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的合理使用的前提条件

设备的合理使用的前提条件

设备的合理使用的前提条件
人员、物质和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是设备合理使用的前提。

1、配备合格的设备操作人员
现代设备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

除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外,操作人员还应受过专门的岗位职务培训,学习关于设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接受有关管理和安全方面的教育。

技术方面应掌握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安全方面应熟悉本工种及所操作设备的安全规程、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业务方面的教育则应包括岗位经济责任制,操作及维护方面的规程等。

主要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一般均须经过专业技术考试,由企业或有关部门发给上岗证书。

应该指出的是,设备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工作。

除操作人员外,其它与设备运行有关的辅助人员(如维修工)及企业中管理人员都与设备运行有直接关系,对设备的运行状况与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只有处理好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的关系,才能在“人员”这一环节上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提供及时、充分的物质保障,即能源、原材料、辅料、工具、附件、备件、运输、厂房及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设备运行的终止。

所以在设备运行阶段,应制订各类物质消耗、库存定额及供应计划。

这些定额确定的依据就是以设备运行为中心的生产计划。

各类物质的及时、充分供应是设备运行的基础保证。

3、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

设备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有设备使用规章、维护规程、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及巡回检查制度等。

设备使用规程包括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及主要设备的运行标准及工作定额。

设备的维护规程涉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操作工应按规程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对重点设备的薄弱环节实施检查。

建立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就是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

建立明确的交接班制度,严格办理交接班手续,填写交接班记录,以便互相检查,明确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