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113 制备方法 将适量泽泻粉碎过 80 目筛 , 与适 量糊精混合粉末作为一步制粒母核 , 投入喷雾干燥制 粒机的流化床制粒室 , 作为一步制粒的种子粉 ; 升合 制粒室 , 开启引风机和加热器 , 送入温度为 100 ℃的 热风 , 使物料在流化状态下均匀升温至 70 ℃。制粒 室内底部为多孔板 , 上辅有 180 目不锈钢筛网 , 开动 风机 , 使空气由进风口经过滤装置与热交换器后 , 再 由容器底部进入制粒室 , 并使制粒室内形成负压 , 辅 料则上下浮动 、翻滚 , 形成 “沸腾”而预热干燥 。预 试验时初步筛选的工艺条件能够达到前列安颗粒所要
·36 ·
JOURNAL
河 OF
北中医 HEBEI TCM
药 AND
学报 PHARMACOLOGY
2008Vo年l12 3第 N2o31卷2 2第0082
期
院制剂室提供) 。 112 仪器 真空外循环中药提取浓缩机组 (湖南 省衡阳市医药机械设备厂) ; DPL - 20 型多功能制粒 包衣机 (重庆精工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Sh10A 型水分 快速测定仪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泽泻 、甘草药材均由安国市药材公司提供 , 均符合 2000 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 1 。前列安颗粒提 取浸膏 , 相对密度 1118~ 212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213 黄连等 7 味中药制剂对产酶菌与非产酶菌的 抑菌作用 从此次试验结果来看 , 受试的几种中药制 剂对产酶菌与非产酶菌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没有明显
表 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A ( ℃)
B ( Pa)
C
1
60
218
1114
2
70
216
1116
3
80
214
1118
表 2
试验号 A
1
1
2
1
3
1
4
2
5
2
6
2
7
3
8
3
9
3
K1
2114
K2
2117
K3
2317
K1
711
K2
712
K3
719
R
018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因 素
颗粒产量 (kg)
B
C
1
1
511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本试验进行过程中 , 同时观察了黄连等中药制剂
对非产酶菌的抑菌效果 , 结果表明受试中药制剂对产 酶菌与非产酶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从这一现 象我们可 以 看 出 中 药 的 抑 菌 作 用 与 细 菌 是 否 产 酶 无 关 , 中药的这一独特现象 , 为临床治疗产酶菌感染指 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
表 4
一步制粒法质量评价表
项目
药典标准 湿法制粒 一步制粒
粒度 < 1 号筛 , > 5 号筛 需整粒
水分
<6%
512 %
溶化性 5 min (20 倍水) 416 min
细菌数
10 000
7 900
霉菌 、酵母菌数
100
87
无需整粒均合格 316 % 211 min 3 600 48
3 影响因素 311 浸膏相对密度 应控制在 1114~1120 较好 。 密度过高 , 易黏结并堵塞喷头 , 太低则操作费时且黏 度不够 , 制得的颗粒偏小 , 影响成品率[1] 。制备中可 考虑在浸膏完全雾化前提下 , 尽量浓缩浸膏 , 虽黏度 增大 , 但量减少 , 利于缩短工艺时间[2] ; 浸膏在喷雾 前应过 80 目筛以免不溶性颗粒堵塞喷头 。 312 浸膏进口温度 提取浓缩浸膏的进口温度要 控制在适当范围 。浸膏温度过高 , 颗粒表面的溶媒过 快蒸发 , 阻挡内层溶媒向外扩散 , 结果会产生大量外 干内湿的颗粒 ; 温度过高 , 加上进口风温过高 , 可导 致提取浸膏雾滴被过早干燥而不能有效制粒 , 还可能 引起一些温度敏感型物料性质的变化 。浸膏温度过
低 , 干燥时间过长 , 会产生很多细粉 ; 温度过低 , 溶 剂不能及时挥去而使粉末过度润湿 , 部分物料粉末会 粘附在器壁上不能流化 , 容易造成粒子间粘连而起 团 。浸膏的黏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性质 , 采取保温 以降低黏度 , 通过实验前列安颗粒浓缩液浸膏进口温 度一般控制在 70 ℃左右 。 313 喷雾速率 喷雾速率直接反映给液量的多少 , 浸膏的流 速 与 进 口 空 气 的 温 度 决 定 着 制 粒 机 内 的 湿
[6 ] 李仲兴 , 王秀华 , 赵建宏 , 等 1 应用 M - H 琼脂进行黄 连对 252 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 1 中草 药 , 2001 , 32 (4) : 337 - 339 (2008 - 03 - 21 收稿)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 年 第 23 卷 第 2 Vol123 No12 2008
期
郭
进
,
等:
前列安一步制粒工艺研究及影响因素
·37 ·
的颗粒小而疏松 、密度小 。如果喷雾速率过快 , 浸膏 的雾滴粒径和制粒机内的湿度均增大 , 湿颗粒不能及 时干燥易聚结成团粘壁 , 造成塌床 。进料速率过低 时 , 颗粒粒径较小 , 会产生过多粉末 , 不但操作时间 延长 , 而且容易阻塞喷嘴 。必要时 , 应根据浸膏液的 黏度控制流速 , 若浸膏黏度过大 , 可适当降低流速 , 但是应提高进口温度 , 否则容易造成喷嘴阻塞和塌 床 。浸膏的黏度低时 , 流速应大些 。因此 , 应根据粉 料性质 、浸膏量与辅料的比例选择进料速率 , 并随时 根据制粒情况 、温度和沸腾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调
中医药关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理论博大精深 , 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 。许多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 、消炎 抗感染的的功效[5 - 6] 。这些研究多 针 对 革 兰 阳 性 球 菌 , 已证实有非常好的抑菌作用 。而对于目前医学界 极为关注的产 ESBLs 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抑菌效果如 何 , 文献报道很少 , 本试验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从 试验结果来看 , 黄连 、黄芩 、乌梅的抑菌效果较好 , 败酱草 、金银花次之 , 鱼腥草 、瓜蒌的抑菌效果是最 差的 。由于本试验应用的水煎剂 , 有些具有抑菌作用 的成分可能不溶于水 , 或者在煎制过程中由于不耐受 高温而遭到破坏或挥发 , 从而影响抑菌效果 , 这些都
2
2
712
3
3
911
1
2
617
2
3
813
3
1
617
1
3
719
2
1
811
3
2
717
1917
1919
2316
2116
2315
2513
615
616
718
712
718
814
113
118
212 制备工艺评价 一步制粒法制备前列安颗粒 工艺简单 , 从制备时间 、辅料用量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等方面看 , 较传统制粒方法更为实用 , 结果见表 3 。
提要 目的 : 考察分析前列安颗粒一步制粒法的工艺特点及影响因素 。方法 : 利用前列安处方中 部分浸膏粉末作为一步制粒的种子粉 , 浸膏直接喷雾混合制粒干燥 , 观察并总结工艺特点 。结果 : 与 传统方法相比 , 该方法具有添加辅料少 、药物有效成分损失小 、工艺简单 、省时省力 、自动化程度 高 、质量稳定 、生产成本下降 、影响因素可控等优点 。结论 : 喷雾干燥一步制粒法优点突出 , 值得在 生产中推广 。
求的质量标准 , 在此基础上 , 选定物料温度 (A) 、雾 化压力 (B) 和浸膏相对密度 ( C) 为考察的 3 个因 素 , 每个因素取 3 个水平 , 见表 1 。以前列安颗粒产量 为考察指标 , 采用正交表 L9 (34 ) 进行试验 , 见表 2 。 2 结果 211 工艺试验结果 见表 1 。各因素对喷雾干燥过 程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C > B > A , 即前列安浸膏相对 密度 (C) 的影响最大 , 雾化压力 (B) 的影响较大 , 而物料温度 (A) 的影响最小 。各因素水平组合应为 A3B3C3 。兼 顾 药 粉 色 泽 及 有 粒的最佳工艺条件 。即物料温度 为 70 ℃、雾化压力为 214~ 216 Pa 、浸膏相对密度为 1118 。
度 ; 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 当其他参数不变时 , 进 料速率越快 , 给液量越多 , 溶液对粉末的润湿渗透程 度大 , 形成的颗粒大而密 , 密度也增大 , 反之 , 所成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3
制备工艺评价
评价项目 湿法制粒
一步制粒
制备时间
30 h
辅料用量
15 %
有效成分损耗率 10 %
制备工艺
复杂
自动程度
低
工作强度
大
制剂发展 无明显优势
3h
1%
1% 简单
高 小 符合 GMP 要求 发展前景好
213 质量评价 一步制粒法制备前列安颗粒 , 其 质量标准均符合 2005 年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 的有关规定 1 , 部分指标比传统方法更为优异 , 质量 评价结果见表 4 。
关键词 前列安颗粒 ; 一步制粒 ; 工艺研究 ;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 2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5615 (2008) 02 - 0035 - 03
一步制 粒 是 将 喷 雾 干 燥 技 术 和 沸 腾 干 燥 技 术 有 机结合的新型制药技术 , 它将浸膏与辅料的混合 、制 粒 、干燥等多道工序合而为一 。前列安颗粒是河北医 科大学第二医院制剂室在挖掘中医学宝库的基础上 , 结合临床精心研制的纯天然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 , 具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祛风通痹 、利水通淋健脾之 功效 。以传统方法制备颗粒 , 需要添加大量辅料 ,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