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从声调上看,“笔、铁、吃、日”等字在古代汉语中应是()字。
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总的规范是()。
3.从方言区划上看,长沙话属于()。
4.推广普通话,重点在(),但也应包括词汇和语法。
5.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词汇在音节上的明显特点是有较多的()。
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任何工具都必须培养熟练的技能,语方的技能包括()。
7.通常人们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
8.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方面。
9.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这些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当面说话,有特定的()。
10.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一般所说的(),即古代汉语。
11.在汉语发展史上,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
12.古白话,又称早期白话,也就是一般所说的()。
13.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的,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
14.现代汉语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和各种方言。
16.汉语的方语很复杂,大体可以分为()区和非官话区。
17.非官话方言包括吴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语。
18.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六种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19.跟英语相比,在语法上现代汉语最明显的特点是缺少严格意义的()。
20.跟古代汉语相比,在声调上,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A.上海话B.南京话C.厦门话D.南昌话2.英语的修饰语和汉语的修饰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规律是()。
A.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英语则有的在前,有的在后B.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英语则用在中心语之后C.英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汉语则可前可后D.英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之前,汉语中则用在中心语之后3.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几种声调。
A.平、上、去、入B.阴平、阳平、上声、去声C.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D.平、上、去、入、轻4.跟英语相比,在语法上,现代汉语()。
A.没有词形变化B.修饰语可在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在中心语之后C.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D.没有词类区分5.话剧剧本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在,剧本中的这些对话属于()。
A.口语B.书面语C.白话 D.书面口语6.下列方言就其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A.客家话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B.粤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C.吴语与普通话的距离最大 D.湘语与普通话距离最大7.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A.没有复辅音 B.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C.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 D.每个音节都必须有辅音8.现代汉语词汇在音节上()A.以单音节为主B.以三音节词为主C.以四字格为主D.以双音节化的倾向四、是非判断题1.推广普通话虽然重点在语音上,但又不限于语音,还包括词汇和语法。
2.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主要是指一些大作家的经典作品,但这些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中的某些特殊用例,不能看作全民语言的公用成分。
3.现代汉语里没有复辅音,指的是辅音在一个音节里只使用一次。
4.跟英语相比,现代汉语缺少词形变化,但不是说现代汉语里没有类似词形变化的语法现象。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6.客家话是北方汉人南迁形成的,因而这客家话属于官话即北方话。
7.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既普通话是在控工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学和“官话”的推广是促进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民族共同语发展的两条途径。
8.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头,而古代汉语的修饰语却主要在中心语的后面。
9.北京语音就是普通话语音。
10.语言是发展的,原来认为是不规范的说法,若干年后可能成为合法合理的,所以应当认识到存在就是合理的。
语音单元练习一、填空题1、音节是的语音单位。
从发音来说,是发音过程中肌肉一次从到的过程;从听音来说,每一个音节有一个明显的。
2、在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
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总数是左右。
4、将音节分解为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
5、音素可以根据声源特性的不同划分为和。
6、元音的声源是,而大多数辅音则是口腔中某一处的阻塞或摩擦所造成,声带并,只有少数辅音声带也。
7、音节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和。
8、我国传统对音节分析的方法是。
9、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
10、音素是语音的单位。
11、韵母的结构可分为、和三个组成部分。
12、人的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1、“ 那个儿童手里拿了一条鱼儿。
” 这句话中包含了()音节A、12 个B、13 个C、11 个D、10 个2、音素是()A、构成语音的要素B、最小的语音单位C、语音中最小的单位D、最小的有意义的语音单位3、“Z huàng(壮)”这个音节由()音素组成。
A、3B、2、2C、2、1D、3、04、“X iǔ(朽)”这个音节中包含()个元音,()个辅音。
A、3、1B、2、2C、2、1D、3、05、“Wěī(伟)”这个音节A、声母是WB、没有韵头C、没有韵尾D、韵腹是e四、判断题1、普通话的音节与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
()2、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鼻腔中没有受阻,辅音发音时,气流必须定受阻。
()3、一个音节中,至多包含两个辅音。
4、“er(而)”这个音节没有声母、韵头、韵尾,只有韵腹和声调。
()5、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算声调只有400左右。
五、简答题1、什么是音节?2、汉字与普通话的音节是什么关系?3、汉语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哪些?4、音节的分析有哪些方法?5、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有哪些?功能如何?(了解)词汇习题一、填空题1.词汇是语言里()的总汇,又称词汇。
2.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是()。
3.从语音构成看,语素可以分成()两类。
4.从语法功能看,语素可以分成()两类。
5.从()看,语素可以分成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两类。
6.词是()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7.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词。
8.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是()。
9.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连绵词是()。
10.合成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
11.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叫做()合成词。
12.复杂的合成词应该由三个以上的语素构成,词内部的语素之间不仅有结构关系的问题,而且还有()的问题。
13.广义的简称包括()两类。
14.词义的性质是客观性、()和模糊性。
15.词的本义是指()意义。
16.词的比喻义是()意义。
17.比喻义可以从本义或基本义产生,也可以从()发展出来的。
18.词义的发展主要有词义的()三种情况。
19.“东奔西走”中“走”用的是“走”的()。
20.“飞禽走兽”中的“走”用的是“走”的()。
21.“指破迷津”中的“迷津”用的是“迷津”的()。
22.“打好学习基础”中的“基础”用的是“基础”的()。
23.同音词分两类,即()。
24.同义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
25.反义词是表示相反意思的一组词,可以分为表示互相对立的情况和表示()的情况两类。
26.语音形式相同,但是记录的书面上的字形不同,这类同音词叫()。
27.区分多义词和同音词的一般原则是:看现实意义是否有联系,有联系的和没有联系的分别是()。
28.同义词的辨析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
29.基本词是语汇的核心部分,并且为构成()提供基础。
30.基本词汇中构成新词能力很强的叫做()。
31.古语词包括()两种,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再现于现代汉语。
32.外来词也叫借词,一般只指(),不包括意译词。
33.任意改变原有词的形式后随意造出来的词叫(),和新词是不一样的。
34.成语具有形式固定、整齐和谐、()等特点。
35.汉语的成语大多数是四个音节的,构造类型大致与()相仿。
36.惯用语以三个音节为主,大多是()结构。
37.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直说,()省略,所以叫歇后语。
38.“侃侃而谈”、“自作多情”等是现代汉语中新产生的四字格的短语,并渐渐地凝固化,可以称为()短语。
39.谚语往往是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知识的总结,是多年流传,表达民俗的形象、()的语句。
40.“悲喜交加”这个成语的结构方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单位中属于词的是()。
A.敏 B.银 C.息 D.白纸2.“唯物论”包含的语素和词的数量分别是()A.2,2 B.3,1 C.3,2 D.2,1 3.下列语言单位中符合两个语素一个词的条件的有()。
A.葡萄干B.莫斯科C.徘徊D.白纸4.下列语言单位“警、井、粗、猎、企、洗”中是词的是()。
A.井、猎、洗 B.警、井、粗 C.井、粗、洗 D.粗、猎、洗5.“小王的父亲昨天才去菲律宾”这句话中词的数目是()。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6.“蝴蝶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飞舞”这句话包含的语素是()。
A.8个 B.13个C.9个 D.7个7.在“了、谁、习、员、性、牧、电、可”中属于定位语素的是()。
A.了、谁、员、性 B.了、习、员、可 C.牧、电、习、了 D.员、性、可、了8.“大海、青菜、看清、吃饭”中是词的是()。
A.大海B.青菜 C.看清D.吃饭9.下面语言单位中是单纯词的是()。
A.卑微B.罗嗦 C.剥削D.清凉10.下列语言单位中是单纯词的是()。
A.仿佛、妈妈 B.咖啡、侥幸 C.霹雳、安培 D.巧克力、馄饨11.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连绵词的是()。
A.仓猝、唐突、苗条、蝙蝠 B.坎坷、蟋蟀、枇杷、拮据C.详细、伶俐、逍遥、朦胧 D.游弋、平安、摩托、吩咐12.“踟蹰”是()。
A.叠韵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13.“默然”是()。
A.词根加后缀 B.前缀加词根 C.并列式合成词 D.偏正式合成词14.“龟缩”一词的构词方式是()。
A.陈述式B.补充式C.偏正式D.单纯词15.下列带点的字属于定位语素的是()。
A.砖头B.虾子 C.幼儿D.国家16.“酸溜溜”是()。
A.短语B.词根加后缀 C.补充式合成词 D.偏正式合成词17.每组中两个词结构不相同的是()。
A.兄弟、好歹 B.人民、秋收 C.春耕、苦瓜 D.性急、眼红18.“书本”是()。
A.单纯词B.并列式合成词 C.偏正式合成词 D.补充式合成词19.合成词的构成都是()。
A.两个汉字 B.两个音节C.一个词根一个词缀 D.一个词缀一个词根20.“绿化”这个词的构成是()。
A.两个汉字 B.两个音节C.一个词根一个词缀 D.一个词缀一个词根21.“打草稿”的“打”表示书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