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感知

第二章 感知

年 月 日
课后记(即通过收集教学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整理分析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其它
(四)总结
(五)作业部置
多媒体
讲授法
重点
难点
时间分配
5'
5'
82'
10'
10'
25'
15'
22'
5'
3'
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试分析影响知觉选择性。
2、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3、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4、怎么根据遗忘的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
实例分析: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3、感知障碍
(三)记忆(memory) 1、定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分类
4、遗忘(如何组织有效复习)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一)提问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二)导入人是如何接触事物的导入人的认知过程?
(三)课程讲授
重点:1、感觉的特征讲解感觉的特征时,根据各种感觉现象并使用生动的图片,使抽象形象具体化,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对照图例详细解说,加深理解
课程名称
《护理心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一讲感知记忆
授课教师
戴爱平
所属系(部)
护理系
所属教研室
护理教研室
职称
中级
授课时间
2011年2月28日第2周星期一
第1-2节第2次课
授课时数
2学时
授课班级
本科09级1、2、3、4、5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习题课□讨论课□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3.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雄里、梁培基译(1996):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知觉的特征使用生动的图片,使抽象形象具体化,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3、记忆的分类结合实际讲解此部分较枯燥,需详细讲解
难点:知觉的特征、错觉理论复杂难懂,宜用习题辨析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生动、易懂并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对照图例,深刻理解眼见不一定为实)
记忆的过程及遗忘规律详细讲解
7.托马斯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8.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9.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章:
2、用实例及图表的形式分析解读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及根据遗忘的规律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教学手段:
板书提纲:
板书、多媒体认知过程
(一)感觉(Sensation)1、感觉定义(Sensation)2、感觉分类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4、感觉的基本特性
(二)知觉(perception)1、知觉分类
2、知觉的基本特征
2、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时间知觉、错觉的相关知识
3、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4、记忆的一般概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5、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难点:1、感觉现象
2、知觉的基本特征
3、错觉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互动教学(问题讨论习题辨析实例分析)
1、联系临床实际,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达到学习本章的目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月明星稀
3、识记一篇文章,首尾易于保持而中间易遗忘。
4、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授课的创新点: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感觉的一般概念、规律及了解其他感觉;
2、运用感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掌握知觉的一般概念、特性及了解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
知觉和错觉的相关知识,并运用知觉的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4、掌握记忆的一般概念,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内隐记忆。
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觉的概念、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