鸟只好飞走了。

师:是的,啄木鸟没有办法,它只好飞走了。

(大屏幕呈现动画和字)师:你能说说大树叫、生气、不耐烦说明什么?生:他不想治病,讨厌啄木鸟给它治病,他怕痛。

师:关键是他不明白什么道理?生齐说: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

师:大树最后怎么样了?请小朋友自学第9段(计算机呈现文字,点击“热区”能出现有关图像。

)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树最后怎么样了?(稀稀拉拉,渐渐干枯,蛀得空空的。

)师:想想:大树为什么会枯死?(前后两幅图对照)师:这时,大树会怎么想?他临死前会说一句什么话?生:我不应该不让啄木鸟治病啊!生:我身上真的有病,我错了。

师: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我以后生了病要早点去看医生,不能小病不治,变成大病就危险了。

三、教学反思:从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事先的教学设想基本上都能实现。

整堂课学生都很兴奋,发言很积极,能通过自己反复的朗读,读懂文章的内容。

并且读的比较多,读的比较放开。

如:大树的“叫起来”“生气的说”“不耐烦”等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活龙活现的再现出来大树的神情。

同时,啄木鸟的“亲切、温和”学生也能用自己的朗读出来表达出来。

整堂课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尽头自始自终都很足。

但值得反思的是:1、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度不高,总怕学生学得不好,体会地不深,因此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扶的太牢,放手的力度还不到家。

其实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会课文,自己读出“大树”和“啄木鸟”的不同语气。

课后,我在想:是否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大树和啄木鸟两个,你喜欢谁?为什么要喜欢它?请找出理由来说明你的原因。

在学生自己准备的基础上组织他们4人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让他们各抒己见,发表评论,这样能更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当最后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的收获时,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自己生了病,要找医生治,能联系到自己犯了小错误,要及时改正的比少”,从中也让我看到了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刻板,学得不灵活,发散性思维比较差。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创设训练学生思维的情景,应多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问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但要让学生弄懂书面上的意思,还要让学生明白书本所隐含的深刻含义。

总而言之,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设法让学生爱看课外书,遇事多动脑筋,多问为什么,多角度思考问题。

为此,特意安排了几个晨间活动课,让学生讨论,分析有关的情况。

3、学生的发言面还不是最广,有几个学生甚至整个一堂课都没有举手发言。

以后的教学应多多注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

教学目标: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怎样识别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1—4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1—4节。

3、学习第一至第四节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读题: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教学生字“迷”,区别“谜”,理解“迷路”的意思。

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

1、学习第一节。

⑴、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⑵、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

⑶、指导朗读。

[读出亲切的口气]2、学习第二节。

⑴、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⑵、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⑶、理解“向导”,“忠实”。

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教学生字。

⑷、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节。

⑴、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

⑵、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⑶、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节。

⑴、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

⑵、学习生字“碰”、“阴”、“稀”。

⑶、指导朗读。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

2、齐读1—4节。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第五节,能正确朗读这一节。

2、学习其余的生字。

3、进一步知道怎样用天然的指南针分辨方向。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二、学习第五节。

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

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四、课堂作业:试背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语。

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说。

三、指导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

2、让学生背诵。

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四、导完成课堂作业。

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

2、完成课后作业题1、2。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

板书: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结中午:太阳(南)树影(北)黑夜:北极星(北)阴雨天:树叶稠(南)树叶稀(北)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总结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识字学词学句(二)1》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教学目标:l.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