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临床科研设计

口腔临床科研设计

《口腔临床科研设计》(循证口腔医学)教学大纲
(供口腔医学院七年制用)
课程名称(中、英文):
口腔临床科研设计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for Stomatology
课程号(代码): 502058020L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 36 学分: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循证口腔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它从宏观的群体的角度全面观察健康与疾病,强调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严谨进行科研设计,正确实施科研计划,准确地测量和观察结果,实事求是评价研究结果,使结论真实可靠,从而提高口腔医学科研质量,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口腔临床医学水平。

教学目的是传授临床科研和循证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培养口腔临床科研基本能力和对科研证据及医学文献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要求同学在结合本专业最新文献的阅读分析和评价进行学习,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如何拟定和实施自己的科研课题。

二、教学内容
共分11单元进行教学。

. 绪论及临床科研设计方案(4学时);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与评价(4学时);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4学时);临床治疗性试验的设计与评价(4学时);
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4学时):临床经济学的评价(4学时);临床科研中研究的质量控制(2学时);循证医学与循证口腔医学(2学时);口腔临床医学科研的选题与立题(2学时);临床科研统计方法(4 学时); .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2学时)。

第一单元绪论及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1. 目的要求
掌握: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设计、衡量和评价的定义和内容
2).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
3)临床科研常用设计方案的模式
4)各种设计方案应用的范围
熟悉:1).临床流行病学的特色和任务
2)简单随机分配的方法
3)分层随机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1)临床流行病学的历史和现状
2)提高临床医生研究素质与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
3)常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4)在临床科研中如何优选最佳的设计方案
2. 讲授内容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特色和任务
临床流行病学的历史和现状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设计、衡量和评价
临床流行病学在医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不同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的论证强度和特点
设计方案的三大原则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的设计模式及结果分析的四格表
常用设计方案的应用范围,举例
比较常用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3. 教学时数
讲:3学时
讨论:1学时近期发表的口腔医学文献中的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与评价
1. 目的要求
掌握:1)病因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2)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病因学研究的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4)病因学研究的评价原则
熟悉: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2. 讲授内容
病因、病因学、直接病因、间接病因、危险因素、致病因素网的基本概念
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叙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干预性研究)的设计模式、研究对象的选择、资料的整理分析等
病因学研究的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病因学研究评价的八条原则
致病因子、宿主、环境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3. 教学时数
讲:2学时
讨论:2学时近期发表的相关口腔医学文献
第三单元诊断试验的研究与评价
1. 目的要求
掌握:1)诊断性试验的设计原则
2)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1)诊断性试验常见偏倚及控制常见偏倚的方法
临床治疗性试验的决策基础:科学依据、治疗试验达到的最佳目标、选择最有效的试验药物或措施、最佳治疗水平的终点标准确定
临床治疗性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案要合理和可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试验样本需要量的估算;试验治疗药物或措施的备选条件;试验效果的测试及终点指标;治疗观察的期间要合适;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治疗性试验中常见的偏倚及处理的方法:选择性偏倚;测量性偏倚;干扰;沾染;霍桑效应;向均数回归现象;机遇;依从性
治疗性研究评价的原则:治疗性研究是否是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试验的全部对象是否完成了全部治疗;有关研究结果是否全部作了报告;治疗试验结果的临床及统计学意义如何;治疗对象的特点是否作了仔细描述;治疗方法和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3. 教学时数
讲: 2学时
讨论:2学时近期发表的相关口腔医学文献
第五单元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
1. 目的要求
掌握: 疾病预后研究的六条评价原则
熟悉: 1)疾病的自然病史和病程
2)疾病预后研究方法
了解: 1)疾病预后及其研究的目的、意义
2)疾病预后评定方法及其指标
2. 讲授内容
疾病预后及其研究的目的、意义
疾病的自然病史、病程和预后因素
疾病预后研究方法:疾病预后研究常用设计方案、注意事项
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
3. 教学时数
讲: 2学时
讨论:2学时近期发表的相关口腔医学文献
第六单元临床经济学的评价
1. 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任务及基本方法。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基本概念,WHO对生存质量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

熟悉:临床经济评价的标准
生存质量研究的四条评价标准及其应用,特别是评价生存质量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的主要和次要标准。

了解:临床经济评价的背景及重要性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的基本特性。

2. 讲授内容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定义及重要性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任务
成本的种类及其结果的测定方法
效果的类型及衡量
临床经济学评价中有关的重要因素
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类型
临床经济学评价的标准
健康的定义以及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生存质量产生的背景。

生存质量的定义,生存质量与疾病、生理、社会功能等相互关系。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测量的工具通用量表及专用量表,效度和信度的分析测量方法与要求。

生存质量的评价标准。

3. 教学时数
讲:2学时
讨论:2学时近期发表的相关口腔医学文献
第七单元临床科研中研究的质量控制
1. 目的要求
掌握:1)各种偏倚的定义
2)机遇的定义
熟悉:1)各种偏倚的作用、方向和识别
2)机遇与偏倚的关系
了解:1)各种偏倚的控制方法
2)机遇的控制方法
2. 讲授内容
偏倚的定义、作用和方向
偏倚的识别
偏倚的分类及控制
机遇的定义
机遇与偏倚的关系
机遇的控制方法
3. 教学时数
讲授:2学时
第八单元循证医学与循证口腔医学
1. 目的要求
掌握: 1)循证医学的概念
2)提出临床问题的方法
3)查寻最好的证据的途径
4)对证据的科学评价
了解: 临床决策分析研究的评价原则
2. 讲授内容
循证医学的概念
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如何提出可回答的临床问题
如何查寻最好的证据
学习如何评价临床证据
应用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对临床决策分析的评价和应用
3. 教学时数
讲:2学时
第九单元口腔临床医学科研的选题与立题1. 目的要求
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的特点
从医学模式转换、疾病防治效应环角度虑选择课题
作为科研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指标:测量疾病负担
了解疾病负担的调查方法与如何确定医学研究的重点了解选题与立题的原则
了解科研课题的类别
了解选题和立题的程序
2. 讲授内容
口腔临床医学研究的特点
从医学模式转换、疾病防治效应环角度虑选择课题
作为科研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指标:测量疾病负担
疾病负担的测量指标
疾病负担的调查方法与如何确定医学研究的重点
选题与立题的原则
科研课题的类别
选题和立题的程序
科研标书的撰写要求
临床科研设计报告的基本项目
临床科研设计报告的项目内容
3. 教学时数
讲: 2学时
第十单元临床科研统计方法
1. 目的要求
掌握正确抉择统计方法及其主要影响要素
了解常用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结果解释。

2. 讲授内容
统计方法的抉择与评价应考虑因素:
分析目的
资料类型
资料的分布特征
设计方法
数理统计条件
常用统计方法及其抉择
3. 教学时数
讲授:4 学时
第十一单元 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
1. 目的要求
了解: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目的与特点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来源
文献综述的类型
Meta-分析方法
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
2. 讲授内容
文献综述的类型
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来源
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目的与特点
Meta-分析方法
口腔医学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
3. 教学时数
讲:2学时
三、教材
史宗道主编. 循证口腔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
四、主要参考资料
王家良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科研设计、测量和评价. 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01杨树勤主编《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6
方积乾、徐勇勇、余松林等编著.《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7 .蒋知俭主编《医学统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97
五、成绩评定
期末理论考核:书面考试,成绩百分制表示。

四川大学华西医临床医学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
循证口腔医学教学组 2004年9月订, 2006-9月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