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K场DIBK槽区至仓储出货管线配管施工说明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程序和要求 (2)第四章安全施工 (10)第五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1)第六章现场文明施工 (12)第七章付款条件 (12)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镇江李长荣综合石化工业有限公司MIBK场DIBK槽区至仓储出货管线施工。
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施工资源配置、施工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标识、雨季施工等施工过程进行部署、控制及指导。
二、主要编制依据1.工艺管道施工图纸及相关配套图纸及文件;2.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SH3505-19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配管范围:管线从P-6850A/B出口起,经过MIBK中间槽区钢构至冷却水塔4套及5套北侧钢构,向北穿过镇江厂围墙至仓储公司槽车出货地磅上方。
三、工程特点本工程管道输送介质为易燃有机物,因此对管道安装技术要求高,所以必须严格施工管理,确保管道工程安装质量,以满足生产和安全要求。
第三章施工程序和要求一、工艺管道施工的一般性要求和应遵循的原则1.1工艺管道安装应对照工艺设备及管道布置图执行,并同时对照各流程图、系统图配合使用。
如发现设计图纸有错误或不合理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修改。
1.2 安装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有关规定、规范,并由工程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
1.3 管道系统中所有的管子、管件、阀门及仪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并应按《规范》进行检验。
二、工艺管道安装主要程序三、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掌握设计要求。
2.主管工程师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给施工人员下发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及安全规章。
3.人员准备1)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技术水平,确保进度和质量。
2)对所有的施工人员入厂进行HSE教育,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3)根据施工进度,编制所需各工种人员进出厂计划,满足施工需求。
4.现场测量与检测施工方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配管工作进行确认,如发现设计图纸有错误或不合理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修改。
5.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所需施工机具的进出厂时间,满足施工需求。
6.材料检查1)本工程所需管材、管配件、阀门、垫片、螺丝、水电均有业主提供。
2)凡进入现场的管道组成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无质量保证书的钢管不得用于本工程;3)不锈钢管的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扎折、离层和结疤存在。
在钢管的内外表面上,直道允许深度如下:冷拔(轧)钢管:不大于公称壁厚的4%(壁厚小于1.4mm的直道允许深度为0.05mm),最大深度不大于0.30mm。
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其它缺陷允许存在。
4)不锈钢管件的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管件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5)不锈钢法兰锻造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锻造伤痕、列为等缺陷。
机加工表面不得有毛刺,有害的划痕和其它降低法兰强度及连接可靠性的缺陷。
7.在材料领用时要求安排专人发放。
8.材料领用后应分类存放,不得乱放乱堆。
9.对焊接材料的要求:1)焊接工程中所用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质量复验报告;2)焊接工程中应优先选用已列入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抖;3)如设计选用未列入标准的母材和焊接材料,应说明该材料的可焊性,并提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试验资料。
10.对施工单位的要求:1)施工单位必须有负责焊接工程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焊接检验人员及焊工;2)所有的焊工需持证上岗,并且确保证件的有效性,证书项目和施焊范围的一致性。
3)施工单位所用焊接设备必须具有参数稳定、调节灵活、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下料不锈钢管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也可采用等离子弧切割。
管子切口质量应该符合下列规定:1)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铁屑等;进行修理磨平。
施焊前,应检查坡口表面上不得有裂纹、夹层、毛刺等缺陷;并对坡口的内外侧清理锈质、污物等。
3.管口组对1)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垢、毛刺等清理干净。
2)等厚对接焊件的组对要求如下:管子或管件的对口,应做到内壁齐平。
内壁错边量要求:Ⅰ、Ⅱ级焊缝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大于1毫米;Ⅲ、Ⅳ级焊缝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20%,且不大于2毫米。
3)不锈钢焊件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沾污焊接表面的措施。
4)焊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焊接的管段应放置稳固,以免焊接过程中,管段的移动和震动使焊缝产生应力而引起裂纹。
4.焊接1)定位焊正式焊接前对焊缝进行点固,定位焊有如下几点要求:a.定位焊应由焊接同一管口的焊工进行施焊;b.定位焊所用焊材与正式焊接时相同;c.定位焊的工艺条件与正式焊接的工艺条件相同;d.定位焊的焊缝长度为10-15mm,至少焊3个定位点,每相邻两点间隔120°,使用较小的电流,焊点处根部不焊透,焊缝厚度不超过壁厚的2/3;e.定位焊的焊肉如有裂纹等缺陷,应处理后再进行正式焊接。
3)正式焊接a.焊接必须采用全焊透工艺。
氩弧焊打底焊道起弧点保证熔透,焊道成型应均匀一致,达到单面焊双面成型的要求,并保证无裂纹、未焊透、未融合等缺陷。
b.打底焊缝应一次完成,不允许中途停止,打底焊焊缝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对于壁厚≤10mm的管道,其厚度≥2-3mm;壁厚>10mm的管道,其厚度≥4-5mm。
打底焊缝需经自检合格后,才能填充盖面。
焊接第二层时,应注意不得将打底焊烧穿,防止焊道下凹或背面剧烈氧化。
c.除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每条焊缝应连续焊完,若因故被迫中断,应采取缓冷等防止裂纹措施,再焊时必须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
d.引弧应在焊接坡口内进行,不得在管道母材上引弧或将熄弧点引向焊道以外。
e.焊接时应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应错开30mm以上。
f.法兰、承插接头及三通角焊至少焊两层,要保证焊角高度。
g.焊接方法:手工氩弧焊应采用铈钨棒,氩气纯度应在99.95%以上;管壁厚度t≤3mm,全部用钨极氩弧焊;管壁厚度t>3mm,可以全部用钨极氩弧焊,也可以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DN40以下承插焊缝全部采用手工电弧焊。
h.在焊接作业中,焊工应对自己所焊的焊道进行自检和修补工作。
每处修补长度不小于30mm。
i.使用的焊条(丝)直径、焊接极性、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j.焊接区应注意防风,以防吹散氩气,影响氩气保护效果和焊接质量。
k.采用钨极氩弧焊时,对焊缝背面也要氩气保护,以防焊缝根部在高温下氧化而造成焊接缺陷。
l.多层焊时,前道焊缝表面应用不锈钢丝刷刷清后再焊后道。
每个接头焊接前必须修磨,修磨时不得伤及外表面和坡口形状。
必须在前一焊层全部完成后,才允许开始下一层的焊接。
m.在保证焊透及熔合良好的条件下,应选用小的工艺规范、短电弧和多层多道焊工艺,层间温度不宜过高(低于100℃)。
n.焊接工作结束时,焊条头、剩下的焊丝段、清理焊道的焊渣等污物应认真清理。
5.焊缝的检验与验收1)焊缝应在焊完后应立即祛除飞溅物,清理干净焊缝表面,然后进行焊缝外观检查。
2)焊缝外观检查应符合:a.焊缝外观成型均匀一致,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表面上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夹具焊点等缺陷;b.焊缝表面不应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余高一般不应超过 2mm,局部不得超过3mm,余高超过3mm时,应进行打磨,打磨后应与母材圆滑过渡,但不得伤及母材;c.焊缝表面宽度每侧应比坡口表面宽O.5~2mm,外形应平滑过渡;e.电弧烧痕应打磨掉,打磨后应不使剩下的管壁厚度减少到小于材料标准允许的最小厚度。
否则,应将含有电弧烧痕的这部分管子整段切除。
6.焊缝返修1)焊缝返修应严格执行焊缝返修工艺措施,返修工艺与原工艺基本相同。
2)焊缝缺陷应用砂轮打磨清除并修磨成适合补焊形状,确认缺陷清楚后方可补焊。
3)返修后返修焊缝应用原检测方法检验,其质量要求与原焊缝相同。
4)不合格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能超过3次。
7.管道支架1)所有管道支架均为不锈钢材质。
2)制作管道支架的材料有施工单位提供。
3)管道安装时,应同步进行相应的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的位置应正确,安装牢固,与管子接触良好。
4)管道与支架焊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肉,烧穿等现象,如遇到管托与焊缝抵触的情况时,可将管托的立板与焊缝接触位置,切一个V形豁口,让出焊道以保证其他部位的完整焊接。
5)除另有说明外,各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中心间距:8.管道安装1)管道安装前应具备的条件:a. 设计图纸与其他有关技术文件已配套齐全,确认能用于施工。
b. 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必要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施工机械、安装工具、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已经就绪。
c. 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其他工程经检查合格,能满足安装要求。
2) 一般规定:a. 管道安装前必须清除内部的污垢和杂物。
安装中断或安装完毕的敞口处,应临时封闭。
b. 管道的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可用支座下的金属垫板调正;吊架用吊杆螺栓调正;垫板应与预埋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不得加于管道与支座之间。
c. 安装时妥善考虑安装次序,应先安装大口径管道,然后安装小口径管道;先安装上层管道再安装下层管道,并使安装好的管道不致防碍其他管道的安装。
d. 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用加强管子,加偏垫或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借口或不同心等缺隙。
9.阀门和法兰的安装1)阀门的安装a.按设计图纸核对型号和技术性能,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阀门外观检查应无缺陷、开闭灵活。
b.清除阀门的封闭物和其它杂物。
c.阀门的开关手轮应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并注意进出口方向。
2)法兰的安装a. 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
b. 法兰端面应保持平行,偏差应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且不大于2mm。
不得采用加偏垫、多层垫或强力拧紧法兰一侧螺栓的方法,消除法兰接口端面的缝隙。
c.法兰连接应保持同轴,螺栓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5%,并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