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1 产业融合主体带动能力不强
目前,从事葡萄种植的农户大多五十岁 商双向合作,强化“农超对接”“农校
本地实际,编制了《平度市农村产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700 多家,规模以上 发展升级。 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将大 的有 110 多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 1.5 加大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泽山镇、店子镇、明村镇等 10 个镇(街 道)、98 个行政村列为试点示范镇、村, 明确了发展重点和工作目标,确定了
面的专门人才奇缺
经营主体和农民个人的利益紧紧连在一
总体来看,平度市农村产业融合发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终需要人才来 起。二是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支持融
展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少问 支撑,而在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 合主体与农民签订保护价合同,并以农
题和挑战:
动力大都流向城市。以大泽山葡萄为例, 产品收购量实行利润返还。三是鼓励农
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度市
融合发展。山东省平度市自 2016 年被 优质粮油、平东优质出口蔬菜、平北 以互联网为中介,以农创为龙头,不断
确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以 生态果品“三大”农产品生产板块。 创新和探索融合方式。 一是“农创 + 科
来,积极探索多种产业融合形式,加快 全市建有 32 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 技”,建立健全“以政府牵头、以院校
的 51% 增长到 217%,其中涉农贷款余 争力的提高和抵御自然、市场两大风险 收益 + 二次分红”,也可采取“农户以
额 283 亿元,比改革前增加 69%。
的能力。
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企业以设施设备
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人才严重匮乏,尤其电商、营销方 入股农户”双向入股等方式,将村集体、
营平台 20 多家,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 1700 余处,全市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 170 亿元,给农民提供了满满的获得感 和幸福感。五是“农创 + 工贸”,推进 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农产品深加工助推 农村产业融合。通过一系列的“农创平
名 单。 另 外, 还 聘 请 专 业 机 构, 结 合 另外,涉农加工企业也有了一定发展, 度”建设,加快了农业向农村产业融合
平度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多 个, 农 家 乐 餐 馆 120 余 家, 被 农 业 村产业融合。四是“农创 + 电商”,以 组长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 部确定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 “互联网+”助推农村产业融合。目前,
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司其职、密切 县”。
已先后培育发展了壹品汇等本土电商运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农村产 40 万亩优质花生、32 万亩出口蔬菜、 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农业推广体
业融合健康发展,给全国提供可以复制 30 万亩生态果园等四大示范区,为设 系和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的政产学研
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笔者以平度市为 施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推广体系,以科技助推产业融合。目前,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效的保障措施。
边四五个村庄,还直接带动 50 多户实
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 1.2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特 现脱贫致富。
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 色更加鲜明
1.4 打造“农创 +” 五大产业融合模式
旺,而产业兴旺关键在于促进农村产业
目前,平度市已培育形成平西南
60%;农民专业合作社 2500 多家,带动 农户近 8 万户,其中沙北头蔬菜专业合 作社,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了“买
以金融助农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信 用支农、资本强农、保险护农”三大工 程,在全国率先建设农村金融聚集区,
试点工作进度安排,并提出了行之有 中国、卖世界”的梦想,不仅带动了周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
· 62 ·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
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服务覆盖全市 1791 社统一销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 式,使各类主体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一
个村庄 40 万农户,打通了金融惠农“最 制尚未完善,这就导致产品质量不统一、 是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重点,试
后一米”。2017 年新增存贷比由改革前 数量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 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可采取“保底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刘秀燕
(中共平度市委党校,山东 平度 266700)
摘要: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产业兴旺关键在于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平度市产业融合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 不够紧密、人才严重匮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制约因素,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才能 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小康社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9 种,是 全国地标农产品最集中的县级市;3A 级农业观光景区 3 家,省农业旅游示 范点 1 家,较大的农业观光采摘园 50
品牌资源,以品牌带动产业,为产业融 合注入新要素。三是“农创 + 旅游”, 借助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农 村休闲旅游,以旅游作为新业态助推农
个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对今 在此基础上,还拥有 152 个“三品一标” 全 市 农 业 科 技 进 步 贡 献 率 达 到 60%。
后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农产品,其中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 二是“农创 + 名品”,充分利用丰富的
1 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1.1 机制健全,规划明确 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配合、齐抓共管的部门合作推进机制, 形成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强大 合力。目前,成果已初步显现,在各 方共同努力下,2018 年马家沟农村产 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我国首批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者
1.3 产业融合发展主体不断壮大 青 丰 农 创 体、 隆 中 园 返 乡 农 民 工
创业园入选“全国 2017 年农村创业创 新园区(基地)”;立山农创园、三合 山林果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 6 家园区 为“青岛市创业创新园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