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影像诊断课件
抗炎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
SUCCESS
THANK YOU
2019/9/7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大叶性肺炎常有典型临床表现, 结合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多可明 确诊断。其中,CT检查有利于早期检 出病变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大叶性肺不张
2、浸润性肺结核
大叶性肺炎
肺不张
阅片
照片后面是病人 •
报告书写的注意事项: 3、必须突出重点。养成全面观察、巨
细不漏、顺序渐进的良好习惯。
4、要针对临床的问题进行回答。
5、遇到疑难问题,结合临床,追踪观 察,共同探讨。
知识拓展
呼吸系统影像方法的选择 摄影体位 窗技术
课堂检测
1、指出肺部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叙述错误的是(
)
A A、渗出和实变是肺内有肉芽组织增生
2、实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可见空气支 气管征;
3、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 的斑片状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影像学表现
左肺上叶大叶性肺炎充血期
右肺上叶大叶 性肺炎 实变期
↖
空 气 支 气 管 征
大叶性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实变起自肺叶外周、 紧邻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扩散。
大叶性肺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大叶性肺炎的概念及临床表
现; 2.说出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并
描述各期的影像表现。
技能目标: 尝试病例的影像可见描述,提高阅
片和诊断水平。
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3.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重、难点
病理分期: 1、充血期 2、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 4、消散期
影像学表现
X线:
1、充血期: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表现 为局限性肺纹理增多,肺野透明度降 低;
2、实变期:表现为大片状均匀一致的 密度增高影。其形态和范围与受累肺 叶和肺段一致。大片阴影中可见空气 支气管征。
)(A多B选C)E
5、大叶性肺炎与大叶性肺不张的鉴别点有(
)
(多选)ABCD
A、肺体积:肺炎不变,肺不张小
B、支气管充气征:肺炎有,肺不张无
C、纵隔位置:肺炎不变,肺不张向患侧移位
D、膈肌:肺炎动度可能小,肺不张、膈升高
E、肋间隙:肺炎和肺不张均无变化
小结
1、大叶性肺炎的病因、诱因; 2、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 3、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 4、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认真、负责; 严谨、细心; 客观、全面。
病例:患者女,17岁,咳嗽三天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1、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X线片号、投照部位、检查方
法……
2、 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3、叙述部分: 照片所见—病变、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周围结构的改
变……. 4、意见部分:
(
)
A、右肺上叶肺不张
D B、右肺上部浸润型肺结核
C、右肺上叶肺炎支原体肺炎
D、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E、右肺上叶化脓性肺炎
3、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可见于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
D、各期均可
E、稳定期
4、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为( A、早期仅有肺纹理改变 B、实变期呈大片状阴影,密度较均匀 C、叶间裂多不移位 D、肺门淋巴结增大 E、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含气征
1. 明确诊断(无或有) 2. 符合诊断(异病同影) 3. 可能性诊断(异病同影)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报告书写的注意事项: 1、重视报告的科学性。就X线表现而言, 采用诊断术语进行描述,不能主观臆断。
2、诊断报告的叙述部分和意见部分要 前后呼应。要有逻辑性,切忌前后脱节, 文不对题。
作业
1、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及对应X线影像表现?
2、男性患者,32岁,发热、咳嗽3天,体温最高39、8℃,胸片及CT 检查见下图。该病例应诊断为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谢谢!
SUCCESS
THANK YOU
2019/9/7
B、渗出病变X线表现为云絮状边缘模糊影
C、实变X线表现为大片状致密影,其内有时见支气管充气征
D、渗出和实变是急性炎症反应
E、渗出及实变常见于肺炎,肺出血和活动性结核
2、患者男性,20岁,发烧咳嗽胸痛二天,X线照片见右肺上野有三
角形致密影,底向外,尖向内,下缘整齐,上缘模糊。应诊断为
影像学表现
3、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降低, 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 状阴影;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消散, 或仅留少量索条状影。
性肺炎
右上叶大叶
↓
↓
→
右中叶肺炎正侧位片
空气支气管征
右下肺大叶性肺炎(治疗前)
周后)
同一人(治疗一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
重点:大叶性肺炎病理的不同分期与 影像学表现;
难点:大叶性肺炎的病理与影像表现 特征的理解。
大叶性肺 炎常为肺炎链球菌 感染,炎症常累及 一个或多个完整的 肺叶,也可仅累及 肺段。常见诱因有 受寒、淋雨、醉酒 或全身麻醉手术后、 镇静剂过量等。
临床与病理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 临床常以起病急,寒战高热、 胸痛、咯铁锈色痰为特征。实验室检 查可见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 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