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10
(二)流行规律
心理卫生问题男孩多于女孩, 青春期多于童年期, 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工业化地区多于非工业化地区。
编辑版ppt
11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
1.发育原因 2.气质特点 3.家庭因素 4.学校因素 5.社会因素
编辑版ppt
12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有两个重要特点
社会密切实现的。
编辑版ppt
5
三、心理健康
精神和身体是分不开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身体健康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精神也是健康的。 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是可以精神健全呢?
编辑版ppt
6
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同时,健康本身也有 不同的水平。
不论是讨论精神还是身体,我们最好把健康或健全做一种理想。
编辑版ppt
9
(一)、流行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道,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年中发 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大约是 5%~ 15%。一些 发展中国家的报道也大致接近此水平。
我国对国内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3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根据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 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 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版ppt
4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多形式开展心理卫生活动,使家庭、学校和
编辑版ppt
17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2.强迫行为 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
自责和忧郁。 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
性仪式动作等。 实质性的强迫症在童年期不多见,多属于一过性行为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
编辑版ppt
21
表现:
1.习惯性抽动: 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
眨眼、耸肩、抽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加,注 意分散时减轻,入睡时消失。
常见的心理因素为突然惊吓或慢性焦虑;常见的躯体因素为上呼吸 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及其它急性病。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编辑版ppt
1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
来维持和保护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 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 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编辑版ppt
2
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一种心理上的健康状态, 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并能极大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是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措施。
编辑版ppt
13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 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
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 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其检出率约占全体学龄儿童的5%~10%,男童多于女童,小学低中 年级高发,原因复杂多样,障碍机问题
(二)品行问题
指以经常性说谎、偷窃、攻击行为、 逃学等为特征的行为问题。其特点是, 症状具有反复持续出现的倾向,这类儿 童具有学校生活适应困难状态,严重时 可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编辑版ppt
15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其一,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心理社会发展存在区别,但多数属于量变。
其二,这些表现可被看作是对待特殊状况的反应。有些儿童可能在发展的 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经历心理与行为上的困难,属于过渡性适应不良或一 过性表现,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调”。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不属于心理卫生问题。
(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往往是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童年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突出的有学校学习压力过大、
生活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和同学关系紧张、个性中的消极特征较 多等。
编辑版ppt
16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表现 1.过度焦虑 :
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 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 状态。
长自然消失。
编辑版ppt
18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3.恐惧
往往因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 出 现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在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恐惧感达到不可理喻 的程度。
编辑版ppt
19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编辑版ppt
7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WHO公认的有七条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和愉快 3. 意志健全 4. 统一协调的行为 5. 人际关系的良好适应 6. 行为反应适应 7.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
编辑版ppt
8
儿童青少年常见 心理卫生问题
一、心理卫生问题的概述
心理卫生问题通常指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偏异,它不是某 种特定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或消失。故 有学者把这类问题表现称做亚临床症状,它在狭义上同于行为问题 (behavior problem)或问题行为。
4. 儿童癔病
多发生在少年期,女孩多见,许多患儿具有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家庭环境。 儿童期癔病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可受家庭、邻里或同学中类似表现者
影响而发病。
编辑版ppt
20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四)顽固性不良习惯
指有些儿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 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