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八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_3

初中地理八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_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重点)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重点)3、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

(难点)4、以耕地资源为例,说明珍惜与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通过土地资源利用中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追问:看完之后你有什么谈感受与启示?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看动漫视频。

学生畅所欲言,关键词:1、鸟儿失去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因为土地资源遭到破坏;2、全国土地日:6月25日;3、鸟儿有了自己的新家,那里的人们知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土地资源的意识。

过渡语鸟儿有了自己幸福温馨的家,我们是否也想要一个幸福温馨的家?(生答:“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请同学们打开课标P56页。

展示目标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学生:大声朗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教师提问: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观察到,我们的土地被利用为哪些学生积极动脑回答,所见、所听的土地利用类型,再结合图文,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合作,小组通过观察与发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观察与发现类型?教师追问:2、我们的生活与生产能不能离开土地资源?友情提示:(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生产之基;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没有土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代表回答:土地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

学生畅所欲言谈土地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作用,关键词:衣、食、住、行等。

的习惯;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过渡语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呢?(或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调查摸一摸我国土地资源的家底。

摸家底探究合作(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合理1、读图探究:学生相互讨论,分析材料分别体现了土地的什么特点;读图感知:草地:占34.48﹪,比例最大,难利用的土地:占27.﹪,比例第二,林地:占20.36﹪,比重较小;耕地:占12.68﹪,比重较小;学生思考回答:齐全草地、难利用的土地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表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分析土地资源的构成及所占比例;总结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不合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耕林建设草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2010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其中和比重较大,、比重较小。

小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是否合理?耕地、林地学生小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合理。

探究合作(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读图探究:在图上描绘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并完成下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将班内学生分为耕地组(分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和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组和草地组;进行分组合作,组内同学合作探究,做好记录及填表内容:分别讨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的分布,讨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的分布、林地和草地的分布;耕地组同学的发言: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填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读图观察能力。

类型季风干湿地形耕地林地草地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及盆地;林地组同学的发言: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组的同学发言:草地的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探究合作(三)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点读图探究: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2011年)中国、美国、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比较(2011年)学生通过阅读图表,独立思考各国数据对比,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国土总面积:960万km2,但人均占有量少,才占0.73公顷,而世界平均值为:3.3公顷,比世界平均值低得很。

从以上图表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也很少。

造成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

通过图表,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观察与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及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耕地的现状来进一步加深对土地资源的了解与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用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

亮家底学生总结并识记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耕地、林地比重较小;2、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3、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看现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 请举例子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通过生活或身边的例子来举例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关通过漫画赏析,生动诙谐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说出利用不合理的行为? 键词:①人为占用量过多;②水土流失严重;③半干旱地区的耕地盐渍化;④北方风沙危害、土地弃耕;⑤乱砍滥伐森林;⑥过度放牧,草场退化;⑦土地荒漠化等。

学生读图归纳:导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速度的明显趋势。

且形象的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我国土地资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献计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请同学们一起来献计献策。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汇总发言:1、国家制定法律法规颁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2、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立为基本国策。

3、每年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4、“18亿亩耕地红线”5、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通过献计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美德,增强学生保护土地资源责任感。

我设计我快乐保护土地人人有责,请同学们为下一界“全国土地日”设计一条警示标语,提醒人们珍惜和爱护耕地。

坚守耕地红线建设美好家园万物土中生,寸土如寸金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是耕地的保护神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即兴发挥能力。

收获我的收获“说一说”: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梳理豪华墓地平台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起来分享一下。

如知识的重难点或情感价值的收获 等。

知识的能力并强化记忆。

构建 与 梳理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

探究 实践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调查一下我们家乡峄城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对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出你的宝贵建议,写一篇调查报告。

Email:liuchunmei@126.一、选择题1.(目标1、2、3)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A.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B.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C.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耕地、林地比例高,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2.(目标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 、半湿润、半干旱的高原地区B 、半湿润、半干旱的盆地C 、半湿润、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D 、半湿润、湿润的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 3.(目标4)以下哪个不是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A、水土流失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4.(目标1)读右图图中所示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5.(目标1)该图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横断山脉 D.内蒙古高原6.(目标4)图中地区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乱占耕地 D.乱砍滥伐7.(目标4)我国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下列不正确的是( )A.《土地管理法》 B.《森林法》 C.《草原法》 D.《水污染防治法》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构成特点:数量特点: 地区分布特点:地区分布 耕地:林地:草地: 合理利用与保护 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利用类型: 、 、 、建设用地等 措施 颁布法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确立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二、(目标1)连线题(联系气候、地形等知识,把下列地形区和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连起来。

)东北平原林地珠江三角洲旱地内蒙古高原东部水田塔里木盆地草地横断山区沙漠二、(目标1、2、3)综合题1.右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他们大致以__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区域E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在______高原。

3.从地形类型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

4.从季风与非季风区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区,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区。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学生对土地资源知识的学习容易理解与接受,真正做到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土地与我们的生活,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等这些内容就实实在在得存在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以结合我们的生活来学习与理解,学生容易了解与接受。

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政策,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二是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合作;通过读图思考、读图描图、探索追问、填表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去探索与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特征及土地的基本国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