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学院跨学科四门主干课程作业
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学信息)
题目:
1. 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存放顶点表的数组的大小为( )。
A. n
B. n+1
C. n-1
D. n+边数
2. 在一个M×N的矩阵A,若采用行序为主序进行顺序存储,每个元素占用8个字节,则$A_ij$($1<=i<=M$,$1<=j<=N$)元素的相对字节地址(相对首元素地址而言)为( )。
A. ((i-1)*N+j)*8
B. ((i-1)*N+j-1)*8
C. (i*N+j-1)*8
D. ((i-1)*N+j+1)*8
3. 每一个结点存储一个数据元素,存储结点存放在连续的存储空间,用存储结点间的位置关系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该存储方式是( )存储方式。
A. 顺序
B. 链式
C. 索引
D. 散列
4.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_l$,$a_2$,…,$a_n$)中,删除任意一个结点时所需移动结点的平均次数为( )。
A. n
B. n/2
C. (n-1)/2
D. (n+1)/2
5. 顺序查找法与二分查找法对存储结构的要求是( )。
A.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均只适用于顺序表
B. 顺序查找与二分查找既适用于顺序表,也适用于链表
C. 顺序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
D. 二分查找只适用于顺序表
6. 对n个记录的文件进行堆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为( )。
A. O($log_2$n)
B. O(n$log_2$n)
C. O(n)
D. O($n_2$)
7. 在一个顺序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指向队头元素的( )位置。
A. 前一个
B. 后一个
C. 当前
D. 最后
8. 对具有n个元素的任意序列采用冒泡排序法进行排序,排序趟数为( )。
A. n-1
B. n
C. [1…n]
D. [1…n-1]
9. 一组记录的键值为(46,74,18,53,14,20,40,38,86,
65),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小根堆为( )。
A. 14,18,38,46,65,40,20,53,86,74
B. 14,38,18,46,65,20,40,53,86,74
C. 14,18,20,38,40,46,53,65,74,86
D. 14,86,20,38,40,46,53,65,74,18
10. 对于有10个元素的有序表采用二分查找,需要比较3次方可找到其对应的键值,则该元素在有序表中的位置可能是( )。
A. 1、3、6、9
B. 1、4、6、9
C. 2、3、5、9
D. 1、3、6、8
11. 最小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电压之比叫做分辨率,它取决于D/A转换器的( )。
A. 位数
B. 量
C. 精度
D. 最大值
12. 设有以下程序段:
int x=2,y=2,z=0,a;
a=++x||++y&&z++;
printf("%d,%d,%d\n",x,y,z);
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2, 2, 0
B. 3, 3,1
C. 3, 2, 0
D. 3, 2, 1
13. 以下合法的赋值语句是()。
A. x=y=100
B. d--;
C. x+y;
D. c=int(a+b);
14. 1MB等于( )字节。
A. 100000
B. 1024000
C. 1000000
D. 1048576
15. 设a 和b 均为double 型变量,且a=5.5、b=2.5,则表达式(int)a+b/b的值是()。
A. 6.500000
B. 6
C. 5.500000
D. 6.000000
16. 若变量a、i 已正确定义,且i 已正确赋值,合法的语句是()。
A. a==1
B. ++i;
C. a=a++=5;
D. a=int(i);
17. 下列属于文件包含的命令是( )。
A. #define N 25
B. #endif
C. #include "stdio.h"
D. #else
18. 以下选项中不合法的用户标识符是( )。
A. abc.c
B. file
C. Main
D. PRINTF
19. 设有以下说明语句:
struct ex
{ int x;
float y;
char z;
}example;
则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struct是结构体类型的关键字
B. example是结构体类型名
C. x、y、z都是结构体成员名
D. struct ex是结构体类型
20. 有以下程序,其中k 的初值为八进制数#include <stdio.h>
main()
{int k=011;
printf("%d ",k++);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 12
B. 11
C. 10
D. 9
21、通过内容学习,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教授“互联网”与“因特网”的区别?
22、“网络应用”教学目标包括哪些?
23、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三个层次(按照教学中问题的范围、大小划分)。
24、“网络安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
25、评价信息的多源化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
请根据这一理念设计《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的学习评价。
26、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涉及哪些知识点?
27、从因特网下载文章内容放在Word文档中,发现文章各自然段间出现许多空行,除用直接删除这些空行外,说出利用Word 中查找替换功能快速删除这些空行的操作方法。
28、人工智能与程序设计的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9、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30、试述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并谈谈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3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以“福建某地游”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活动小组成员需要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学习目标要求涵盖以下知识点。
搜索技巧
关健词
全文搜索关健词的提炼
细化搜索条件
用好逻辑命令
(1)分析上述学习任务,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出三维学习目标,将
序号填入对应的空格。
①了解常用搜索引擎
②甄别搜索结果
③养成爱国、爱乡情怀
④掌握关键词提炼及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⑤体验全文搜索,学会查找方法
⑥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2)将本学习任务作为一堂教学课,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画出本课教学流程图(流程图中的“环节”应包括“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媒体使用”、“注释”等元素),并对设计意图作简要说明。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某教师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部分的教学流程如下:
(1) 展示几幅有趣的海报;
(2) 讲解海报制作的基本步骤;
(3) 指导学生完成《学校运动会海报》作品。
鼓励做得快的学生争当组长,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4) 请学生演示《学校运动会海报》的制作过程,强调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5) 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完成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
(6) 组织学生发布、欣赏、评选作品;
(7) 总结海报制作的流程和要点。
问题:
①在第3环节,该教师“鼓励做得快的学生争当组长,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这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②该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至少列举出三种作用)。
33、题8图是由某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堂实录整理概括出来的教学流程图,该图仅包括“导入新课”教学片段,请回答问题。
题8图
(1)请根据该流程图,从教法、学法、媒体使用等方面分析这一教学片段,找出两处值得优化的地方(环节缺失或设计欠妥),并说明理由。
①②
(2)试对上述教学片段提出改进建议。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客。
教材内容包括
“明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形成报告”等五个部分。
某教师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教学:课前准备、导入、新课教学、课后实践、教学评价。
问题:
(1)拟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
(2)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
(3)本节的课前准备环节,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请简单阐述理由。
(4)运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内容的教学片段。
35、在进行电子表格数据序列填充教学时,教师讲解填充柄的使用方法后,学生在练习时依然不能正确使用填充柄填充数据。
(1)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提出教师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