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造工艺目录第一章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 (2)第一节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及类型 (2)第二节大曲的生产 (15)第三节大曲酒生产工艺 (47)第四节麸曲白酒生产工艺 (94)第五节提高固态发酵法白酒质量和出酒率的讨论 (140)第二章半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 (150)第一节半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 (150)第二节小曲的生产工艺 (151)第三节小曲酒的生产工艺 (167)第四节影响小曲酒质量和出酒率的主要因素讨论 (178)第五节小曲酒技术改革与机械化生产的趋向 (195)第一章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工艺第一节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及类型一、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饮料酒生产如啤酒和葡萄酒等酿造酒,一般都是采用液态发酵,另外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也是采用液态发酵后,再经蒸馏制成。
而我国白酒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蒸馏传统操作,是世界上独特的酿酒工艺。
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特点之一,是采用比较低的温度,让糖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同时进行,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淀粉酿成酒必须经过糖化与发酵过程。
一般糖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在50--60℃。
温度过高,酶被破坏的量就会愈大,当采用20-30℃低温时,糖化酶作用缓慢,故糖化时间要长一些,但酶的破坏也能减弱。
因此,采用较低的糖化温度,只要保证一定的糖化时间,仍可达到糖化目的。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8-30℃,在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时,虽然入窖开始糖化温度比较低(18-22℃),糖化进行缓慢,但这样便于控制。
因开始发酵缓馒些,则窖内升温慢,酵母不易衰老,发酵度会高。
而开始糖化温度高,则糖分过多积累,温度又高,杂菌容易繁殖。
在边糖化边发酵过程中,被酵母利用发酵的糖,是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供给的,酵母不致过早地处于浓厚的代谢产物环境中,故较为健壮。
第二个特点是,发酵过程中水分基本上是包含于酿酒原料的颗粒中。
由于高梁、玉米等颗粒组织紧密,糖化较为困难,更由于是采用固态发酵,淀粉不容易被充分利用,故对蒸酒后的醅需再行继续发酵,以利用其残余淀粉。
常采用减少一部分酒糟,增加一部分新料,配醅继续发酵,反复多次,这是我国所特有的酒精发酵法,称谓续渣发酵(续粮发酵)。
第三个特点是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工艺,以产生具典型风格的白酒。
近年来,通过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在风味上不同原因的深入研究,认为固态法白酒采用配醅发酵,并且配醅量很大(为原料的3-4倍),可调整入窖的淀粉浓度和酸度,达到对残余淀粉的再利用。
这些酒醅经过长期反复发酵,其中会积累大量香味成分的前体物质,经再次发酵被微生物利用而变成香味物质。
例如糖类是酒精、多元醇和各种有机酸的前体物质;酸类和醇类是酯类的前体物质;某些氨基酸是高级醇的前体物质,而酒精是乙酸的前体物质等。
当采用液态发酵时不配醅,就不具备固态发酵时那样多的前体物质,这就是两种制酒工艺使白酒风味不同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固态发酵时窖内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物质同时存在,根据研究得出同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均一相内(如液态、固态或气态)与生活在两个不同态的接触面上(这种接触面称作界面),其生长与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界面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影响。
而固体醅具有较多的气-固、液-固界面,因此与液态发酵会有所不同。
如以曲汁为基础,添加玻璃丝为界面剂,以形成无极性的固液界面,进行酒精酵母的发酵对比试验,其结果酸、酯都有所增加,高级醇增加幅度较小,酒精含量有所降低(见表4-1)。
固态白酒生产是将发酵后的酒醅以手工装入传统的蒸馏设备---甑桶中,在甑桶中蒸出的白酒产品质量较好,这是我国几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这种简单的固态蒸馏方式,不仅是浓缩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又是香味的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华北区液态酒试点时,曾进行过蒸馏操作对比试验,用液态发酵醪加入清蒸后的稻壳进行吸附后,再仿固体酒醅装配蒸馏操作,另将固态发酵酒醅加水后采用液态釜式蒸馏,两种不同蒸馏方式所生产的白酒在口味上前者接近固态发酵法白酒,而后者则类似于液态白酒。
包头试点时,曾进行过另外二种蒸馏方法的对比试验。
一种是串蒸操作,即将液体酒装入甑桶底锅,桶内装入固态发酵酒培,这样酒醅中酒精和香味成分会在蒸馏过程中串入酒中。
另一种是浸蒸操作,即是将洒醅加入到液体酒中然后蒸馏得到产品。
对比结果,串蒸酒成品中酸、酯含量要比浸蒸酒高得多。
而固态蒸馏操作相似于串蒸操作。
目前液态白酒蒸馏不论是用泡盖式蒸馏塔或釜式蒸馏设备都类似于浸蒸操作。
故蒸馏方法的不同是构成液态法白酒和固态法白酒质量上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
这说明用传统的、独特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生产白酒的工艺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固态发酵法生产特点之四,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敞口操作,除原料蒸煮过程能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工具和场地等各种渠道都能把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带入到料醅中,它们将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因此固态发酵是多菌种的混合发酵。
实践证明,名酒生产厂,老车间的产品常优于新车间的,这是与操作场所存在有益菌比较多有关。
二、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类型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主要根据生产用曲的不同及原料、操作法及产品风味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大曲酒、麸曲白酒和小曲酒等三种类型。
1.大曲酒:全国名白酒、优质白酒和地方名酒的生产,绝大多数是用大曲作糖化发酵剂。
大曲一般采用小麦、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压制成砖块状的曲胚后,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
白酒酿造上,大曲用量甚大,它既是糖化发酵剂,也是酿酒原料之一。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二种工艺:一是清蒸清烧二遍清,清香型白酒如汾酒即采用此法;二是续渣发酵,典型的是老五甑工艺。
浓香型白酒如泸州大曲酒等,都采用续渣发酵生产。
酿酒用原料以高梁、玉米为多。
大曲酒发酵期长,产品质量较好,但成本较高,出酒率偏低,资金周转慢,其产量估计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左右。
2.麸曲白酒北方各省都采用本法生产,江南也有许多省份采用。
麸曲法白酒生产占全国比重最大。
此法的优点是发酵时间短,淀粉出酒率高。
麸曲白酒生产采用麸曲为糖化剂。
另以纯种酵母培养制成酒母作发酵剂。
麸曲白酒产品含酒精50--65度,有一定的特殊芳香,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酿酒用原料各地都有不同,一般以高梁、玉米、甘薯干、高梁糠为主。
所采用工艺,南方都用清蒸配糟法,北方主要用混蒸混烧法。
近年来,固态法麸曲白酒生产机械化发展很快,已初步实现了白酒生产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3.小曲酒:小曲又称酒药、药小曲或药饼。
小曲的品种很多,所用药材亦彼此各异。
但其中所含微生物以根雷、毛霉为主。
小曲中的微生物是经过自然选育培养的,并经过曲母接种,使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不仅含有淀粉糖化菌类,同时含有酒精发酵菌类。
在小曲酒生产上,小曲兼具糖化及发酵的作用。
我国南方气候温暖,适宜于采用小曲酒法生产。
小曲酒生产可分为固态发酵和半固态发酵两种。
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部分采用固态发酵,在箱内糖化后配醅发酵,蒸馏方式如大曲酒,也采用甑桶。
用粮谷原料,它的出酒率较高,但对含有单宁的野生植物适应性较差。
广东、广西、福建等省采用半固态发酵,即固态培菌糖化后再进行液态发酵和蒸馏。
所用原料以大米为主,制成的酒具独特的米香。
桂林三花酒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此外,尚有大小曲混用的生产方式,但不普遍。
三、我国名白酒简介我国的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特产名白酒更有了新发展,地方名酒和优质酒也不断涌现。
一九六三年,中央轻工业部召开全国第二届评酒会议,评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陕西西风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全兴大曲酒、安徽古井贡酒、贵州遵义董酒等共八个特产名白酒为全国八大名白酒。
另外江苏双沟大曲酒、哈尔滨龙摈酒、湖南德山大曲酒、广西全州湘山酒、桂林三花酒、锦州凌川白酒等九种评定为全国优质白酒。
八大名白酒质量优美,广为中外人士所赞美,现将八大名白酒特点简介如下:1.茅台酒茅台酒驰名中外,产于贵州省仁杯县茅台镇。
茅台酒受到国际上的欢迎,出口量逐年上升,为国家争取大量外汇。
茅台酒以“清亮透明,特殊芳香,醇和浓郁,味长回甜”为特点,尤以酱香为其典型。
含酒精52-53度。
相传建厂于1704年,早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荣获优胜金质奖章。
茅台酒生产,是先辈劳动人民把北方大曲酒与南方小曲酒的生产工艺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加以完善,形成了现在茅台酒生产方法。
用纯小麦制高温曲,用高梁作原料,一次酒要两次投料,即经一次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八次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蒸一次酒,共计取酒七次(本是八次蒸酒,但第一次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
由投料到丢糟整个过程共九到十个月。
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应分质贮存,三年后再进行精心勾兑。
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
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共主要成分。
酱香是构成茅台酒的主体香,对其组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
醇甜型也是构成茅台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甜味。
2.汾酒汾酒因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而得名。
其酿酒历史非常悠久,据该厂记载,唐朝已盛名于世。
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荣获优胜金质奖章,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
据分析汾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体香味物质,并含有多元醇、醋翁(酉翁)、双乙酰等极其复杂的芳香和口味成分,相对调和匀称。
其产品质量特点是“无色透明、清香、厚、绵柔、回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含酒精65度。
杏花村又产“竹叶青酒”,系以汾酒为基础,加进竹叶、当归、砂仁、檀香等十二味药材作香料,加冰糖浸泡调配而成。
酒度46度,糖分10%左右,酒液金黄微绿,透明,有令人喜爱的芳香味.入口绵甜微苦。
该酒的生产已有悠久历史,同列为国家名酒。
3.西凤酒陕西省凤翔县、宝鸡市、眉县、岐山一带盛产,而以凤翔县柳林镇为最佳。
西凤酒历史悠久,据传远在唐代西凤酒即列入珍品。
西凤酒在公元1911年(清宣统二年),在南洋赛会荣获奖章后,遂膺全球声誉。
西凤酒酒色透明,清芳甘润,味醇厚,咽后喉有回甘。
含酒精65度。
西凤酒用大麦60%,豌豆40%制大曲。
以高梁为原料,清蒸高梁壳为辅料,采用续渣六甑混烧,老泥土窑发酵。
发酵期为l4-15天,部分窖池发酵期为30天,在名白酒中发酵期是较短的。
蒸馏后的酒须装入“酒海”储存三年,勾兑而成。
“酒海”为西凤酒独特存酒容器,用柳条酒篓或水泥池内壁糊以猪血、石灰、麻纸,可用来长期贮酒。
4.泸州老窖大曲酒泸州老窖中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最有名。
温永盛创设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但最老的窖相传已有376余年历史。
此酒产于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老窖大曲酒根据其质量可分为特曲、头曲、二曲和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