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PPT 42页)
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PPT 42页)
•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提供一种从理论上来说全新的金融产 品,而是依托于互联网对金融服务方式进行了改造,在一定程度上 拓展了原有的金融功能。金融体系的运转因互联网金融而发生改变 是一定的,但改变的路径难以预料,我们不清楚究竟是由现今的互 联网金融机构抑或是由传统金融机构主导这场变革。在中国这样一 个金融外生化的国家,政策的取向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互联网金 融的概念在这个时机被热炒,其背后不无相关机构试图借此发声的 缘故。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是否会对传 统金融机构带来冲击或颠覆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最重要的了。互联 网金融的兴起恰恰源自中国金融管制的大环境。尽管有学者指出, 愈发严格的监管会将互联网金融泡沫逐渐挤掉,但我们认为,如果 金融管制的大环境不改变,由此带来的某些非均衡必定促使互联网 金融之类的带有兼管套利色彩的金融创新源源不断的产生,想要单 纯靠完善监管去遏制恐怕绝非易事,因此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最重大 的意义便在于倒逼金融体制改革。
如何理解互联网金融(PPT 42页)
目录
1 互联网金融 2 互联网金融的概况 3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5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
义
• “互联网金融”一词早在互联网与金融融合之始便已零散地见 诸报端,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广为传播则始于2012年。 2012年8月24日,中国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在公司的中期业绩发 布会上证实其正在与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筹划成立互 联网金融公司,从此掀起了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浪潮。虽然中国人 民银行在2013年第二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使用了 “互联网金融”一词,并且也被写入了201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 报告,但学界至今并未对互联网金融形成普遍认可的严谨定义。
目录
2 互联网金融的概况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的背景
• 2012年以谢平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并指出互 联网金融的三大支柱:第三方支付、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信息 处理和以P2P为代表的资源配置。其实上述互联网金融的三大商 业模式在欧美可谓司空见惯,比如美国的PayPal支付、Kabbage 大数据网络借贷和著名的P2P网络借贷公司Lending Club,但欧 美仍称之为“网络金融”,所以互联网金融概念对于网络金融, 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互联网金融在2012年被提出,也没有 引起大家关注。可是,在2013年6月13日,一个名为“余额宝” 的互联网基金产品,基于支付宝平台,规模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 度增长,当“满周岁”时规模达到5742亿元,用户数已超过1亿。 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极大的冲击了银行存款业务,并吸引了全社会 对互联网金融的极大关注。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债权众筹(P2P 和P2B)、股权众筹、直销银行、互联网基金和大数据网络借贷
互联网金融定义
• 我们在此给出一个广义的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 靠大量数据的积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提 供的信贷、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网络信贷、众筹融 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就是基于大数 据的金融。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尤指由非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上述 服务。事实上,不少研究者是接受大数据观点的,如汪炜便认为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瞻性信息运用的金融活动才可以称为互 联网金融,而忽略这个关键要素的其他所谓的 “互联网金融”是 缺乏灵魂的。由此看来,部分国内业界认定的互联网金融业态便 被排除在外,如许多P2P 网贷公司。其实,就 P2P来讲,这种模 式并非不属于互联网金融,而是这种模式在引入中国时发生了变 质,不再基于数据积累与数据处理,有的甚至逐渐与互联网脱离。 另一个争议点在第三方支付,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
互联网金融定义
• 实际上,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早已存在,而且一直发展迅 猛,却并未引起如此程度的关注,目前研究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 重视更多的是源于其开始基于平台优势提供其他金融服务。
• 因此可以认为,如果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提供单纯的支付业务, 则只可归入支付机构的行列,而一旦其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与处 理能力向其它金融领域渗透,则可认定为互联网金融。更准确地 说,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仅仅具有进军互联网金融的潜力。
我国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普及
•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即使是互联网应用相对落后 的农村,网民规模也快速增长,已达1.77亿,同比增长率为 13.5%。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应用已经广泛普及, 特别是随着手机价格快速下降,移动互联网的易用性和便捷性还 将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应用的空间。同 开展互联网业务已经投入大量的沉没成本,又无需承担网民的终 端费用,这使得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互联网企业还拥有稳定的海 量用户和用户活动数据,可以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风险 定价、客户获取和产品营销上相对传统金融业有显著优势,为其 向金融业渗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外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 在国外,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澳洲,还是经济欠发达的非洲 和亚洲部分国家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在欧洲,英国是互联 网金融最发达的国家,2005年3月全球第一个P2P网络贷款Zopa 就诞生在英国,英国也是最早股权众筹的国家,并定制了大量互 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在美国,互联网金融起源于1994年的全球第 一家网络银行SFNB(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后来陆续出现了全 球著名的第三方支付Paypal公司、P2P公司Lending Club和商品 众筹Kickstarter,2013年奥巴马签署JOBS方法,为股权众筹扫 除法律障碍;在非洲的肯尼来M-PESA、南非的Wizzit及在亚洲 G-cash手机银行堪称利用互联网金融消除金融排斥的典范。国外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