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知识点概要
甲国人王某,多次在公海上对乙国商船从事海 盗活动,造成多人死亡。同时,王某曾在丙国 实施抢劫,并将丙国一公民杀死。后王某逃匿 于丁国。如果甲、乙、丙、丁四国间没有任何 引渡或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根据 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面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 A.丁国有义务将王某引渡给乙国 B.丁国有义务将王某引渡给丙国 C.丁国有权拿捕王某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 D.甲国有权派出警察到丁国缉拿王某归案
特殊空间(南极和外空)的法律制度 南极:1961年南极条约(核心内容:冻结对 南极的领土要求) 外层空间法律制度: (1)登记制度 (2)营救制度 (3)责任制度
甲、乙两国是邻国,关系一直紧张。甲国曾多次出 动空军,非法轰炸乙国境内的军事目标。“翔飞号 ”是承担甲、丙两国间航班飞行的民航机,在甲国 注册。一日,因天气原因,“翔飞号”在飞往丙国 途中偏离航线,误入乙国境内。甲、乙、丙三国都 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甲、乙之间尚没有双边 的航空或航线协定。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翔飞号”是民航机,在顾及安全的情况下,可 以自行飞入乙国领空 B.乙国有权要求“翔飞号”立即离开乙国领空 C.乙国无权要求位于其境内的“翔飞号”在其指定 安全地点降落 D.在“翔飞号”载客不明的情况下,乙国有权对其 使用武器,将其击落
国际法上的人
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外交保护 引渡 庇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王某定居美国多年,后自愿加入美国国籍 ,但没有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根据我国相 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由于王某在中国境外,故须向在国外的中国外 交代表机关或领事机关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B.王某无需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C.王某具有双重国籍 D.王某已自动退出了中国国籍
下列关于外交保护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国家的外交保护只能应公民的请求而行使 B.甲国国民在乙国受到侵害的同时具有乙国的国 籍,甲国不能对其进行外交保护 C.甲国国民在乙国受到当地歹徒的抢劫,甲国可 直接对其行使外交保护 D.甲国国民受到乙国不法侵害后,无须在乙国国 内寻求司法或行政方面的救济,甲国可以直接提 起外交保护
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直接并优先适用 须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 其他条约如何适用尚无统一规定
国际法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民族自决原则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国家主权豁免
国家的行为和财产不受他国法院管辖 主权豁免的放弃(自愿、特定、明确) 管辖豁免的放弃不意味着执行豁免的放弃
中国人高某在甲国探亲期间加入甲国国籍,回中 国后健康不佳,也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后甲国 因高某在该国的犯罪行为,向中国提出了引渡高 某的请求,乙国针对高某在乙国实施的伤害乙国 公民的行为,也向中国提出了引渡请求。依我国 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如依中国法律和甲国法律均构成犯罪,即可准 予引渡 B.中国应按照收到引渡请求的先后确定引渡的优 先顺序 C.由于高某健康不佳,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D.中国应当拒绝引渡
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 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 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 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 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 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 )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 将艾某引渡给甲国 B.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 对艾某进行庇护 C.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 渡给甲国 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国际公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 2、国际习惯 3、一般法律原则 (司法判例、学说、国际组织决议)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主要内容
构成要件 国际法主体缔结 自由同意 不违法国际强行法
条约的保留
条约的冲突
甲 乙 丙
乙 丙 丁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设定义务 设定权利 权利、义务的取消
条约的解释 一般规则:上下文和通常含义、目的和 宗旨、善意解释 两种以上文字文本的解释:以作准文本 解释,有分歧适用上述规则
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 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 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 公海海域埋伏。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 埋伏的海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 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B.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追,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C.为了紧追成功,B 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 施紧追 D.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国际法上的继承
条约继承:约定 非条约继承 无约定
国际法上的承认制度
承认的对象 承认的方式 承认的性质
国际法律责任
行为归因于国家 排除行为不当性
国际法上的空间
领土 领土构成 领土取得方式
海洋法 海洋水域的划分 各部分制度
甲国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 缔约国。甲国的船舶在各国管辖以外的 某海底进行矿产开采作业时,其活动应 遵守国际法的哪一种制度? ( ) A.公海海底的开发制度 B.甲国有关海洋采矿的国内法 C.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制度 D.公海自由制度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员贾某为 该办事处雇员。贾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1 000万美元窃为己有进行挥霍。此间,贾某在乙国 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贾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 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 ,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 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 ) A.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没有管辖权 B.乙国向甲国就贾某伪钞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贾 某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径直将 贾某转引渡给中国 C.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 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贾归案 D.中国法院可以对贾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