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
1.下列选项不属于商品课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消费税 D.资源税
2.税收成本与税收收入之比与税收的行政效率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不相关 D.以上都不对
3.根据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可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同等的税
A.横向公平 B.纵向公平 C.垂直公平 D.水平公平
4.按照编制的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和()。
A基数预算、零基预算B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C投入预算、产出预算D平衡预算、差额预算
5.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央财政支出?()
A国防、武警经费B外交支出C民兵事业费D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
6.下列哪项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累进所得税制B转移支出C养老金制度D调整加速折旧政策
7. 以下哪项不是国外预算监督模式?()
A立法型预算监督模式B司法性预算监督模式
C行政型预算监督模式D以上答案均不对
8.我国现行的税种中属于从量税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房产税 D.车船税
9.价外税是指税金()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A.构成 B.不构成 C.无关 D.以上都不对
10.当“混合式”招标方式标的国债价格时,全场()中标价格为当期国债发行价
格,高于或等于发行价格的标位,按发行价格承销。
A.加权平均 B.最高价格 C.中间价格 D.最低价格
11.按照预算编制方法分类,可以将公共预算分为()和()。
A基数预算、零基预算 B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C投入预算、产出预算 D平衡预算、差额预算
12.以下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目标的特点?()
A约束性 B多元性 C时效性 D滞后性
13.部门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按照()的原则。
A一上一下 B两上两下 C一上两下 D三上三下
14.税权划分的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
A地方政府更加了解当地居民的偏好 B事权的对称性 C政府增收的需要
D风险的不确定性
15.纵向公平可解释为受益多的人应承担较多的税负,每一社会成员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活动中获得的利益()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等
16.宏观税负是衡量税负规模的尺度,其计算方法为税收总收入与()的比值
A.GDP B.GNP C.NI D.财政收入
17.纳税人通过()商品价格等方式将其税负向后转移给商品销售者。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
18.国债的直接发行法下()直接承担组织发行工作,直接承担发行风险。
A.银行承销团 B.投资人 C.政府 D.证券市场
19.按照财政政策目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
A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 B宏观、中观和微观财政政策
C配置型、稳定型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D供给管理型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20.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关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
21.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
A税收 B政府预算 C再贴现率 D公债
22. 按照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可以将政府预算分为()和()。
A基数预算、零基预算 B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C投入预算、产出预算 D平衡预算、差额预算
23.制约经济增长的最核心要素是()
A.技术创新与变迁 B.FTP C.全要素生产率 D.公共收入
24.税负能否转嫁及转嫁多少,最终取决于()
A.价格弹性的大小 B.需求弹性的大小 C.收入弹性的大小 D.供求弹性的大小
25.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为()元
A.800 B.1600 C.2000 D.3500
26.在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是衡量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A.应债能力 B.偿债能力 C.举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D.举债对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27.国债的限度来源于()
A.国债的负担 B.国债的规模 C.国债的结构 D.国债的期限
28.下列哪项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
A购买性支出 B存款准备金率 C再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29.目前,我国政府共有()级预算。
A八 B五 C四 D七
30.按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
A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财政政策 B宏观、中观和微观财政政策 C配置型、稳定型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D供给管理型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31.下列哪项属于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A房产税 B关税 C增值税 D土地增值税
32.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征收房产税的改革试点。
A.农村住房 B.商用房 C.个人住房 D.出租房
33. 我国印花税属于()
A.资源税 B.行为目的税 C.商品税 D.所得税
34.我国规定国债的发债是()
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市 D.县
35.下列哪项不属于预算调整的措施?()
A动用预备费 B定期检查分析 C经费留用 D预算追加追减
36.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
A均衡性转移支付 B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C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D国债专项转移支付
37. 下列哪项属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A调整税率 B累进所得税 C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 D调整加速折旧
政策
38.()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一个预算,通过一个统一的表格来反映。
A复式预算 B全面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债的价格招标和收益率招标方式有()
A.荷兰式 B.美国式 C.混合式 D.欧式招标 E.葡式招标
2. 现代政府预算原则包括:()
A统一性 B完整性 C年度性 D可靠性 E公开性
3.我国划分政府间职责范围的基本原则包括:()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法治化 C适度分权 D事权、财权与财力的灵活匹配E贯彻民族政策
4.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强制性 B.无偿性 C.确定性 D.收益性 E.公共性
5. 政府预算管理的关键目标包括:()
A控制总支出 B配置战略性资源 C提高公共部门运营效率 D确保财务的合规性E控制财政风险
6.国债的规模相对指标有()
A.国债依存度 B.国债的期限 C.国债负担率 D.国债的价格 E.国债偿债率。
价格招标。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
A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B传导过程不同 C政策手段不同 D政策时滞不同
E对利率的影响不同
8.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有()
A.资本增长的潜力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科技创新 D.技术变迁、改进的程度E.以上都对
9.按发行载体国债可分为()
A.记账式国债 B.凭证式国债 C.储蓄式国债 D.电子国债 E.国库券
10. 根据拨款形式的不同转移支付的类型包括:()
A对称补助 B一般性补助 C专项补助 D一般性转移支付 E专项转移支付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有哪些?
3.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简述商品课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