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secret

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secret

《固体废物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永福镇垃圾填埋场设计设计时间:2006 年07月14日目录1.概论1.1项目简况 (4)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 (4)1.2.1设计依据 (4)1.2.2基础资料 (4)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4)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5)1.3.1城市概况 (5)1.3.2城市总体规划 (5)1.3.3自然条件 (6)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 (7)1.4.1垃圾清运 (7)1.4.2垃圾成分 (7)1.4.3现有垃圾堆放场 (7)1.5建设的必要性 (7)1.5.1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2建设的必要性 (8)1.6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 (8)2.总体设计 (8)2.1工程规模 (8)2.1.1服务人口及面积 (8)2.1.2垃圾产率 (8)2.1.3垃圾产生量预测 (9)2.1.4工程规模 (9)2.2处理方法选择 (9)2.2.1处理方法简述 (9)2.2.2处理方法选择 (9)2.3场址选择 (9)3.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 (9)3.1工程内容 (10)3.2卫生填埋场 (11)3.2.1库容及使用年限 (12)3.2.2填埋工艺 (12)3.2.3覆盖材料 (12)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 (12)3.2.5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 (12)3.2.6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 (13)3.2.7地下水层排 (16)3.2.8填埋气体导排 (17)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 (18)3.2.10垃圾坝及截污坝 (19)3.2.11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 (19)4.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 (20)4.1环境质量现状 (20)4.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1)4.3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21)4.4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21)4.5环境保护措施 (22)4.6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23)4.7生态保护(影响及措施) (23)4.8环境监测 (23)5.设计计算书 (24)5.1总体设计 (25)5.1.1服务人口 (26)5.1.2垃圾产生量 (26)5.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 (26)5.2.1库容 (26)5.2.2使用年限 (27)5.2.3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27 5.2.4渗滤液及气体的收集设备 (28)5.2.5调节池的容积 (29)5.3防洪工程 (29)5.4防渗工程 (35)概论1.1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永福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业主:永福镇人民政府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2.1设计依据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现行的其他相关的标准,设计前应掌握下列资料: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夏季主导风及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洪泛周期(年);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交通条件及供水供电条件。

1.2.2基础资料主要基本资料:永福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讨论来决定后续工作的开展,例如垃圾填埋场的地理位置、形状等感官参数设计,填埋场的处理量等等。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来保证运入的垃圾经填埋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否符合环境要求。

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GB12348-90(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6)《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99-1997(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7(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Z/T3037-1995(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15)《防洪标准》GB50201-1994(16)《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B35/424-2001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3.1城市概况永福镇国土面积5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4.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44万人,非农业人口1600人。

该镇以农业为主,是福建省重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784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123万元,工业总产值4502万元,财政收入1054万元。

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初步形成了反季节蔬菜、花卉、芥茉、高山茶和农业生态游观光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产业。

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15366万元、386万元、3170万元和2101万元。

辖区内共有18个骨干企业,全年总产值4000万元。

永福现有的乡镇企业主要有:藤木家具厂、老区饲料厂、文星电站、建筑公司、食品厂、竹制品厂以及荣获国家“星火计划”科技项目的无铅皮蛋厂、振福化工厂、外资兴办的“辰峰果蔬有限公司”和“业星蔬菜有限公司”等。

永福镇水利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水利发电站14处,总装机容量10150千瓦,年发电量7540万kwh。

境内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钨、铁、铜、锡煤、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结晶石等,是漳平市重点矿产乡镇之一,目前矿产业以开采钨、锡和高岭土为主。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省道岭和线与围禾线贯穿全境,已实现村村通车。

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力供应充裕、稳定。

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涵盖27个行政村,并且均通上了程控电话。

1.3.2城市总体规划漳平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0年比2005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漳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第八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主要内容是: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其中第四点的内容如下: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在“十一五”期间完善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对热电厂等排放SO2较多的企业进行治理,对机动车产生的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实施城区内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到2010年,城区和建制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城区燃气普及率9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对于水环境,要全面实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的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95%以上的水系竖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对于固体废弃物,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5%,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对于噪声源,按功能区确定目标:居民、文教区为40-50dB(A),商住区为45-55dB(A)、商业区为50-60dB(A)、工业区为55-65dB(A),交通干道两侧为55-70dB(A)。

对于水土流失,要以强化治理为主,以小流域为单位,坚持综合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把开发和治理,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抓好九龙江污染综合整治、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控制、区域功能达标治理等环保项目工作。

加大环保力度,2010年,水质全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GHZB1-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内;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96)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计划指标之内。

实施“漳平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区大气自动测报站建设”、“城区污染监控分中心建设”、“城区噪音监控系统建设”、“重点企业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大深、赤水片区选矿废水治理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力度。

1.3.3自然条件1.3.3.1 地形地貌镇内地形、地貌复杂,中山、低山、丘陵、盆地互相交错,河流峡谷穿过其间,大部分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贯穿全境,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向有“永福半空吊”之称。

1.3.3.2垃圾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垃圾场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

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

沟长约360m,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V”型谷。

截洪沟范围内表面积14707m2,垃圾场长度245m,宽度45 ~ 90m,有效容积12万m3。

现场调查初步确定,该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沟口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

调查时沟内未见地表径流,估计雨后沟内有流水,平时没有水。

1.3.3.3气象与水文永福镇境内群山重叠、溪流密布,主要河流——永福溪全长52公里,其中4.5公里在华安县境内。

该溪上游自南向北流,穿过永福集镇,在文星一带改变流向,自西向东流,经清源村笔架山至华安县汇入九龙江,面积为34.4万平方米,境内有吕坊溪、内洪溪、易坑溪、文星溪和下浙溪等5条支流汇入永福溪,河道坡降18%,天然落差510米,镇域内水能蕴藏量为7.6万千瓦。

垃圾场场址位于永福集镇北部,相距约8km,具体位置在封候村苦田岭对面赴漳平的公路西侧山沟内。

沟内地表水排入沟外公路边排水沟,向北经2000 m左右的流程汇入文星溪,再由西向东流3000m左右,在地东坑以东注入永福溪,最终汇入九龙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