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的速度优势和及其安全风险

高铁的速度优势和及其安全风险


除乌鲁木齐、拉萨外)运行时间要低于8小时以内2012年6月20日,中国工程 院院士、中国高铁专家王梦恕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我 国仅用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之公式 „5年=40年‟。我国高速 铁路的修建原则是严格遵照„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先进‟10个大字的次 序进行创新和发展的,绝不是靠钱把系统技术买回来的。 中国铁路还在世界上率先攻克了时速350公里条件下空气动力学、轮轨 关系、车体气密强度、减振降噪、大断面车体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特 别是解决了高铁线路的高平顺和高稳定问题,高速列车隧道群高速交会时 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问题,把世界高铁运行品质提升到新的水平。 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和谐号”CRH380AL动车组试运行达最高运行时 速486.1公里,创世界纪录。 截至目前,我国已掌握了时速25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速度等级涵 盖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构建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旅程的目的或是商务或是旅游,所有旅客都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尽量舒适的完成旅程,减少由此而产生的疲劳。举个例子,如果京广高铁 全通,在8小时左右,在时间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会坐高铁的。 因为在这8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情,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踏踏实实的吃一顿饭, 写几个微博博客什么的,上网订好酒店,打电话跟朋友约好晚上吃饭的地 点等等。而如果坐飞机的话,虽然时间短一点,但显然舒适程度和做事的 效率都要差一些。比如到北京的话,北京南站还是要比首都机场方便很多。 但如果赶时间,应该理所当然的选择坐飞机。毕竟做高铁基本上把整个白 天的时间都耗光了。而且可能的话,坐飞机还可以使用会员卡卡,可以在 机场享受一些服务,并攒一点里程积分。而以现在的高铁站而言,可以说 是没有任何服务的,而且还要先去排队买票。 舒适度还包括对旅客的服 务,优质服务是高铁短期内迈 不过去的一个坎,旅客满意度 的提升并不是找几个漂亮MM当 高姐那么简单的,现在的高姐 普遍经验不足,这个跟高铁开 通的时间不长有关系,跟铁路 的培训体系也有关系。但武广 高铁开通后,广州机场就开通 了到长沙、武汉航班的专用
广州出行坐武广高铁,出行的成本相比飞机则降低了,这也就是武广高铁 几乎趟趟满座的原因。
再说舒适度的问题,舒适度至少有两个方面,旅行的疲劳程度,旅行 中的服务。 相对来说高铁比飞机更舒适一些,有以下几个优点: 1.火车是不减压的,飞机是要减压的,国内民航习惯把座舱压力调到 海拔2400米或者更高,这个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得了。 2.火车比飞机还是宽敞的多的,起码有散步的地方,飞机就那么大, 能放椅子的地方基本上都放了椅子,厕所的空间也非常有限。 3.火车还经常停车,速度也是有变化的,所以一般来说,震动和噪音 都比飞机要小。 4.火车上可吃的东西多多了,比飞机上多N多种呀。高铁上30块的盒 饭已经比飞机餐的味道强多了。
安检通道,比旁边的VIP通道速度还快,这就是在旅客服务上做文章。 单纯从地理上来讲,高铁的辐射范围是甚至还更广一点,比如、江门、 肇庆或河源等广州周边城市,坐飞机可以去广州机场、深圳机场或珠海机 场,但坐高铁就可以根据所在的县区不同分别去广州南、广州北、清远等 或者即将开通的深圳北、虎门站坐车。 但从服务范围来讲,机场的服务范围就大很多,比如现在城市都有异 地候机楼,有些还可以托运行李,这样的服务理念是高铁短期内无法达到 的。 至少目前,民航对高铁的服务优势是全过程的,绝不是高铁设个一等 座、VIP座就可以媲美的。比如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服务,这使很多旅客在同 样价格的情况下选择民航,毕竟里程攒多了可以换机票。而且现在的常旅 客卡都是跟信用卡绑定的,平时消费也可以退换一些里程。再比如电子客 客票,只要旅程事先有计划,订 票很方便,也不需要取票,行程 单免费邮寄过来。现在的航班基 本上都可以网上值机,这样就减 少了机场等候的时间。网上可以 自己选座位,自己打印一张登机 牌就可以上飞机。高铁的电子客 票问题要是不能有效的、广泛的 实现,这个优势就是民航无法替 代的。
2.高铁未来能跑多快
前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表示,未来5到10年内,中 国高铁时速突破400公里没有问题;未来20年,运行时速有望突破500公 里。同时在不断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高铁将更节能。
目前,西南交通大学正在积极研发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在未来的两到 三年内,他们的实验室将能推出时速600至1000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的 实验模型,而十年之后就有可能投入运营。根据现在的理论研究,这种列 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0000公里。在大气环境下由于受制于能耗、噪音 等因素列车的实际运营时速不宜超 过400公里。然而为了打造时速更高的 列车,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真空管道 交通的列车新技术。它的原理就是建 设一条与外界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 道内部抽为真空之后,再在其中运行 磁悬浮列车。由于真空磁悬浮列车在 运行时没有轮轨系统的摩擦力,空气 阻力也小得多,因此它可以达到惊人 的高速。遥目前这一技术有望在2030 年打造推广运营的水平,届时从北京 到广州2300 公里的路程只需要用2.5 个小时甚至1 个小时便可到达。
在这次的旅程中,在武汉站待的时间显然是过长了,如果高铁有一个 像民航一样的电子客票系统,等车的时间完全可以压缩到1小时以内。现在 是时速300公里,坐车4小时,等车3小时;如果改变一下,时速200公里, 坐车6小时,等车1小时,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降速,又不能 有效降低等候时间,这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说,速度并不能代表一切, 总旅行时间最短才是最重要的。 说实话,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前铁道部对做订票系统这件事就是不上 心。搞一套系统的难度不会比一次又一次大动干戈的调速的难度大吧。而 且前者是提高旅客满意度的,后者是给人骂的。该不会是因为车站修得太 大了,等车的时间长一点,在车站的人就多一点,不会显得太空旷吧~~~ 再说价格的问题,至少有三部分构成,旅行票价、接驳费用、途中的 花费。 还是举武广的例子,在武广高铁通车初期,民航的旅客显著减少,但 后来又有所回升,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到白云机场的地铁通了。这对价 格敏感的旅客来说,少花了100多块,从广州天河打的去大概150块(包括 高速费),而地铁3号线(体育西-机场南)是12块。对于时间敏感的旅客 来说,去机场的时间有保证,而且更灵活。 因为中国地形决定的,北方铁路多,南方铁路少;再加上收入水平的 差距。在高铁开通之前,南北方的出行习惯是不一样的。京沪到哪里都不 远,所以火车出行的比例高一点。而在广深,以前基本就是省内大巴,省 外飞机。因为京沪原来火车出行的多,所以高铁出行的成本增加了;而
但是,机场现在开了很多城市候机楼,在接驳上做的更好。 3、等候的时间:待在车站或机场的时间。 如果算上买票的时间,民航好一点,买高铁票比买机票排队的时间要长一 点 如果不算买票的时间,高铁好的多,民航安检花的时间,而且大件行李要 托运,到目的地后还要等行李 4、搭乘交通工具的时间:5小时是高铁与民航的临界点,5小时以下高 铁有优势,5小时以上民航有优势,当然前提是两地之间既有高铁,也有航 班。 以武汉到广州为例:
高铁的速度优势及其安全风险
PART 1 高铁的速度优势
1.中国高铁发展概况 2.高铁未来能跑多快 3.高铁对民航的冲击 4.高铁对民航的优势从哪来 5.小结
PART 2 速度与安全
1.高速度带来的安全风险 2.世界重大高铁事故 3.防范措施
PART 3 结束语
PART 1 高铁的速度优势
1.中国高铁发展概况
4.高铁对民航的优势从哪来源自在本部分,将详细分析高铁对民航的优势所在 5小时是高铁与民航的临界点,5小时以下高铁有优势,5小时以上民航 有优势,当然前提是两地之间既有高铁,也有航班。 5小时的构成: 机场往返市区的时间加1小时,合计2小时。(这个1小时的差距主要是 指从市区到机场和到高铁站的时间差) 飞行时间2小时:大部分航班的飞行时间在1.5小时至2.5小时; 其他时间1小时:包括值机关闭时间30分钟(就是机场停止换登机牌的 时间),等候时间平均30分钟(如关舱门到飞机起飞的时间,飞机降落到 开舱门的时间)。 对于一名旅客来说,整个旅行过程中影响其决策的因素至少有三个, 时间、价格、和舒适度;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总时间、总价格和总体舒适 度。 先说时间,旅行的时间分四段,以下通过简单比较高铁与民航的优缺 点来说明: 1、确定旅行计划:这点民航做的好,电子客票,自己打印一张登机牌 就可以上飞机。 而高铁即使是网上订票,还要去车站打登车牌。不能网上订票的可以电话 订票,但是要去车站取票 2、接驳的时间:高铁车站和机场现在大都有地铁或轻轨接驳
下午1点从酒店出发,1点半到武汉站(30分钟),排队买票约半小时 (30分钟),买到16:24的G1083,等车(2小时30分钟),到广州南20:30 (乘车4小时),出站及坐地铁(一个小时),整个旅程8个半小时,即可 完成途中的旅行过程。其中交通接驳1.5小时,乘车时间4小时,在武汉站 待了3小时。
2003年10月12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 线,这预示着中国第一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 标志着中国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 划》指出,到2020年,将建成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 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一个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的中国高铁网正 悄然成型的同时,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扩容,长三角膨胀,三大经济圈 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中心与其腹地的空间关系由此发生质变, 高速铁路将带来中国经济版图的加速融合。 我国有高速铁路网、快速铁路网、常速铁路网三个档次的铁路网。 在新建的铁路中,均把修建标准提高到250Km/h的水平,个别区段能按 350Km/h标准修建的也进行了提高,这样,在每条铁路线全面建设中, 三种铁路运行速度标准均可在不同区段开不同速度的列车,实现高速、 快速、常速三种速度进行套跑的特点。 我国国土东西跨度5400公里,南北相距5200公里。中国修建了世界 上最长的高速铁路,并成功搭建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高速铁路技术 平台和时速200公里—250公里既有线提速技术平台。到2020年全国铁路 营运里程从原7万公里要增加到12万公里,要求从北京到各省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