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二章
A1
E3
L
E1
E2
I2
I1
O
X1 X3 X2 B1
N
B2 X
判断题
1、从消费者均衡理论中可引申出的结论是, 为使消费所获得的总效用最大化,消费的产 品必须多样化。
1、 √
2.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同时产生替 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2. √
3.效用完全取决于消费品的客观物质属性,与 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无关.
Y X
dY dX
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这意味着为增加一个单位的X的
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Y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还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因此X对Y
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二.预算线
MU X MU Y
(一)定义
预算线是表示在既定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可以购
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
消费者偏好不变,Y商品价格↑,X商品价格↓
的情况:
Y A1
A2 Y1
E1
Y2
E2 I1
O X1 X2B1 B2 X
二.收入效应
由于收入变化而导致的商品购买量变化的现 象,称为收入效应 。
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的价格也不变,但消 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
Y
A2
A1 Y2 Y1
O
E2
E1
I1
X1 X2 B1
币的边际效用递增,他所愿出的价格也将越来越低。
MU
P
O
Q
(A)边际效用曲线
O
Q
(B)需求曲线
三.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 的总效用,与他为此所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简言 之,是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实际 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例如,某人对胶卷的需求状况是: 如教材表2-2所示, 而其消费者剩余图如下,阴影部分代表了消费者剩余。
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起,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 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节 联欢晚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 办”的怪圈。 • • 春晚本不该代人受过,问题其实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 下,当一个人在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他(她)从中得到的效用是越 来越少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就被视为一种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是一种主 观感受,但在其背后也有生理学的基础:反复接受某种刺激,反应神经就会越来越迟 钝。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欢呼雀跃,但举办次数多了,由于刺激反应弱化,尽 管节目本身的质量在整体提升,但人们对晚会节目的感觉却越来越差了。 •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时在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尽管有时我们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在 大多数情况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第一次最重要。难怪人们最难忘的是自己的 初恋,最难忘恋爱中第一次约会的地点。 • 摘自:李仁君,《吃苹果与看晚会》,《海南日报》2002年9月25日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案例导入 休闲俱乐部的规则
小周和小徐到临虹休闲俱乐部玩,俱乐部告诉他们,为了掌握 和控制各活动场所的人数,每个人要事先领卡,桔色卡表示打两 个小时的羽毛球和玩一个半小时的电子游戏,绿色卡表示打一个 半小时的羽毛球和玩二个小时的电子游戏。小周问小徐:“我们
是 领桔色卡还是绿色卡?”小徐讲:“我无所谓,随便领哪种卡都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该商品或服务中所 感受到的满足。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消费 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增加一 个单位(或微量)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
如果以TU表示总效用增量,X表示商品增 量,MUX表示边际效用,则:
MUX = TU X
Y
A1
A2
O
B1
B2
X
两种商品价格变动与预算线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就是指消费者在货币收入和商 品价格既定条件下购买商品而获得最大的总效 用的消费或购买状态。 (“经济人”的优化行为
)
消费者均衡表现为既定的预算线与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
线相切。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是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能给消
费者带来最高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在切点处,无差异曲线
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 Y
MU X PX MUY PY
MU X MUY 。
PX
PY
A
Y1
E I1 I2 I3
O
X1
B
X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一、替代效应
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 者增加降价商品的购买量以代替或部分 代替对价格相对上涨商品的消费,而效 用水平未发生变动的现象,称为替代效 应.
Y
A1
L
Y1
E1 E2
E3
I1
I2
O
X1 X2
B1 X3
N
B2
X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交织
(二)低档商品
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为负,替代效应为正,且替代效
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低档商品的价格下跌
后,其最终结果仍然是需求量较前增加。
如图表示了低档商品X的价格下降后的需求量变动情况,
X1X3(总效应)=X1X2(替代效应)+X2X3(收入效应,为负) Y
P
15
14 13
D
O 123
Q
如果假设需求(供给)曲线表示的需求(供给)函数都是
连续函数的话,即商品价格和相应的需求(供给)量的变化都可
以无限细分,则△ABE的面积代表的便是该商品市场上所有消者
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或者说整个该商品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BP
S
消费者剩余
E A
D
Q
你幸福吗?
• 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这个“幸福 • 方程式”就是:幸福=效用/欲望,从这个方程式中我们看到欲望与幸福成反比,也就
• 大约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 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1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 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 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 •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
2.一种商品价格的情况下
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格↑,预算线内旋。 收入和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格↓,预算线外旋。
Y
A
O B2 B
B1 X
价格影响下的预算线移动
3.两种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下 X商品价格↓,Y商品价格↑ (A1B1→ A2B2) X商品价格↑,Y商品价格↓ (A2B2 → A1B1)
5.无差异曲线图虽然一般只分析两种商品的 组合和消费选择,但其基本原则也适用于 分析多种商品的消费选择。
(三)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 程度的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
每增加一个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 量,叫作X对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表示
MRSXY=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
本章重点阐述消费者如何在既定收入下 获取最大效用,基本概念包括效用、边际 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等。探讨决定 产品需求的消费者行为。
问题思考?
• 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 的水却非常便宜,这是为什么?
第一节 效用与边际效用
一. 基本概念
(一) 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0
0
1
12
12
2
22
10
3
29
7
4
31
2
5
31
0
6
28
-3
边际效用递减的语言隐喻现象
●喜新厌旧隐喻了边际效用的递减.
● 审美疲劳说明了边际效用的递减.
●人们在谈论收入的调整和收入补助等问题时,常 主张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因为雪中送炭的 边际效用高,而锦上添花的边际效用低.
从春晚看边际效用递减
3. ×
4.预算线在平面几何图上的位置取决于消费 者的收入和有关商品的价格.
4. √
5.收入效应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 生了变化.
5. ×
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剩余意味着 A.消费者得到了实际货币利益 B.消费者支付的货币额比他愿支付的数额小 C.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出他原本预期的效用 D.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比他原本打算购 买的多
收入效应为负是指价格下跌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提高 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正常商品(或正常品)是指替代效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 正的商品。
如图,当收入和PY不变,PX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即对 于正常商品X的购买量从OX1增加为OX3,是由于替代效应与 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X1X3(总效应)=X1X2(替代效 应)+X2X3(收入效应)。
是 • 说人的欲望越大越不幸福。但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多大的效用不也等于 • 零吗?因此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时候我们假定人的欲望是一定的。那么我们 • 在离开分析效用理论时,再来思考萨谬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真是觉得他对幸福
与 • 欲望关系的阐述太精辟了,难怪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政治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作为 • 最大的幸福;企业家把赚到更多的钱当作最大的幸福;我们教书匠把学生喜欢听自己 • 的课作为最大的幸福;老百姓往往觉得平平淡淡衣食无忧作为在大的幸福。幸福是一 • 种感觉,自己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但无论是什么人一般把拥有的财富多少看作是衡量 • 幸福的标准,一个人的欲望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越大,他就越痛苦。反之,就 • 越幸福。从“幸福方程式”使我想起了“阿 Q 精神”。 • 鲁迅笔下的阿 Q 形象,是用来唤醒中国老百姓的那种逆来顺受的劣根性。而我要说的 • 是人生如果一点阿 Q 精神都没有,会感到不幸福,因此“阿 Q 精神”在一定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