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鉴定考核大纲

“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鉴定考核大纲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本大纲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
1.2职业定义
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对供应链中的计划、采购、生产、物流及信息管理的过程和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专业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二级、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一级。

本大纲只适用于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和二级的鉴定考试。

1.4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专科。

1.5培训要求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不少于60标准学时;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二级不少于8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应具备系统的采购、生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知识,有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培训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培训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二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标准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室内光线、通风、卫生条件良好。

有专门的网上培训条件。

1.6报考条件
参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各职业报考条件的补充通知》(深职鉴办〔2013〕15号)执行
从事本职业及相关职业工作的人员。

1.7鉴定要求
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能力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使用标准化答题卡,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实操能力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针对给定的案例(现象)进行分析论述。

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二级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综合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使用标准化答题卡,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采用撰写论文或运营方案(不少于5000字)并进行现场答辩的方式。

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参加综合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实操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理论知识考试不少于90分钟,实操能力考核时间不少于90分钟,综合评审的现场答辩不少于30分钟。

标准教室。

综合评审在条件较好的小会议室进行,室内需配备必要的计算机设备、照明设备、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等,室内卫生、光线、通风条件良好。

1.8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专业能力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1:20,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3名。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1)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2)爱岗敬业,诚信尽职,具有团队精神。

(3)树立服务意识,尊重用户和供应商。

(4)讲究效率,善于创新。

(5)保守商业秘密,保证安全。

2.2基础理论知识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
2.3专业知识
2.3.1 采购管理
2.3.2 供应链计划与库存管理
2.3.3 物流交付管理
2.4专业相关知识
3.鉴定内容:
3.1 理论知识鉴定内容:
3.1.1 供应链管理(专项职业能力)三级
1. 、林勇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2
2.第5版,苏尼尔?乔普拉等着、陈荣秋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3
3.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5版,罗伯特?汉斯菲尔德等着、王晓东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04
4.《生产运作管理》第3版,陈荣秋、马士华编着,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12.07
5.《供应链管理-物流视角》第8版,C. 小约翰?兰利等着、
宋华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
附件一:关于申报条件中“相关专业”的界定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