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目前国际储备状况与建议

我国目前国际储备状况与建议

1引:外汇储备5年增长近4倍专家建议资本输出多元化扣人心弦的美国债务危机再度令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现状以及未来前景被置于审视的聚光灯下。

3.2万亿美元的规模遥遥领先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国际金融生态之中,表面的“数字优势”却俨然演变成了一个必须要冲破的“事实困局”。

“十一五”末,我国外汇储备为8189亿美元,而如今已达3.2万亿美元,短短5年多时间增长了数倍,而仅仅今年上半年就增长了约4000亿美元,创历史增速纪录。

2外汇储备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分给老百姓?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定境外媒体给我寄来100美元稿费,我把它换给了商业银行,得到650元人民币。

商业银行再将这100元美元换给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由此增加100美元。

在这里,100美元能在国际市场买到的商品对应我手中的650元人民币,成为这笔人民币的内在价值基础或物质保证。

现在我将650元存入我的银行账户,它成为银行欠我的负债。

假定银行又将这笔存款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全部存入中央银行,那么这笔钱又成了中央银行欠商业银行的负债。

因此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多了100美元资产和650元人民币的负债。

这里的100美元相当于是央行650元人民币负债的抵押品。

在央行没有归还650元欠债时,央行显然是不能动用或处置其抵押品的。

这就像我们借款买房,在还清贷款前不允许将房子卖掉一样。

如果现在政府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分给各个家庭花掉,那么之前央行收购这2万亿美元付出的13-14万亿人民币就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了。

这相当于货币超发这么多,会引起20-30%的通货膨胀。

3巨额外储的代价Ⅰ。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Ⅱ。

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

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Ⅲ。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

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Ⅳ。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

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Ⅴ。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

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

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Ⅵ。

引发或加速本国的通货膨胀外汇储备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市场投放量增加,带来基础货币的增长。

4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一国持有外汇储备就好比一个家庭持有银行活期存款,用于日常支付或应急所需。

理论上合理的外汇储备持有量只需要3-5个月的进口支付额。

以每月进口1200亿美元计,外汇储备也就需要6000-7000亿美元。

这样算来,外汇储备就多了2.5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大都以美国国债等形式持有,收益率低而且面临美元贬值和美国政府违约风险。

因此,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规模太大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二是在美元贬值背景下外汇储备的实际收益率很可能是负的。

特别是与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相比,外汇储备购买力是大幅度下降的。

这意味着美元持续贬值或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使我国流通中人民币的物质基础受到削弱,并转变为通胀压力。

这要求我们做两点调整,一是削弱或消除外汇储备继续增长的势头;二是对外汇储备实现资产组合调整,减少美国国债,增持其他收益高,贬值风险小的资产。

5巨额外储出路在哪夏斌:应加快外储投资多元化对冲美元贬值风险美国政府债务14.29亿美元上限将于8月2日到期。

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周三发布声明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可能无法上调政府债务上限,导致美国债务违约。

穆迪正在评估美国信贷评级,可能会调降其Aaa评级。

报道称,夏斌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管理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方面,中国的“压力与挑战”并存,但这些储备也为促进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会。

他举了一些多元化投资的例子,称中国已在外储中增加了更多的日本公债及其他非美元资产。

但由于没有明显的替代选择,美元仍将发挥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作用。

他还表示,认为美国破产眼下并不构成问题,问题是美国想要追求宽松政策,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债务谈判上陷入僵局,但最终会达成妥协。

潘英丽:管理国家外汇资产需要新思路我想在这里讨论三个问题:一、外汇储备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分给老百姓?二、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三、如何应对美元贬值风险,确保国家外汇资产的安全?而对于如何规避美元贬值风险以实现国家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个人以为,首先需要避免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

这要求实现贸易收支的平衡,减少外国资本的流入。

政府可以通过不规则的方式多次调整人民币汇率,使其达到相对合理的水平。

减少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

其次需要对外汇资产进行再配置。

这要求我们创设能胜任海外投资的新机构。

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作为政府机构不适合进行多元化投资管理。

而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受到外国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进行的限制。

民营企业相对弱小,跨国经营尚未成为主流。

居民海外留学等教育投资已经得到鼓励,不可能再大幅度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政府考虑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在外资金融机构担任高管的华人金融精英成立私募股权国际投资基金,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开展对外股权投资。

让更多为外国金融机构所用的金融高级人才能为增进我国的国民福利作出贡献。

具体政策可以包括税收减免、杠杆融资支持和购汇便利等等。

余永定:存量增量两手调整外储资产结构一直以来,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外汇储备安全受到威胁。

在此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讨论。

从流量角度看,最重要的问题是减少“双顺差”,使资源尽可能用于国内消费与投资;尽量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效率,如果不得不引入外国资金,则这些资金应该转化为进口的增加而不是美国国债的增加。

如果外贸顺差在短时间内无法压缩或压缩代价过高,我们就应首先考虑让这部分顺差转化为对外投资,而不是外汇储备的增加。

事实上,中国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扩大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此外,现在也是中国企业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的难得机遇。

从存量角度看,问题又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

首先,中国可以在不减少美元储备资产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美元储备资产的结构。

例如,针对未来美元贬值和美国发生通胀的可能性,可以增加短期国债的比重,减少长期国债的比重。

同时可以考虑购买TIPS(通胀指数化债券)等。

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已大大超过了需要且过于集中在美元储备资产。

中国应该减少美元储备资产的数量,把部分美元储备资产变为其他币种的储备资产,把部分储备资产变为非储备资产(实物储备、FDI和金融投资)。

减持美元储备资产的最大障碍是中国一旦减持,相应资产价格就会下降,使中国遭受损失。

尽管其他币种和形式的资产不一定是美国国债的理想替代物,但分散化应该是一个基本原则。

尽管短期我们会遭受一些损失,但如果未来美元急剧贬值,我们将能避免更大损失。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国债价格上涨应该进一步购入美国国债。

我以为,美国国债需求比较旺盛,恰恰是我们适当退出美国国债市场的难得时机。

此时退出,将不会对美国国债价格造成过大的冲击,因而中国将不会遭受过大的损失。

中国外汇储备的困惑与出路文/东方冬截止2011年6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2万亿美元大关,而且还在以每年30%的比例增长(仅上半年新增外汇储备2749亿美元)。

表面来看,中国拥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前几年老百姓和那些“经济精英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事实上,真正有远虑的人并不多,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就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的做法更是有些不可思议——根本就没有避险意识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有的只是随波涿流。

(当时应该适时买入黄金、白银或矿产资源,增加进口!)金融危机过后,对美国可能出现的债务危机认识不到,非要等到今天美元面临大幅贬值这个地步还束手无策。

忍看我们的财富被缩水、绑架!直到2011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 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

美国债务危机爆发,再次引起全球金融市场震荡。

其实,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明眼人早都看出,美国爆发债务危机是早晚的事。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举债度日,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而政府削减开支的承诺在各方利益干扰下成了空,美国政府目前所能做的只有一条路:动用国家的印钞权疯狂印钞,这样做的结果会是——美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大幅贬值!美元的持续贬值,损失最大的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中国。

在中国“经济精英们”眼里,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好像没有更好的保值办法供选择,也只能被动增持美国国债。

而弱势和贬值的美元,正一点点侵蚀着这笔投资的账面价值,令每个爱国国人所揪心。

另一方面,企业出口产品换回的这些巨额外汇储备,从央行那里拿到的是人民币去维持工厂开支和发给工人工资。

央行不得不在国内发行同等数额的人民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外汇占款。

以人民币兑美元6.4的汇率计算,3.2万亿美元意味着央行被动净投放了20.48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是国内通货膨胀的根源之一。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出路在哪里?困惑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本人认为:问题的出路有以下几点:1、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推动国金储备货币多元化。

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

2、鼓励和增加进口,特别是粮食、能源、矿产、木材、必须物资等货物的进口。

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能源储备——在沿海建立大型能源储备库,进口能源进行储备。

全面禁止国内稀土、木材、稀有金属等原材料的开采,转而全部进口;关停一部分浪费大的煤矿、油田、铁矿的开采,封存这些能源——这也相当于能源储备。

所做这些的目的是把外汇储备这个“白条”尽快变现!3、限制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