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

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

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苏轼《养生》)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

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

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

爵,古代的酒器。

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

③奉传:恭敬地传播。

④刍豢(huàn):代指美味的肉食。

⑤佚(yì):安逸,舒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安分以.养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不闻.机杼声C.夫已饥而食.虽有嘉肴,弗食.D.晚食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3.【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活板》) 【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长其尾②而锐其剽③,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节选自《荀子·赋篇》,有删改) 【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ā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阻。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则第二板已具.:(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3.【甲】文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文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文语言平实,【乙】文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乙】文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①邓益遁去,唐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

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②,众遂溃。

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③出犹可免。

”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

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节选自《宋史·唐震传》,有删改) 【乙】裴佶尝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④。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

此必行贿者也。

如此安得不乱⑤!”言未竟,阍者报寿州⑥崔使君⑦候谒。

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

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

”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⑧千匹。

(选自李肇《唐国史补》) 【注释】①都大提举:官名。

②陴:城头上的箭垛。

③亟:立即,马上。

④雅望:品行清高的声望。

⑤乱:指败坏朝政。

⑥寿州:今安徽寿县一带,当时崔昭任寿州刺史。

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⑧官絁(shì):絁是官绸,官絁可以当货币使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我何面目生邪.其真无马邪.B.左右不敢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寿州崔使君候谒.生以乡人子谒.余D.良久,束带强.出赏赐百千强.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六处)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

(2)崔昭何人,众口称美。

此必行贿者也。

4.请简要分析唐震和裴佶姑父的不同之处。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节选自《列子·纪昌学射》) 【乙】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

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刘基《郁离子·常羊学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必.学视而后可:(2)旬日之间,浸.大也:(3)王引.弓欲射:(4)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巧过.其师有鹄拂王旃而过.C.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十发而.十中D.朔蓬之竿射.之使虞人起禽而射.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昌以牦悬虱于牖。

(2)若欲闻射道乎?4.【乙】文中楚王“不知其所射”的原因是什么?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但两文说理各有侧重,【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

时岁饥民馁①,有盗夜入其室,栖②于梁上。

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

”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③罪。

实徐谕④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节选自《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有删改) 【乙】许昌⑤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注释】①馁:闹饥荒。

②栖:躲藏。

③归:承认。

④谕:告诫。

⑤许昌:古地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时.岁饥民馁:(2)实阴.见之:(3)富人病且.死:(4)孝基怪.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时.岁饥民馁四时.俱备B.自是一县无复.盗者不敢出一言以复.C.孝基使.管库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D.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遂.许先帝以驱驰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2)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5.结合【甲】文,说说此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张孝基是一个怎样的人?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①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②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节选自《墨子·公输》) 【乙】巫马子③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④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⑤也。

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

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节选自《墨子喻巫马子》) 【注释】①犀兕(sì):犀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