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B/ZT-技002-2008
焊接材料管理
2008-08-30 发布2009-01-01 实施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B/ZT-技002-2008
前言
本企业标准为公司新编的焊接材料管理。
本标准由****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总工程师批准;
本标准首次发布:2008年10月30日。
中泰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焊接材料管理QB/ZT-技002-2008
1目的与范围
为保证进厂焊接材料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使焊接材料的数量,型号,规格及有关参数符合采购规定,特制定本办法,本标准规定了焊接材料的日常管理及烘培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常用的各种焊接材料。
未涉及到的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B/ZT-技003-2008——《物资紧急放行制度执行》
QB/ZT-技004-2008——《物资质量跟踪管理办法》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根据各项目工程编制采购清单
3.2物质部负责组织对进厂焊接材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3.3质检部门负责进厂焊接材料的质量检验及试验。
4 管理内容
4.1焊接材料状态标识:
4.1.1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都要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晰、醒目、字迹清楚,牢固耐久,内容齐全。
对于标识易丢、易损的场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1.2仓库内应有区域划分,即合格品区(绿颜色),不合格品区(红颜色),待检区(黄颜色),检验待判区(白颜色)。
4.1.3标识的方法可以是标牌、标签、或标记的方法,颜色相对应:
a) 经验证、检验合格的物资挂绿色标志;
b) 经验证、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挂红色标志;
c) 未经检验、验证的物资挂黄色标志;
d) 经检验后待判的物资挂白色标志。
4.1.4标识的内容齐全,应详细的注明焊接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数量。
4.1.5对于有追溯要求的焊接材料的标识除填写上述要求外,还要求准确地填写批号、材质、材质单号,标识要求保持其惟一性,并符合质量跟踪要求。
4.1.6对产品的原有标识要加以保护和保持,原标识不清楚或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追溯。
4.1.7对标识的状态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丢失和被破坏的标识要及时补齐,有疑问时应通知有关部门重新鉴定。
4.2焊接材料的验收、检验
4.2.1焊接材料的入厂验收:
仓库管理人员要依据焊接材料的采购单、合同,按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核对清点。
所有验收入库的焊接材料,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必须齐全、有效。
4.2.2 仓库管理人员在焊接材料验收完后填写自检记录表,通知质量部门,必要时由质量部门通知顾客(监理部门),到仓库检验。
外观检验:电焊条每批号500kg抽检一包,检查内容包括药皮是否均匀、牢固、有起皮、脱落等现象,焊芯是否有锈斑等;焊丝应每10包抽检一包,检查内容包括:
a) 渡层是否均匀、有无毛刺、划痕、硬弯、锈斑、打结等现象。
b) 合金焊条、焊丝做光谱分析抽检。
c) 有特殊要求时,对材料进行复检。
4.3不合格品的处置
经外观检验、验收不合格的焊接材料要及时与供货商联系,依据合同做废品处理。
4.4焊接材料的管理和发放
4.4.1焊接材料的入库
4.4.1.1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办理入库手续。
4.4.1.2焊接材料入库后,应按焊条的性能、类别分别存放,并用标签注明焊条型号、规格、数量。
焊接材料堆放架离墙壁或地面均应大于300mm。
4.4.2焊接材料的保管
4.4.2.1焊接材料库内应做到防潮、防腐蚀、防水,焊材一级库内应设置去湿设备
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保证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
4.4.2.2焊接材料的烘培
4.4.2.2.1二级库凭工程部开具的领料单到一级库领用焊材,其发放数量原则上不应超过两天的用量,并应立即送入烘烤箱进行烘烤,不同类型的焊条原则上应分别进行烘烤。
4.4.2.2.2焊材烘烤时应从100℃以下缓慢升温,保温后随炉缓冷,禁止突然放入高温炉或快速升温,以及从高温中突然取出冷却,以防止焊条药皮因骤冷骤热而
产生开裂或脱落现象
4.4.2.2.3焊条的烘干规范、烘干温度及保温时间,严格按焊条生产厂推荐的烘干规范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国外焊材的烘干规范,按提供的焊材质保书上
酸性焊条的烘干温度为100-150℃,保温1-2小时,缓慢冷却100 ℃然后转入保温烘箱进行保温,随用随取;碱性焊条烘干温度为350-400℃,保温2小时,缓冷到100℃,然后转入保温箱内进行保温,随用随取。
4.4.2.2.4保温烘箱为常开烘箱(不断电),要求温度保持在80-100℃之间。
4.4.2.2.5烘干箱和保温箱内的焊条应有表明其牌号、规格和批号的有效标记。
4.4.2.2.6焊材库管理员必须严格执行规定,每天应认真填写在“焊条(剂)烘烤记录”。
详细记录当天进炉烘烤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及批号、质保单号、烘烤数量、进炉时间、升温时间、烘干时间、保温时间。
4.4.2.3焊接材料应定期检查,防止受潮。
装运搬运、码垛时,应小心轻放,防止药皮脱落。
4.4.2.3焊接材料的材质单、合格证应按月装订妥善保管。
4.4.3焊接材料的发放与回收
4.4.3.1所有入库的焊接材料必须是合格的材料才能发放,如顾客有检验要求,则按顾客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发放。
如因生产急需而焊接材料又处于待检状态,则按《物资紧急放行制度执行》
4.4.3.2凡规定有材料消耗定额的发放时不得超过定额,如发现有超额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4.4.3.3每位焊工每次的领用焊条量一般不超过30根为宜;焊丝每次的领用量为一盘;焊剂领用量每次以10kg为宜.焊剂领用时须装入带盖无锈的铁桶内,焊条应装入保温桶内.
4.4.3.4焊材库管理员应做到帐物相符,领用焊材可以追踪,焊工每天下班后,必须上交用剩余的焊材和焊条头,保管员必须清点用剩的焊条和焊条头,做到收发一致,并作好记录。
回收的焊条必须表面清洁,可确认牌号、材质,对于表面肮脏,不能确认牌号、材质的焊条一律作报废处理,退回的焊条头长度必须小于50毫米.
4.4.3.5回收的焊条应由保管员做好标记(每次退回用锯条划一条划痕),并重新烘烤,焊条重新烘烤后原则上可再使用一次,下次使用时应首先发放;回收的焊剂应去除渣壳、杂质,重新烘烤后与新焊剂1:3混匀使用。
4.4.3.6焊接材料的发放,应坚持“先进先出、出陈储新”的原则,使库存焊条经常轮换更新。
4.4.3.7严格执行各项领用制度,认真执行领料的“三检查、三核对和五不发制度”。
4.4.3.8焊接材料领用应填写《材料领用单》,内容要齐全清楚。
4.5焊接材料的使用
4.5.1焊工必须用该项目工程焊接工艺规定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
4.5.2已经受潮药皮变色或长百斑,焊芯锈蚀的焊条不准使用
4.5.2焊丝上的油,锈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使用,埋弧焊剂不得混入其他杂质.
4.5.3烘干后的焊接材料应随用随取,从保温箱取出的焊接材料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干后使用.
4.5焊接材料质量跟踪
焊接材料质量跟踪按《物资质量跟踪管理办理》执行。
5 记录
温度、湿度记录
入库记录
发放记录
定期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