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论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论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摘要: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工程量
清单计价模式下,允许各企业自设定额,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期研究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乃至结算阶段,环环相扣,一着不慎,将殃及整个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本文就各阶段如何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展开论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s a dynamic process, in under the mode of valuation, allow each enterprise sets up norm, the engineering cost effective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decision stage design stage,, public bidding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and settlement stage, linked together, an inadvertent, would damage the whole project total cost. this paper is how to realize the stage engineering cost effective control discussed.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人们的印象中,控制工程造价就是编制好预算、审查好决算、制止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

其实,建设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项工程建设所需的全部费用。

建设单位必须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
一定方法和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投资效益。

因此,建设单位对其管理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建设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审计阶段。

本文就各阶段如何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展开论述。

1 投资决策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轻视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投资估算。

从表面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招标投标阶段,而造价投入大部分又集中在施工阶段,似乎前期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后续各环节的影响不大。

但事实上,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真正造成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

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成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

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控制的难点是:第一,此阶段业主往往更追求眼前项目能上马,而对后续工程建设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投资偏小;第二,项目模型还没有,方案没有完全定型,估算的精度难以保证。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各个突破,核心在于将投资打足,确保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把投资风险转移到后续的各个阶段上。

1.1 认识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业主单位尤其是管理层要清醒地认识到前期项目论证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和科学性,避免追求短视行为,只求先启动、先做大、保政绩;而为了保证项目的经济性又盲目而不切实际地削减投资,
不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待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便开始了追加投资的马拉松大赛。

为此,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及时调整考核指标,对于大型投资建设项目既要关注项目的上马业绩,更要注重项目投入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益。

1.2 做好方案的技术论证
在保证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各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留足设计的余量,尤其要处理好跨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面分工,做到投资无漏项、无重复。

在无法明确具体的工程方案时,可以先按造价较高的工程方案预估,确保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造价控制
拟建工程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阶段应当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虽然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占75%以上。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前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工程设计人员往往偏重于设计质量与功能,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施工图中经常会出现在结构形式、层数、地质条件都相近的情况下,不同设计人员所采用的基础及上部结构的主要材料用量差别较大现象;有些设计的安全系数大大超过设计规模要求,由此而造成许多投资的浪费。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绝不能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片面地理解为是设计院的事不闻不问,而应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抓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
2.1 优化设计方案,满足建设工程投资的收益要求。

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设计优化,从安全、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方面全面权衡,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使最终设计方案既科学又经济。

2.2 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即以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总额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将投资额分配到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保证投资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并非一味地考虑节约投资,而是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从我国国情出发,体现“中等、适用,在适当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为保证限额设计,必须加强设计部门内部管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少投人多产出,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2.3 审核概预算,提出改出意见。

设计阶段概算及施工图预算要求全面准确,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

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概预算审核,确保设计阶段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科学、准确。

3 严格承发包合同管理和招标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招投标流于形式,施工企业串通投标抬高报价,建设单位压价等不正当行为;合同签订后照样可以调整,可任意违约,任何一方都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意识不强,导致结算价远高于合同价等
等。

招投标制度作为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办法,结合中国实际在建设工程施工中推广时,存在一些问题是应该得到重视和不断完善、改进的。

因此,必须规范建筑管理市场,完善招投标制度,严格合同管理,保证合同正常有序履行。

4 工程实施阶段是控制造价的重要环节
施工阶段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很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很大。

要把好每一个关口,一环紧抠一环的控制投资。

4.1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合理处理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有建设单位提出的,有施工单位提出的,因此对设计变更所发生的费用,要严格根据合同和有关协议分清责任方和费用的承担方。

4.2 严格控制现场签证。

对于现场签证,要明确签字责任人和签证权限,分级把关,限额签证,并严格现场签证单的管理。

现场签证必须做到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杜绝事后签证和竣工验收时集中办理签证签字手续的现象。

5 工程价款结算审核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必要手段
在确定工程结算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
审核。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采取三审终审制,第一审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审核,第二审为业主方内审,第三审为业主方委托或财
政部门委托的外审。

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总之,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全过程进行控制。

从项目
的决策开始,经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

因此,建设单位所有参加项目管理的人员,都要认真负责,精打细算,只有对影响工程造价的所有方面进行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