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
下表示意2015年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日本美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平均年龄中位数44.9 37.2 34.8 171. 四个国家中()A. 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B. 刚果民主共和国男性年轻人最多C. 日本比中国老龄人口多D. 美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7.2岁2. 有关年龄中位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其变化只反映人口数量的变化B. 向上移动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C. 年龄中位数随时间而减小D. 美国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中国快【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日本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大,老龄人口比重大,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A正确;但由于日本人口总数量比中国少,所以老龄人口数量比中国少,C错误;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最小,但人口总量少,不是男性年轻人口最多的国家,B错误;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2岁,但人口平均年龄不一定为37.2岁,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错误;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B正确;不同国家人口模式不同,年龄中位数变化特征不同,C错误;中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快,年龄中位数增加速度比美国快,D错误。
故选B。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①时人口总量最大B. ③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C. 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D. ⑤时老年人口比例很小4. 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B. 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C. 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 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①时期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大于0,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总量不是最大,故A错。
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B正确。
④时期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说明该地人口数量为增加状态,当地人口数量不是最小值,故C错。
⑤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低,且经历了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期,说明该地区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老年人口比例较大,故D 错。
所以选B。
【4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④时期以后人口出生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故A正确,不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故B 错,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才,故C错,就业机会少,生活成本提高等原因,使农民工返乡务工,故D错。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 鼓励生育B. 计划生育C. 采取移民政策D. 鼓励人员出国【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阅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人口比重),大致得出:①a 20%,b 63%,c 17%;②a 60%,b 30%,c 10%;③a 24%,b 56%,c 20%;④a 37%,b 60%,c 3%。
由图可以看出,③国老年人口占了20%,老龄化问题最严重也就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最大的,所以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故本题选C。
【6题详解】图中②国青少年所占比重达到60%,人口增长过快,所以要计划生育,B正确。
鼓励生育是促进人口增长的措施,A错误。
采取移民政策和鼓励人员出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措施,CD错误。
故本题选B。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下题。
7. 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 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8. 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 ①处和③处B. ①处和④处C. ②处和③处D. ②处和④处【答案】7. B 8. A【解析】考查城市布局模式的优点;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布局。
【7题详解】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
故选B。
【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
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
故选A。
下图是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9. 该市拟建一所大学、一所医院和一个污水处理厂,应分别布局在( )A. ⑥⑤②B. ②①⑤C. ③②⑥D. ③①②10. 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城市是超级特大城市B. 区位类型为铁路枢纽城市C. ⑤适合布局重化工企业D. ④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答案】9. B 10. D 【解析】【分析】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9题详解】结合图例,该市拟建一所大学,应分布在②科技区,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
一所医院应布局在①居住区,方便人们就医。
一个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城市河流下游地区⑤,靠近工业区,利于污水处理。
B对,A、C、D错。
故选B。
【10题详解】该城市商业区和工业区相邻,不符合城市地租理论变化趋势,应是小城市,A错。
商业区位于河流交汇处,区位类型为河港城市,B错。
⑤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不适合布局重化工企业,污染城市空气,C错。
下游河道比上游宽,④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D对。
故选D。
【点睛】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变化趋势,由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11. 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理解是()A. 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 地球适合供养的人口数量C. 是个变化值,所以世界人口不会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D. 是个恒定值,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地球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A 正确;地球适合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地球人口合理容量,B错误;“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变化的,但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在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又是相对确定的,世界人口也可能会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C错误;“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数量、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D错误。
故选A。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
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2.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A. 原料地B. 燃料地C. 销售市场D. 交通枢纽13. 从1800年到1985年,从经济效益角度看,钢铁工业区位变化应当是()A. 从原料导向型向动力导向型B. 从动力导向型向原料导向型C. 从市场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D. 从劳动力导向型向原料导向型【答案】12. B 13. B【解析】【12题详解】读取表中信息分析,19世纪初,每炼1吨钢消耗煤炭4吨,铁矿石2吨,钢铁企业运输量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布局应靠近燃料地。
故选B。
【13题详解】读取表中信息分析,从1800年到1985年,每炼1吨钢消耗的原料和燃料大幅减少,同时由消耗的燃料多到消耗的原料多。
钢铁企业运输量大,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为降低运输成本,钢铁企业区位应当是从动力导向型向原料导向型变化,A错误,B正确;市场、技术、劳动力对钢铁企业的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C、D无法判断。
故选B。
读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A. 集聚现象-----为了形成工业城市B. 集聚现象-----为了减少运输成本C. 分散现象-----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资源或技术或劳动力优势D. 分散现象-----为了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15. 这种工业分布现象的出现,依赖于()A. 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B. 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C. 各地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提高D.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积极干预【答案】14. C 15. A【解析】【14题详解】图中显示,美国新一代波音737客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分布在六个城市,反映了国际飞机制造业的分散现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资源或技术或劳动力优势,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A、B错误,C正确;生产飞机零部件的这六个城市都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D错误。
故选C。
【15题详解】这种工业分布体现了工业分散现象,为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将零部件生产分散到各地,再将生产好的零部件运回总部组装,各部门之间存在密切的生产联系和信息联系,所以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灌溉技术的提高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17. 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A. 自然灾害多发B. 商品率大幅度提高C. 农业投入不足D. 农业人口比重上升【答案】16. A 17. B【解析】【16题详解】花卉和蔬菜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市场需求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A正确。
【17题详解】第Ⅲ阶段以面向市场的花卉和蔬菜种植为主,且形成了地区专业化生产,商品率大幅度提高,B正确;自然灾害频率有一定的稳定性;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投入较多;农业人口比重不会上升。
纽约曼哈顿拥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