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商务部援外培训班管理水平的浅析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7-000-02
摘要开展援外国际培训活动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培训培养出更多更好对我国友好并对双边交流有益的人才,为我国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国与受训国的深入了解和友好往来。
为保障商务部援外培训班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提高援外培训班的管理水平,针对学员学习知识、交流经验、日常管理接待,安全管理以及后续跟踪回访等五个主要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商务部援外培训班管理水平
援外培训作为对外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国良好的国际关系和对外经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援外培训所承担的不仅是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责任,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光荣使命。
我们不仅要让外国学员学习到相关方面的业务知识,而且要通过培训班这一渠道,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增进中外友谊。
为保障商务部援外培训班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工作,提高援外培训班的管理水平,现针对学员学习知识、交流经验、日常管理接待,安全管理以及后续跟踪回访等五个主要方面展开探讨。
一、针对需求设计培训及知识交流内容
每期培训前向有关部门了解学员的相关信息,根据学员组成的专业背景,找准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主题,反复研究培训方案,进行板块式课程设计,设置培训课程。
为满足学员的需求,每期援外培训班的培训计划必须主题明确、层次清晰。
培训项目主要分为教学、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购物游览、运动娱乐等五大活动。
根据培训班时间和要求的不同,合理安排各项活动。
做到了培训主题可变,板块结构不变;时间安排可变,板块内容不变;教师人员可变,板块要求不变。
以多样化的板块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达到综合的培训效果,突出重点。
还有,对于水产养殖技术及海岸带管理方面的介绍,采用分组委派专人负责,如学员有任何技术咨询问题未得到解决,全程陪同予以及时答疑。
二、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交流机制与模式
援外培训多指由我国提供经费,通过多、双边渠道,与受援国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以研讨、研修、培训的形式为受援国传授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科技产业技术,并提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为其培养高素质人才。
这是一项人心工程、人脉工作。
做好援外培训工作,对促进我国对外交流,提升我国软实力、国际影响力,保持我国与各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定要意识到这个过程中,交流是双向的,虽然让其借鉴我发展经验,以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援助方式。
我们要着实提高援外培训项目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深入了解和分析国际形势发展趋势,搞好国别调研,不断优化援外培训项目的结构。
根据对
内对外工作需要和受援国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确定项目结构与培训重点。
但作为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对援外培训项目必须遵循“精心组织、规范管理、亲情服务、密切跟踪”的原则,加强援外培训流程格式化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让我方的技术与别人存在的问题不断碰撞,探讨更好的方法与模式,引发更多的思考,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与成长。
三、以人为本,做好日常管理的亲情服务
与普通的培训工作不同,援外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保证援外培训工作效果的重要一环。
援外培训的对象都是外国友人,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日常管理更要遵照符合外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亲情服务的做人工作贯穿于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参训学员宾至如归。
“以人为本”在日常管理中要体现四个”心”。
首先要热心,要真心诚意为学员服好务;其次要用心,要对学员的宗教信仰、家庭状况、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有基本了解,为学员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三要关心,让学员学有所获,住得满意,吃得放心,玩得开心;四要爱心,通过参观游览、外出购物,庆祝学员生日等活动,增进了解,培养感情。
以人为本,做好日常管理的亲情服务,这是做好援外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
充分尊重各国学员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了解需求,及时沟通,要始终给予学员们热情、耐心、周到的亲情服务。
四、培训班学员的安全问题
“外事无小事”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涉外工作的特殊性、
重要性和复杂性。
承办单位要将培训期问学员的安全问题列为高度关注、重点管理的核心问题。
在培训期间,要安排项目主要负责人全天候跟班,24小时与学员们吃住在一起,随时掌握学员的动态。
应告知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要求他们要遵守法律,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和习惯,不干涉我国内政,从不做破坏社会秩序和侵犯他人权利的活动。
外事办做好外籍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外籍人员在华期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加强对项目管理小组成员的涉外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与当地外事、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包括驻华使馆保持有效联系。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如遇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处理,并向项目主管部门和承办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培训后的追踪管理
对受训学员的后续追踪服务,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与受训学员的联系机制,加强学员训后信息跟踪反馈工作。
对学员的基本情况、参训情况及对培训项目的评价建立个人档案,并注意加强与学员的经常性联系,根据学员职业身份的变化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另一方面通过密切联系各驻外使馆经商参处,请驻外使馆以举办招待会形式经常开展联谊活动。
有计划地组织培训调研和回访,通过开展实地考察回访,促进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精选一些回访条件比较成熟的参训国开展援外培训考察回访,一方面实
地了解援外培训项目给学员所在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实地考察了解学员所在国家和地区实际的产业现状与科技需求,促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及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则在促进援外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援外培训班作为一个桥梁,探讨实际可行的技术合作项目。
进一步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援外培训工作的持久和长远影响。
六、总结
援外培训管理应当坚持与行业发展实际接轨,实现行业需求与实际的应用接轨、人才培养与用人的需求接轨、培训课程与行业的特色接轨、教学科研与行业的发展接轨。
在援外培训班的培训管理工作中,应做到:一、充分的筹备工作是办好援外培训班的前提,是成功举办培训班的重要保证;二、有特色的教学工作方能确保培训的效果,培训课程的编排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三、精心周到的组织管理是安全的保障,从招生、筹备开始,到课堂教学、户外活动等等,都应作精心的安排,确保安全方面万无一失;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现了培训管理的人性化,让学员们在华学习期间其乐融融,宾至如归。
参考文献:
[1]涂金馥.浅谈援外国际培训的意义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海峡科学.2007(2):12-16.
[2]孙立新.中国援外培训背景、现状及成果.世界农
业.2009(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