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二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保持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搭建一座彩虹之桥。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师永恒追求的一门艺术。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共育目录引言…………………………………………………………………………………4一、问题的提出……………………………………………………………………4二、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家园共育的现状………………………………………4(一)幼儿园教师反映部分家长不配合园内活动………………………………4(二)家长与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4(三)家长不知如何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交流……………………………………4三、家、园如何做好共育工作……………………………………………………5(一)建立有效沟通………………………………………………………………51.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52.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家长进行平等沟通……………………………………5(二)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51.召开“入托幼儿家长恳谈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5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53.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5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55.举行幼儿伙食听证会………………………………………………………56.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57.坚持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多维互动………………………………58.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5(三)调动家长力量,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6四、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参与家园共育的体会………………………………………7五、结论………………………………………………………………………………8六、致谢………………………………………………………………………………8七、参考文献…………………………………………………………………………8引言在小学期入园实践期间,我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工作中最为困惑、棘手的,不是如何保证好孩子的安全,也不是怎样掌控课堂,而是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
幼儿园的老教师告诉我:这是要多少年的经验积累的工作艺术,是一门大学问!于是,我对它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所以选择了“家园共育”作为了我的论文主题。
在学校中我学习到了有关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了解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方法和途径。
在实习中,通过请教老教师和自己观察、体验,对“家园共育”有了一些浅显的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体现在了我的论文中。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的生活环境相比成人比较简单,主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不外乎幼儿园和家庭。
幼儿园只是儿童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之一,而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
因此,搞好家园共育工作是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建立起一座良好的桥梁,是促进孩子的各方面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因为各个家庭的背景文化差异,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与方式水平不均,家园共育工作成为教师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学习。
二、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家园共育的现状(一)幼儿园教师反映部分家长不配合园内活动许多幼儿园老师总是抱怨,家长一点都不配合工作。
我认为主要矛盾集中在以下两点:1.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把教育责任推给了老师,自己只是负责孩子的经济物质基础,怎么教是老师的事。
对于老师安排的家庭活动和需要家长协助准备材料,表现出不满意和不支持。
2.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
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和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家长与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全方面发展。
忽视了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官训练。
(三)家长不知如何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交流在实习生活中,我与一些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发现她们对如何与老师搞好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存在一些困惑。
这些家长急切地希望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状态,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老师肯定和喜爱。
我又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各种网站上都有在园幼儿家长求助和解答的帖子,光在百度上搜索“家园共育”就出现了1,190,000篇相关网页。
这说明此类问题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三、家、园如何做好共育工作家园共育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幼儿发展。
(一)建立有效沟通1.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家长明白自己是孩子学习的对象。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幼儿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
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等。
孩子的明天就是家长今天的翻版,家长正在无时无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应以身作则。
其次,还应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
幼儿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社会特殊的保护和照料。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每个孩子在幼儿园中所受的教育和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更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但在家庭中更加着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更能满足孩子多方面的不同需要,也更能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家庭与幼儿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缺一不可。
再次,要向家长宣传幼儿期是孩子一生中的关键期。
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我们要使家长认清他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尽到自身应尽的责任。
2.教师要改变观念,与家长进行平等沟通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所以,教师不应只把家长放在教育的一个“配合者”的身份,而应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实施者”。
教师更多的应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把自己开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转达给家长。
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我想,当一位家长了解了一个纸箱子能让孩子把它变成家、变成床、变成纸衣服、变成小厨房……那每一位家长都会积极地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因为孩子所得到的,远远超过了他们所付出的。
这样这样下去,让家长慢慢尝到了“甜头”,就会消除了抵触情绪,更加主动的配合老师培养孩子。
(二)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家园共建活动,使家长对幼儿园安心、放心,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1.召开“入托幼儿家长恳谈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由行政领导主持召开“新生幼儿家长恳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历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两周后由班组长主持召开家长会。
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开展。
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每学期举行两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每学期各班组织2~3名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工,亲身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体验幼儿的一日生活,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使其能更好的监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
另外,家长资源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家长义工,老师也能从家长身上得到很大启示。
4.亲子活动或主题活动幼儿园举行亲子活动,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活动,密切家园关系。
5.举行幼儿伙食听证会每月由医务室组织召开,由班子成员、伙房人员、班组长、保育教师、家长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的幼儿伙食听证会。
商讨幼儿伙食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保证幼儿在园饮食安全、卫生、合理营养。
6.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组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进行家访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入园后,家访率达到全部幼儿。
对于一天以上不到园的幼儿,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家访。
家长调查问卷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用来评价和了解教师工作,充分体现为家长服务的办园宗旨。
学期结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及时作好信息反馈,并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
7.坚持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多维互动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为了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学习材料,幼儿园可以开辟宣传区,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强化了家庭教育,促进了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
在家长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状况下,借助网络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家长及时沟通,探讨孩子现阶段的教育。
幼儿园可以选择自己建立网站或者选择专业的网络幼教平台加入。
8.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家长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选出优秀经验材料,刊登在宣传栏和幼儿园网站上,供大家学习。
(三)调动家长力量,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位家长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医生、有护士、有老师、有警察、有环卫工人、设计师……形形色色的工作有着各自不同的环境和特点,而最了解这份工作的人恰恰就是从事这份工作的家长们。
园里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是医生,当大班时讲到人体的时候请家长直接来给孩子讲课,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保护我们的眼睛……。
让孩子们在透彻了解器官的同时也抵消了对医院、医生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