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补充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教学系统包括五种要素,三种过程。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差异包括两个: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应该是协调学与教的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协调员,类似交响乐团的指挥,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不是“主导作用”。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内容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中的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曹勇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几种基本研究方法:1.实验法2.观察法3、调查法4、教育经验总结法 5、行动研究方法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过程中,使客体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反射行为(抓握反射,吮吸反射等本能行为)开始出现动作思维(拿鸡蛋)客体永恒性(用毛巾盖住奶瓶)表像思维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1)4、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艾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多元智能理论: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斯滕伯格:智力的三元理论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应用性能力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一、感觉通道:1、视觉型学习者景色、相貌书籍、图片2、听觉型学习者语言、声响、音乐3、动觉型学习者接触和操作物体二、认知风格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教师的角色: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着接受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独立的发现学习记乘法表运用公式解题尝试与错误“迷宫”问题解决室实验学校实验或看材料听讲演之间的关系弄清概念听导师精心设计的指导科学研究例行的研究或智慧的“生产”有意义学 习机 械学 习和研究者、终身学习者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包括自我应验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 美国学者费勒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专家型教师(有计划)和新手型教师(注意细节)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有余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如:望梅止渴、老马识途 杯弓蛇影和蜜蜂采蜜不是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做了分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2.奥苏伯尔的分类法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新旧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巴甫洛夫关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研究训练前:US -UR 训练中:CS - US -UR 训练后:CS -CR(UR)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UCS 由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作用UCR 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原是中性刺激NS 的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CS 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称之为条件作用CR华生关于恐惧形成的实验:“Little Albert ”实验:将经典性条件反射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儿童的恐惧是由于一种刺激代替了另一种刺激建立的过程。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
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如“预习”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练习律由作用律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
如“题海战术”。
效果律(Law of effect ):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如“奖惩”强化与惩罚的种类在选择强化物时,可以遵循普雷马克原理(Premark principle),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班杜拉交换决定论认为个人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案例:1.攻击性强的儿童认为别的儿童对他有敌意(个人认知因素)2.这种看法使该儿童产生攻击性反应(行为),其后果是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行为更具有攻击性(环境)3.从而又强化了该儿童的最初看法(个人认知因素)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修正。
有时候也称:无尝试学习、替代学习、间接学习不等于模仿学习格式塔学派苛勒强调了顿悟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位置学习实验(认知地图)二、潜伏学习实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奥苏贝尔:1、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2、概念同化的三种形式:上位学习(容易些)、下位学习、组合学习3、逐渐分化原则:学生应该学习包摄性最广、概括水平最高、最一般的观念,然后逐渐学习概括水平较低、较具体的知识,对它加以分化。
4、先行组织者: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用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的学习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设计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Spiro等人提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获得不同的理解。
因此教学设计也应该使学习者能够从不同途径通达意义,获得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每一次通达会获得不同的意义建构。
成就动机的种类: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归因理论: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控制点)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习得性无助: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
现代认知派知识的分类(安德森)陈述性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概念的获取: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学生)学习迁移的界定:正迁移: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迁移的理论:形式训练说被认为缺少理论依据官能心理学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计划详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其他人的支持做笔记复述策略画线相同元素说由桑代克提出概括化理论由贾德提出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
问题解决策略(寻求解答阶段)1.算法式2、启发式爬山法:采用一定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问题的刺激特点2、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如果初次看到的用途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用途3、反应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脑激励法:头脑风暴法其核心思想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想法区分开来,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尽可能多地解决方法,不必考虑方案的正确与否,教师也不对所提出的想法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方案都被提出来为止。
学习策略的分类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2、道德情感:是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3、道德行为: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使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
4、道德意志:实现道德动机、达成道德目标的手段,也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客观标志。
品德并不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的叠加,而是四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复杂的、稳定的心理结构。
品德结构的任何一种成分既不能代替另一种成分,也不能决定另一种成分。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2-5)自我中心阶段2、他律阶段(6-8)权威阶段3、自律阶段(9-10)可逆阶段科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课堂管理的目标: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处理纪律问题: 非言语线索表扬学生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 表扬其他做出良好行为的学生 言语提示 反复提示 应用后果前习俗水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习俗的水人际协调的定向阶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后习俗水社会契约定向阶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