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二)知觉理论
•布鲁纳和格雷戈里——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刺激形成假设、 期望或图式,再将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 造 –在大草原上,突然看到天空有一个飞翔的物体,你会 认为是什么? 飞鹰?塑料袋?
•吉布森——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
知觉不需要知识经验的作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刺激物 产生知觉经验
第二,根据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以 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知觉等 。
视觉
听觉
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 六幺》。
4、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 的歪曲知觉,并带有固定的倾向。
种类: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大小错觉 形重错觉、视听错觉、倒飞错觉
形重错觉:两个大 小不等,重量相等 的木盒,掂起来觉 得小的重,大的轻
夜间无月亮时,驾驶飞机在 云上飞行,铺天盖地的云层 就像一面镜子,从上向下看 ,不易看到云影,只看到云 反射的无数星星。飞行员在 这种情况下易产生“倒飞错 觉”,就是感到天地不分, 甚至感到是在头朝下飞行。
丁女士:‚我特别想亲眼看看那个金顶……”
张太太:‚什么金顶?我怎么不知道?‛
丁女士:‚那你去武当游的什么?‛ 张太太:‚游什么,去拜祖师爷嘛!‛
早就听说武当山是善男信女烧香许愿的绝佳去处,丁 女士接着便问张太太:‚武当山供奉的是哪位‘祖 师爷’?‛ ‚反正是祖师爷,我也不知道叫啥名字。‛张太太回 答道。
味觉
嗅觉
触觉
(二)旅游者知觉的基本特征
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Selectivity of Perception)
2、旅游者知觉的理解性(Understanding of Perception) 3、旅游者知觉的恒常性(Constancy of Perception) 4、旅游者知觉的整体性(Wholeness of Perception)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比(菠萝上撒盐,口感更好,西瓜上撒盐,瓜更甜)感 觉能力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联觉(看见青色的杏子,感到很酸,口中唾液量增加)
案例 ——学习下列材料,在小组内讨论, • 对同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什么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看法? • 旅游者的需要、兴趣、动机、经验、 受教育程度、审美观以及宗教信仰等 等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人们知觉的?
1)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喜欢三国故事,深入研究三国历史 2)培养间接兴趣——喜欢画画,进而喜欢平面设计
3)合理组织活动
第二节 感知觉概述
人的行为依赖于对他所生 活的环境的看法。看法是通过 感觉、知觉作用产生的‚知觉 世界‛或‚认知世界‛。
一、感觉
1.感觉是人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2.根据反映事物属性的特点,感觉分为两大类
–结构优势效应
人在识别外界物体的时候,物体的整体结构对 识别物体本身所起到的有利的作用 ⊙Good中的o的识别正确率要高于单独识别o ⊙盲人摸象 请再举几个例子?
(三)知觉种类
1.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特征 •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 运动知觉。
2.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 • 视知觉
• 听知觉
1.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性,使对物体的感受 性交替而短暂的下降 2.由于有机体的机能活动的节律性引起 一般地,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 ~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 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 稳定性。
•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 性的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湿度觉、痛觉、触觉)
• 内部感觉(机体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 反映身体的位臵,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的感觉。 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饥 饿觉、渴觉、痛觉、温度觉)。
感觉的产生
1.刺激物: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将作用于有 机体,并引起其反映的任何因素,都叫做‚刺 激物‛。 2.刺激:即刺激物给予有机体的影响过程。
• 味知觉 • 嗅知觉 • 触知觉等 。 3.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正确的知觉 错觉 4.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
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
第一,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 映。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 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①大小知觉 ②形状知觉 影响因素:视像、动觉、触觉、生活经验 ③方位知觉:辨别东南西北 ④深度知觉:
2.基本特性:
1)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瞬间,选择
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外一些对象。如在戏院 看戏,在课堂上听课。
注 意
2)集中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的活 动的强度和紧张度,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 意就越集中。
3)稳定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 持续的时间
4)注意动摇:注意在短时间内起伏波动的 现象。注意动摇平均8-12秒一次,例如 方框图现象。注意动摇一般没有消极作 用。 起因:
丁女士(30岁、某大学教师)与张太太(52岁、全 职家庭主妇)、周老师(35岁、某中学历史教 师)、李小姐(19岁、某单位职工)一起作为某 单位员工的家属随团赴神农架旅游。得知其他人 去年曾随该单位组织的旅游团游览过武当山,从 未去过武当山的丁女士很想从其他人那里了解武 当山,就主动挑起了关于武当山的话题。大家的 发言主动而热烈,各自的感受却大相径庭。 丁女士:‚武当山这么有名,我却没去过,到底怎 么样呢?‛ 李小姐:‚怎么样?不怎么样!没什么好玩的,就 山上那个金顶还有点儿看头,金光闪闪的。‛ 周老师:‚武当山的建筑很有特色,是道教宫观建 筑的典范。尤其是武当金顶,那可是我们国家建 筑史上的杰作……”
案例
旅游进入形象代言人时代
2003年6月16日,著名喜剧演员赵本山被沈阳市人民政府 正式特聘为沈阳旅游‚形象大使‛。著名演员的广泛影响力 以及浓厚东北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是其当选旅游形象大使的 主要原因。赵本山担任旅游形象大使后;刘老根大舞台被确 定为沈阳市旅游定点演出场所。由赵本山及辽宁民间艺术团 合作,向国内外推介‚绿色二人转之旅‛这一全新的旅游产 品。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的旅游形象大使选拔 活动,例如;桂林‚刘三姐旅游形象大使选举‛、‚上海旅 游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大湘西旅游形象大使‛等。也有 类似聘请赵本山这样的名人做形象大使的,如牛群受聘任首 位安徽‚旅游形象大使‛。显然,国内旅游已经进入到轰轰 烈烈的形象代言人时代。
——在没有图形视觉(被试者须戴上特制的半透 明的塑料眼睛) ——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 袖子) ——限制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 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 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觉后效(sensory aftereffect) •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之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 逐渐减弱,这种现象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像( after-image)。 例如:电影 2.感觉适应:是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引起 感觉能力 变化的现象。 例如——视觉:明适应 暗适应 再如——灾难过后,恐惧感觉逐渐消减
‚游客的感受与书上的记载可不完全是一回事。‛丁 女士暗自感慨。
二、知觉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简单认识, 也是我们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知觉 能使人们产生需要,从而产生行动的动机, 并为满足需要进行实践活动。
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 (Selectivity of Perception)
——当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时,并
• • • •
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 数接收,而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 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 而对其他事物则感知模糊。知觉的这种特 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集中注意力到少数重要的旅游刺激 排除次要旅游刺激的干扰 产生良好的旅游知觉,获得旅游乐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雪 地 中 的 狗
知 觉 的 理 解 性
影响旅游者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 经验: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 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 语言:在知觉环境复杂、陌生或者知觉对象特征 不明显的情况下,他人使用语言进行指导,可以 补充知觉的内容,引导知觉的过程,使人们迅速 获得完整的知觉印象。 • ‚知觉失真‛或者‚知觉歪曲‛ :旅游者在理解 知觉对象时,有时只会重视它的某些特征,缩小 甚至完全忽视另外一些特征,从而形成与实际情 况不相符的知觉印象,即‚知觉歪曲‛。 • 人们通常说的‚月是故乡明‛就存在知觉歪曲的 因素。旅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旅游需要、动机、 偏好、目的等因素,有选择地感知与理解旅游活 动中的各种信息。
3. 类型
A: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起因 1)刺激物的特点
• 强度——强光、尖叫、剧痛、超酸 •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冷vs热、高vs矮、胖vs瘦
• 刺激物活动和变化——忽冷忽热、忽明忽暗
• 新异的刺激物——UFO、异形 2)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 B: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高级 注意形式。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人 像 与 花 瓶
双 关 图 形
画中画
爱因斯坦和洗澡的女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