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艺术概论
1舞蹈语汇舞蹈语汇是构成舞蹈语言材料的总称,它包含了一切具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含舞蹈姿态、步伐、技巧等)组合,以及舞蹈构图、舞蹈场面、舞蹈中的生活场景等等。

各个民族和各个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各个流派的现代舞,以及各个民族的民间舞等)都有各自的舞蹈语汇系统。

因此,舞蹈语汇是进行舞蹈创作和舞蹈研究的非常重要的基本资料。

2舞蹈思维是艺术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具体思维方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进行思维。

3舞蹈交响乐章结构按照交响乐的乐章结构方法,以凝练、概括、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和情感的结构方式。

4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相对。

和审美主体处于审美关系中,是被审美主体欣赏的客观对象。

5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指在舞蹈的内部推动舞蹈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之间的影响。

6舞蹈时空交错结构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讲不同时空的场景,按照一定艺术构思的逻辑,进行交错衔接组合来表现人物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行动的结构方式。

7舞蹈动作产生(来源)的主要途径1,是对人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生活动作和情感动作进行艺术的概括和美化2,是对自然界中花、鸟、鱼、虫和各种景物的动态形象的提炼和加工3,是对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4,是根据人体动律的发展变化繁衍初人们所需求的舞蹈动作。

8舞蹈评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则和美学思想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的艺术生活、舞蹈艺术思潮、群众性的舞蹈活动等)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
9审美情趣即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的通称。

审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善、恶、美、丑属性所引起的主观的不同情感状态的反应。

审美趣味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某些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喜好和偏爱。

审美情趣是形成人们审美理想的基础,而审美理想又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10舞蹈综合性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的本体构成与音乐(节奏)、美术(造型)和诗(情思)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舞蹈是一种时间性、空间性的综合性的艺术。

11舞蹈题材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

12舞蹈学是以舞蹈艺术为研究对象,对舞蹈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做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研究的一种科学。

舞蹈学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舞蹈学是包含有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流传三大部分;狭义的舞蹈学专指舞蹈理论,因为它是研究舞蹈历史发展和舞蹈流传的基础。

我们这里所说的舞蹈学是广义的舞蹈学。

13美感的心理机制从人的生理的自然性快感,过渡和提高到人的心理的社会性快感,是人的美感产生的基础。

一般来说,美感的心理活动过程主要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综合过程。

14我国舞蹈艺术规律1以情带舞,以舞传情2动而合度,形变神真3技艺结合,引人入胜4风采独具,舞韵长存
15舞蹈史迹再生学是研究如何把遗存在古代文学、史料、壁画、岩画、崖画、画像砖石、舞俑、雕塑等中的舞蹈形象由静止的舞蹈姿态复活再生为运动着的舞蹈的一门学科。

16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以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境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17传播学19世纪中叶在美国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广义指研究人类社会各种信息传播现象的学问;狭义指研究大众传播类型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方式、内容和效果等问题的学问。

18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

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情绪型抒情舞:直接抒发、表现舞者情感和精神风貌的舞蹈作品,多以舞蹈动作节奏的对比变化来表达情绪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