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神经系统演示文稿
Ⅷ、Ⅸ层
前角
Ⅹ层
中央管周围的灰质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 侧索和白质前连 合
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束。
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等。
固有束:在灰质周围,联系脊髓各节内及 节间的反射活动。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 T5 以下
(三)脊髓的节段性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
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颈段
8节(C1~8)
骶段
5节(S1~5)
胸段 腰段
12节(T1~12) 尾段 5节(L1~5)
1节(Co1)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颈1~4节(C1~4)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5~8节(C5~8) 胸1~4节(T1~4)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腰1~5节(L1~5) 骶1~5节(S1~5)
尾节(Co1)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对第11、12胸椎
占内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薄束核。
楔束: T4 以上
占外侧部,来自后根, 上行至楔束核。
传导下半身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传导上半身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薄束 楔束
楔束
薄束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对第1腰椎
马尾: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 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 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在3、4或4、5腰椎
马
棘突穿刺比较安全。
尾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其向下达脊髓圆锥处扩大成终室。灰质在中央,白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 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颈膨大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前外侧沟
终丝
脊
脊髓有两个膨大
髓
圆
颈膨大C4-T1: 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锥
腰骶膨大L2-S3: 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终丝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髓质
灰质
皮质
神 经 核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突起)及其髓鞘。 纤维束:在中枢部,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 神经: 在周围部,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网状结构:在中枢部,白质、灰质纵横交织成网状。
神经节
神经
神经元胞体集聚 中枢部
神经纤维集聚
灰质 皮质 神经核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第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 髓
一、脊髓的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一)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
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二)外形 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
表面有沟
前正中裂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 元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
皮质: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
白质:中而成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聚集
髓质: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 于深方,称为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白质
(1)后角边缘核 (2)胶状质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4)胸核(背核):见于C8-L2节
后角固有核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
4、灰质分层: 共10个板层
Ⅰ层
后角边缘核
Ⅱ层
胶状质
Ⅲ、Ⅳ层
后角固有核
Ⅴ层
中间神经元, 位于后角颈部
Ⅵ层
后角基底部侧核、中 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和胸核
第六篇神经系统演示文稿
优选第六篇神经系统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 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浅反射 深反射
病理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前角外侧群
前角内侧群
2、侧角 (中间外侧柱): 在T1~L3段向外侧突出于前后角之间形成侧角,与内脏运动有 关,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侧角是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 枢。 位于骶2~4段的为骶副交感核,与内脏运动有关,是副交感的节 前神经元。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侧角
3、后角 感觉神经元
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一)灰质 侧角(侧柱)
前角(前柱)
灰质连合 后角
中央管
侧角 前角
侧角
1、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两种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 大型,支配梭外肌纤维,直接引起肌收缩。
γ-运动神经元: 小型,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
内侧群: 支配躯干肌 外侧群:支配四肢肌
迟缓性瘫痪(软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