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例题

教育心理学例题

教育心理学例题
1.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10年后该书扩展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个性差异及其原因》三大卷。

此书的出版被认为确定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 d
A. 奥苏泊尔
B. 华生
C. 杜威
D. 桑代克
1.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致的,大体来说,量化研究和两种范式都有广泛的应用。

d
调查研究
B. 行动研究
C. 现场研究
D. 质性研究
1.
2. 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学习。

答案
c
A
. 动作
技能
B
. 言语
信息
C .
态度 D
. 智慧技能
圆圈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答案
a
A . 言
语信息
B .
智慧技能
C . 动
作技能
D . 态度
1 分
问题 7
测验失败引起学生条件性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反应属于。

答案 d
A. 无条件反射
B. 回避条件作用
C. 经典条件反射
D. 高级条件作用
1 分
问题8
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回答数学问题而产生了对数学老师以及数学课的恐惧,可以用解释。

答案 c
A. 高级条件作用
B. 无条件反射
C. 经典条件反射
D. 回避条件作用
1 分
问题9
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答案 c
A. 准备率
B. 练习律
C. 效果律
D. 强化律
1 分
问题10
斯金纳在其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是。

答案 c
A. 认知地图
B. 条件反射
C. 强化
D. 观察学习
1 分
问题11
下列描述的行为培养策略实例,符合普雷马克
原则的是。

答案 d
A. 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星期准时到校,就奖
励一朵小红花
B. 如果这次考试成绩优秀,就给你买玩具
C. 如果帮忙做家务,就给零花钱
D. 做完作业后,就可以出去玩游戏
1 分
问题12
下列属于负强化应用例子的是。

答案 a
A. 谁将这一类题做对了,晚上就不用做作

B. 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C. 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 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着
1 分
问题13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老师要组织纪律通常会表扬一个同学,其他同学就会以那个同学为榜
样自觉坐好。

这里其它同学发生的是一种。

答案 d
A. 负强化
B. 普雷马克原则
C. 正强化
D. 观察学习
1 分
问题14
课前没有认真背课文的孩子要扣除他的小红花,并且找班主任老师。

“找班主任老师”这种处理方法是一种。

答案 b
A. 负强化
B. 惩罚1(呈现性惩罚)
C. 正强化
D. 惩罚2(取消性惩罚)
1 分
问题15
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对孩子进行监督,家长
要检查完学生的家庭作业,分析完错题后才能让他上网,聊天。

如果检查结果错题过多,就减少他的上网时间,甚至不让孩子上网。

“减少他的上网时间,甚至不让孩子上网”这是一种。

答案 d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1(呈现性惩罚)
D. 惩罚2(取消性惩罚)
1 分
问题16
分析做出判断:下列不属于负强化的实例是。

答案 d
A. 体育课上一个同学总是闹,体育老师让
他到外边站着,过一会对他说:“如果
你可以表现好一点,我就不让你罚站
了。


B. 这一个星期表现好,活动课可以不用在
教室里写作业了
C. 谁能背好语文词语,就不用重复抄写
了。

D. 语文老师上上午最后一节课时强调,谁
的表现不好就要留下来,不能回家吃饭1 分
问题17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

答案 b
A. 试误学习
B. 顿悟学习
C. 接受学习
D. 意义学习
1 分
问题18
表征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呈现的方式,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智慧成长分成了动作性模式、映像性模式和符号模式三个不同层次的表征模式阶段
答案 b
A. 奥苏泊尔
B. 布鲁纳
C. 加涅
D. 布卢姆
1 分
问题19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答案 a
A. 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直接呈现
D. 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1 分
问题20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

”这是理论的观点。

答案 c
A. 建构主义
B. 有意义学习
C. 认知结构学习
D. 社会学习
1 分
问题21
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已形成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已有知识),在学习圆时,“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命题(新知识)的学习,是。

答案 b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结合学习
1 分
问题22
下列学习过程不属于上位学习的是。

答案 b
A. 学生原有头脑中已经有诸如胡萝卜、豌
豆、甜菜和菠菜这些概念,再学习“蔬
菜”这个概念。

B. 学生过去已经知道“对他人的劳动成果
的爱护是对他人的尊重”。

在进一步学
习“不强行过问他人的隐私也是对他人
的尊重”、“尊重还包括尊重他人的感
情、人格等等,以及包括尊重自己等等”
C. 学生已经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
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现在来学习
新命题: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D. 学生在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抛物
线的基础上,再学习新命题:圆、椭圆、
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
1 分
问题23
是20世纪60、70年代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第三思潮。

这种思潮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决定论。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和潜能、尊严和价值。

答案 a
A. 人本主义
B. 建构主义
C. 认知主义
D. 客观主义
1 分
问题24
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答案 c
A. 认知主义学习观
B. 行为主义学习观
C. 人本主义学习观
D. 建构主义学习观
1 分
问题25
下列心理学家中,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 a
A. 罗杰斯
B. 斯金纳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1 分
问题26
下列属于罗杰斯的教学观点。

答案 b
A. 教师中心
B. 学生中心
C. 逐渐分化原则
D. 先行组织者策略
1 分
问题27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发达的领域之一。

学习理论的发展流派纷呈。

其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被称之为三大学习理论,而近些年来正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实质上只是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a
A. 认知主义
B. 行为主义
C. 折中主义
D. 人本主义
1 分
问题28
建构主义学习者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他们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

答案 d
A. 尝试错误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结构化教学
D. 情境化教学
1 分
问题29
下列表述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的是。

答案 b
A.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
的过程
B. 学习是对知识的由外向内的传递
C. 学习应该和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
合起来,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D. 学习成员之间的协商、互动和合作、分
享对知识获得有重要意义
1 分
问题30
1. 布兰斯福德(Bransford)等提出了,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
或者真实问题基础上。

答案 b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抛锚式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结构化教学
1. 问题1 如果所学新知识和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不能发生实质性联系,学生只是学到了“惰性的知识”,请参照教教材166中经典
事例,想想在你自己的学习经历或者你听说的、阅读了解到的学习事例中,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例子呢?请试着写出来一个。

2. 问题2 今天课堂上的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你们(学生)在做些什么?我(李老师)又在做些什么?请试着结合教材185-187页“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在这种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3. 问题3 请结合你自己上课的感受和观察到
的其他同学的行为,至少给李老师一条建设性建议:作为这次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我在引导大家进行建构性地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