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法知识综述及其运用

国际法知识综述及其运用

国际法知识综述及其运用
主讲导师:杨署东
学生:陈泓帆
学号:20122382
班级:机自八班
国际法知识综述及其运用
一、国际法知识综述
(见笔记)
二、国际法结合实际的运用
克里米亚公投独立
与国际法上的承认、继承制度
摘要:据俄媒报道,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国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

公投有2个问题,包括:第一,你支持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联邦领土吗?第二,你支持恢复克里米亚1992年宪法吗?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第一副总理特米格列夫(Rustam Temirgaliev,)宣布,将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公投。

根据1992年克里米亚宪法,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而关于克里米亚的公投,却是涉及到了国际法里的承认制度与继承制度。

一、克里米亚的背景
在克里米亚的民众中,俄罗斯族人约占59%、乌克兰族人约占24%,克里米亚鞑靼人约占12%。

在对待克里米亚未来地位的问题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民众之间的分歧比较大。

在塞瓦斯托波尔一些民众希望回归俄罗斯。

克里米亚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回归俄罗斯的分立集团活跃,对乌克兰的民族政策十分敏感,这是导致克里米亚政局动荡不安的症结所在,在克里米亚的人口构成中,俄罗斯族人占一半以上,乌克兰人是少数民族,因此,俄罗斯的文化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居民只讲俄语,听俄罗斯广播,看俄罗斯的电视,仅有7%~9%的克里米亚人看基辅电视台的节目。

克里米亚发行的俄文报刊,杂志比乌克兰文多20倍。

乌克兰独立以后,乌克兰民族主义势力一度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提出一些过激的民族主义主张,克里
米亚俄族人对此忧心忡忡,特别是当乌克兰政府定乌克兰语为国语时,不会讲乌语的大多数俄族人在升学,晋升,就职等方面受到限制,俄族人倍感受到岐视,认为这是乌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表现。

民族分歧由此可见一斑。

二、从克里米亚公投分析国际法承认制度
俄罗斯外交部2014年03月14日发表声明,对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关于克里米亚公投违宪的声明感到失望,称克里米亚公投“完全合法”。

然而据俄罗斯媒体2014年03月11日报道,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表示,美国不会承认克里米亚的全民公投结果,同时主张准许国际观察员进入乌克兰,以免除莫斯科对俄语公民权利受尊重情况的担心。

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和美国对克里米亚公投的态度,这说明承认主体是现存大国并且承认具有任意性质。

对于克里米亚来说,承认只是一种宣告性行为。

国家的成立和它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并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国家的承认,承认仅是一种对新国家已经存在这一既存事实的宣告。

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承认,对国家的承认一般是指现存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于新国家存在这一事实以一定方式表示接受,并表明愿意视其为国家而与之交往的政治和法律行为。

既存国家对新国家给予承认必须遵守两个条件限制:一是新产生的实体具备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要素;二是新国家的产生必须符合国际法原则。

乌克兰法官委员会主席瓦西里·阿诺朋克于2014年2月27日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违法。

阿诺朋克表示,只有一部在全乌克兰范围内举行全民公投的法律,所以对于单独地方来说,该法律不适用。

乌克兰政府则是采取国际法上的不承认原则,其中不承认原则是指有关承认主体
在承认问题上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指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原则造成的事实或
情势不得予以承认。

就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而言,不承认原则是指承认主体对违反国
际法基本原则建立的政治实体不得予以承认。

在国际实践中,不承认原则也得到了国
家和国际组织的遵守和适用。

例如,1976年,南非建立所谓“特兰斯凯独立国家”,
联合国大会认为所谓“特兰斯凯独立国家”是南非推行种族隔离政策的产物,并要求
各国政府“对所谓的独立的特兰斯凯不给予任何形式的承认”。

三、从克里米亚公投分析国际法继承制度
国际法上的继承是指由于某种具有国际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情势出现,国际法的权
利和义务由一个承受者转移给另一个承受者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国家继承是指一国由
于领土变更的法律事实而使其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他国所发生的法律关
系。

引起国家继承的领土变更的情况甚为复杂,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1)分裂,即一国分裂为数国。

(2)合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合并组成一个新国家。

(3)分离,即国家的一部分或数部分领土从该国分离出去,成立新国家。

(4)独立,即殖民地或附属领土获得独立,成立新的独立国家。

(5)割让,即一国领土的一部分移交给另一国
克里米亚的独立是上述中的分离情况,所以其对条约继承属于国家领土分离或解体情况下的条约继承。

具体内容为:一国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领土分离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时,不论被继承国是否继续存在,原来对被继承国全部领土有效的任何条件,继续对每一继承国有效。

仅对其部分领土有效的任何条约,只对该领土组成的继承国有效。

当被继承国一部分领土分离后继续存在时,原来对其有效的任何条约,继续对该国的其余领土有效。

但如果有关国家另有协议,或者从条约可知或另经确定该条约对继承国的适用不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则是例外的。

假如克里米亚独立成功,那么它对国家财产的继承遵照国际法,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分离而组成一个新国家,或一国解体而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新国家的财产继承时的继承规则是:除被继承国与继承国之间另有协议外,位于继承国领土内的被继承国的不动产应转属继承国;与国家继承所涉领土的活动有关的被继承国的动产,也应转属继承国,而与所涉领土活动无关的国家动产,则按公平比例转属继承国。

在被继承国解体而不复存在的情况下,它位于该国领土以外的国家不动产,无法按与所涉领土有关连的标准来解决其转属问题,只能将其转属其中一个继承国,但该继承国应对其他继承国给予公平补偿。

至于新独立国家的债务继承,实质上就是作为继承国的新独立国家应否承担前宗主国或殖民国家的债务问题。

根据促进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减轻或免除他们的债务负担的原则,被继承国家的债务,原则上不应转属新国家,实行白板主义或白板规则。

但并不排除有关双方依协议来合理解决债务的转属问题,但这种协议不应违反各国人民对其财富和自然资源享有永久权利的原则,不应损害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

四、学习心得
这是我大学生涯最后一次修选修课,所以上课时很是认真。

加上本来就对国际时
政有兴趣,上着杨老师的课也是感到非常幸运。

杨老师的课真是深深吸引了我,渊博
的知识,风趣的教学,独到的见解等等都让我感到这门课真是选对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学习,我收获很大。

对国际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学习的同
时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在课堂上看到很多有意义的视频,视频里专家们互相讨论互
相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在分析问题上学习到了多角度多方位看问题。

最后,看到自己有了如此丰富的收获作结尾,大学生涯的通识选修课也算是圆满
结束了。

谢谢杨老师,谢谢国际问题与法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