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4章至第5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企业创新的源泉主要是( C )A、实物资产B、金融资产C、知识资源D、物质资源2、( D )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作为企业管理正在适应知识经济的新情形而引发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 )的出现与兴起。
A、知识管理B、信息管理C、科学管理D、网络管理4、企业知识资源中的无形资产不包括( C )。
A. 市场资产B. 知识产权资产C.人力资产D. 组织管理资产5、知识经济时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方面的观点是( C )。
A. 人是企业发展的工具B. 承认人的发展,但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企业发展C. 企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前提D. 只要人能够发展,企业发展可不顾6、认为科技与知识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具有内在作用的理论是(D )。
A.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B.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C. 近代经济增长理论D. 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7、技术创新应该以( D )为主体。
A、政府B、大学C、科研机构D、企业8、下列哪一项不是按供需双方的相互关系划分的技术创新扩散方式(B )。
A、单链型扩散方式B、多链型扩散方式C、集团型扩散方式D、网状型扩散方式9、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导致创新主体开展技术研究,并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模式是( B )A、技术推动模式B、需求拉动模式C、推拉双动模式D、联合组织模式10、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创新扩散而不属于技术扩散的是( A )。
A、创新观点扩散B、创新方式扩散C、R&D技术扩散D、创新实施技术扩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渠道在潜在采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
它一般包括哪几个层次( ABE )。
A. 企业之间的扩散B. 企业内的扩散C. 国际扩散D. 国内扩散E. 总体扩散2、按照熊彼特的创新观点,创新包括的几个方面内容是( ABCDE )。
A、产品创新B、工艺创新C、市场创新D、资源开发利用创新E、体制和管理创新3、企业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ABC )。
A、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合理化B、信息流转速度加快C、缩短生产周期D、管理人员层级增多E、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更趋明显4、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是( AB )A、科研机构B、高等学校C、企业D、社会E、职业培训系统5、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是( ABCDE )A、连续性B、跳跃性C、风险性D、资产性E、高效性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对的题后打一个“√”,错的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1、知识管理也就是信息管理。
(×)2、评价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及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尺度是现代信息技术及设施的拥有和利用。
(√)3、高技术也有改造传统产业的义务,被高技术改造了的传统技术也称为高技术。
(×)4、科技工业园在我国也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技术创新的政府组织模式其创新规模较大。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一般指由两个独立的公司组成的、临时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共享技术、分担研发费用、联合开发、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以完成某个项目为目标而临时合作。
2、企业的知识资源企业的知识资源——指企业拥有和可以反复利用的、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增长的一类资源的总称。
企业知识资源的表现是:(1)企业创造和拥有的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等无形资产;(2)信息资源;(3)智力资源。
3、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答: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1)有助于实现远距离面对面地交流,减少信息传递层次,减少信息失真的可能性;(2)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企业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3)有助于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4)有助于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生存空间和外部环境,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不足、管理低效、规模不经济等等问题;(5)有助于使信息与人的认识能力尤其是人所掌握的非编码化知识有机结合,使人的潜能得以释放,从而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以诱发技术创新活动的诱因为标准,有哪几种创新模式?说明其各自的含义?答:(1)有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和推拉双动模式;(2)技术推动模式是指由于创新主体拥有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并利用这种发明或发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导致创新主体开展技术研究,并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推拉双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在拥有或部分拥有技术发明或发现的条件下,受到市场需求的诱发,并由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
3、简述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及其构成要素。
答: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所涉及各主要要素间的联系方式、相互作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特定规则的总和。
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创新成果的采用者、扩散的中介渠道、扩散的方式、创新成果的特性、环境系统。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共25分)试结合实例阐述在哪些情况下,企业倾向于向企业外扩散(转让)技术?1982年在诺兰达技术中心成立了采矿技术分部。
最初研究计划始于年, 营业预算为万加元。
地质力学计划始于年, 并很快在诺兰达采矿与勘探公司建立了一级技术服务的良好信誉。
新矿山设备研究计划始于年。
这个计划的目标有两个改进地下矿山的作业安全和作业条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率, 以降低成本。
年, 增添了勘探计划年, 改变了矿物科学试验室的矿物加工和矿现场环保计划, 随之建立了采矿与勘探分部。
几年来, 在诸如仪表、自动化、无线电通信和软件开发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多种成果。
面临的困难:1.在向企业转让这些新技术时碰到了一些困难。
这些困难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为转让技术所选定的公司缺乏为采用新技术所应有的制造能力、技术和财力。
一种情况是, 接受这种转让的公司没有制造能力。
其后果是, 在对那项特定技术感兴趣的企业对该转让项目耽误年以上。
另一种情况是, 被选定的公司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财力进行改建和开发商品, 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维护费增高、可利用率降低和生产时间的浪费。
2.由于诺兰达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为本公司的采矿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无直接责任而使服务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了这些企业能经常意识到对本公司技术中心所开发的新仪表和新技术的采用。
3研究人员缺乏使产品商品化的专门知识。
技术转让需要专门的技巧和能力。
这种专门知识研究开发集团内部一般不能学到。
况且, 研究人员一心在不断改进其新技术和从事新发明。
着手的行动:为了对付第一个问题, 也就是使研究人员的想象力与企业主的主动力连接起来, 已决定恢复开总工程师会议。
这类会议以前每年都召开, 把所有诺兰达企业的研究人员和总工程师都召集在一起。
在两天会期内, 研究人员和企业主讨论了当前的研究项目及其未来定向。
提出和讨论了一些新打算, 并按优先排序。
这些会议现已扩大到有总地质师和矿山经理参加, 会期延长到夭。
为了弥补第二个缺陷, 也就是研究人员在创新中寻找其课题, 而企业主却害怕偏离过去的做法引起的麻烦, 决定确认企业的技术支持者并促进矿山与试验室之间的人员交流。
这种方法对于在布伦瑞克矿业公司和马特加米分公司是采用技工用工业听诊器取得成功的。
关于第三个问题, 即研究人员没有商品制造、销售和服务的才华, 决定寻找名合伙人, 他具有诺兰达技术中心没有的技能,国外金属矿山乐于与诺兰达技术中心一道工作, 他具有与诺兰达技术中心一致的鉴赏力, 他决定除了向诺兰达的矿山转让技术之外还向其它采矿企业转让技术。
为实施这个决定,参观了许多家公司。
这些公司或者在与矿业有关的研制领域方面是主动的, 或者专门研究高技术或技术转让。
用下列的这套原则比较和评估每家公司营业能力—销售、开展新业务、项目管理、派生机会营业指导原则和观察力—委托、商业观察力、合伙优先资源和基本设施—支持、工程深度、制造能力、研究和发展活动、财政资源管理文明和风格—创业者的能力、灵活性、优胜者、神秘变化过程和配合。
分析了每个可能合伙人的实力和弱点。
在年月和上级管理部门一起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详细审查和讨论了这次调查的结果。
在权衡每个志愿者的正反两方面和及其业绩以后, 选择了萨格奈铝业技术公司。
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与阿尔坎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在技术转让方面的行动路线记录及其开展采矿技术转让业务的意愿。
综上:通常在下列情况下,企业倾向于向企业外扩散技术(1)企业所在地区的资源条件(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不利于该技术发挥最大效益,则企业倾向于向该技术所需资源供应条件好、成本低的地区输出资本与技术,以降低成本。
(2)企业向外输出进入成熟期以后的技术。
(3)企业无力消化拥有的技术。
(4)若目标地区市场容量小,企业自己建厂达不到规模效益,企业倾向于出售该项技术。
(5)当技术的生命周期很短,产业技术发展和更替很快,自己建厂时间较长,而转让技术比直接投资收益更快时,企业选择向外转让技术。
(6)当向外直接投资风险很大时。
(7)产品直接出口受限,利用输出技术带动资本输出,绕开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