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论
1、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典的线性代数知识己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需要,矩阵的理论和方法业巳成为现代科技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有人认为:“科学计算实质就是矩阵的计算”.这句话概括了矩阵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使用的广泛性.因此,学习和掌握矩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工具.
2、内容
《矩阵论》和工科《线性代数》课程在研究矩阵的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异:
线性代数:研究行列式、矩阵的四则运算(加、减、乘、求逆 ) 以及第一类初等变换 (非正交的)、对角标准形 (含二次型) 以及n阶线性方程组的解等基本内容.
矩阵论:研究矩阵的几何理论(线性空间、线性算子、内积空间等)、第二和第三类初等变换(正交的)、分析运算(矩阵微积分和级数)、矩阵的范数和条件数、广义逆和分解、若尔当标准形以及几类特殊矩阵和特殊运算等,内容十分丰富.
3、方法
在研究的方法上,矩阵论和线性代数也有很大的不同:
线性代数:引入概念直观,着重计算.
矩阵论:着重从几何理论的角度引入矩阵的许多概念和运算,把矩阵看成是线性空间上线性算子的一种数量表示.深刻理解它们对将
来正确处理实际问题有很大的作用.
第1讲 线性空间
内容: 1.线性空间的概念;
2.基变换和坐标变换;
3.子空间和维数定理;
4.线性空间的同构
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是矩阵分析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通常几何空间概念的推广和抽象,线性空间是某类客观事物从量的方面的一个抽象.
§1 线性空间的概念
1. 群,环,域
代数学是用符号代替数(或其它)来研究数(或其它)的运算性质和规律的学科,简称代数.
代数运算:假定对于集A中的任意元素a和集B中的任意元素b,按某一法则和集C中唯一确定的元素c对应,则称这个对应为A、B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
代数系统:指一个集A满足某些代数运算的系统.
1.1群
定义1.1 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在集合V的元素之间定义了一种代数运算,叫做加法,记为“+”.即,对V中给定的一个法则,对于V中任意元素,,在V中都有惟一的一个元和他们对应,称为,的和,记为.若在“+”下,满足下列四个条件,则称V为一个群.
1)V在“+”下是封闭的.即,若,,V有 V;
2) V在“+”下是可结合的.即,)()( ,V;
3)在V中有一个元e,若,V有 ee;e称为单位元;
4)对于,V有 e.称为的逆元.
注:对V任意元素,,都有,则称V为交换群或阿贝尔群.
1.2 环
定义1.2 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在集合V的元素之间定义了两种代数运算,分别叫做加法、乘法,记为“+”和“”.即,对V中给定的一个法则,对于V中任意元素,,在V中都有惟一的一个元和他们对应,称为,的和和积,记为().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则称V为一个环.
1)V在“+”下是阿贝尔群;
2) V在“”下是可结合的.即,)()(;
3)乘法对加法满足左、右分配律,即对于V中任意元素,,,有
**)(*,)(.
注:对V任意元素,,都有,则称V为交换环.
1.3 域
定义1.3 设V满足环的条件,且在对“加法”群中去除单位元的集合对于“乘法”满足交换群的条件,则称V为域.
例:有理数集对于通常的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构成域,称之为有理数域.最常见的数域有有理数域Q、实数域R、复数域C.实数域和复数域是工程上较常用的两个数域.
此外,还有其它很多数域.如.,2)2(QbabaQ,不难验证,)2(Q
对实数四则运算封闭的,所以)2(Q也是一个数域.而整数集合Z就不是数域.
数域有一个简单性质,即所有的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作为它的一部分.特别,每个数域都包含整数0和1.
2. 线性空间
定义1.4 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P是一个数域.在集合V的元素之间定义了一种代数运算,叫做加法,记为“+”:即,给出了一个法则对于V中任意元素,,在V中都有惟一的一个元和他们对应,称为,的和,记为.在数域P和集合V的元素之间还定义了一种代数运算,称为数量乘法(数乘),记为“”:即,对于数域P中任一数k和V中任一元,在V中都有惟一的一个元和它们对应,称为k和的数乘,记为k.如果加法和数乘这两种运算在V中是封闭的,且满足如下八条规则:
⑴ 交换律;
⑵ 结合律)()( ,V;
⑶ VV0,,有0,(0称为零元素);
⑷ VV,,有 0,(称为的负元素,记为);
⑸ PV1,,有 1;
⑹ )()(kllk,Plk,;
⑺ lklk)(;
⑻ kkk)(,
则称集合V为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当数域P为实数域时,V就称为实线性空间;P为复数域,V就称为复线性空间.
例 1.按通常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由全体实n维向量组成的集合,在实数域R上构成一个实线性空间,记为nR;由全体复n维向量组成的集合,在复数域C上构成—个复线性空间,记为nC.
例2.按照矩阵的加法及数和矩阵的乘法,由数域P上的元素构成的全体nm矩阵所成的集合,在数域P上构成一个线性空间,记为nmP.而其中秩为)0(rr的全体矩阵所成的集合rR则不构成线性空间,为什么?(事实上,零矩阵rRO).
例3.按通常意义的函数加法和数乘函数,闭区间ba,上的连续函数的全体所成的集合,构成线性空间baC,.
例4. 设R={全体正实数},其“加法”及“数乘”运算定义为xyyx,
kxxk。证明:R是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
证:首先需要证明两种运算的唯一性和封闭性。唯一性和封闭性.唯一性显然,若,0x,0ykR,则有:xyyxR,kkxxoR, 封闭性得证.
其次,八条性质。
(1))()()()(zyxzxyyzxzyx
(2) xyyxxyyx
(3) 1是零元素.xx1
(4) 1x是x的负元素 111xxxx
(5) )()()()(ykxkyxxyyxkkkk [数因子分配律]
(6) )()()(xlxkxxlklk [分配律]
(7) xklxxxlkklkl)()()( [结合律]
(8) xxx11 [恒等律]
由此可证,R是实数域R上的线性空间. 证毕
3.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
(1) 零元素是唯一的,任一元素的负元素也是唯一的.
(2) 如下恒等式成立: x0,)()1(xx.
4.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性,维数
定义1.5 线性组合:,,,,21VxxxmPcccm,,,21,
xxcxcxcxcmiiimm12211,
x称为元素组mxxx,,,21的一个线性组合.
定义1.6 线性表示:V中某个元素x可表示为其中某个元素组的线性组合,则称x可由该元素组线性表示.
定义1.7 设V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nxxx,,,21是V的一组向量,如果P中有一组不全为零的数nkkk,,,21,使得
02211nnxkxkxk (1.1)
则称向量nxxx,,,21线性相关;若等式(1.1)仅当021nkkk时才能成立,则称这组向量是线性无关的.线性空间V中最大线性无关元素组所含元素个数称为V的维数,记为Vdim.
§2 基变换和坐标变换
1.线性空间的基和坐标
定义2.1 设V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 )1(,,,21rxxxr,是属于V的r个任意元素,如果它满足
(1)rxxx,,,21线性无关;
(2)V中任一向量x均可由rxxx,,,21线性表示.
则称rxxx,,,21为V的一个基或基底,并称rxxx,,,21为该基的基元素.
基正是V中最大线性无关元素组, V的维数正是基中所含元素的个数.基通常是不唯一的,但不同的基所含元素个数相等.线性空间的维数是确定的,不会因选取不同的基而改变.
例1:考虑全体复数所形成的集合C.如果CP(复数域),则该集合对复数加法和复数的乘法构成线性空间,其基可取为1,空间维数为1;如果取RP(实数域),则该集合对复数加法及实数对复数的数乘构成线性空间,其基可取为},1{i,空间维数为2.
定义2.2 称线性空间nV的一个基nxxx,,,21为nV的一个坐标系,nVx,它在该基下的线性表示为:
niiixx1,(niVxPii,,2,1,, )
则称n,,,21为x在该坐标系中的坐标或分量,记为Tn),,,(21.
一般来说,线性空间及其元素是抽象的对象,不同空间的元素完全可以具有千差万别的类别及性质.但坐标表示却把它们统一了起来,坐标表示把这种差别留给了基和基元素,由坐标所组成的新向量仅由数域中的数表示出来.
更进一步,原本抽象的“加法”及“数乘”经过坐标表示就演化为向量加法及数对向量的数乘.
1 ),,,(),,,(),,,(22112121nnTnTnyxyx
2 TnTnkkkkxx),,,(),,,(2121
2.基变换和坐标变换
定义2.3 设nxxx,,,21是nV的旧基,nyyy,,,21是nV的新基,它们可以相互线性表示
即 Cxxxcccccccccxxxyyynnnnnnnnn,,,,,,,,,212122221112112121 (1.2)
其中C称为由旧基改变为新基的过渡矩阵,而称式(1.2)为基变换公式.可以证明,过渡矩阵C是非奇异矩阵.
设nVx,它在旧基下的线性表示为nnniiixxxxx21211,,,,它在新基下的线性表示为nnniiiyyyyx21211,,,,由于基元素的线性无关性,得到坐标变换关系
nnnnxxxyyy2121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