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六章:蒙太奇 主要内容:因为蒙太奇是电影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它又非 常复杂因此我们只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主要从它的定 义、构成和分类。 采用边讲边看的方式,这样好理解些。 课时安排:两到三课时 第七章:奥斯卡经典 主要内容:讲述奥斯卡的历程及有影响的几位名人。 同学们可能对这部分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更多的准 备资料,以防学生问询,同时也可让学生课前多搜集些相 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案例研究2:太阳山学校邬玉艳 《茶文化天地》
以下是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太阳山学校邬玉艳老师介绍 自己是如何选择和组织校本课程《茶文化天地》中的《名 茶鉴赏》这一单元的。
妥善选材,精心组织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一级开发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我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了《茶文化天地》这门校 本课程。其中教材各章节的内容是从各种茶文化的书籍中 节选改编的。关于《名茶鉴赏》一节的内容就是这样确定 的。
三、案例研究1:沙坪中学刘霞 林老师《影视艺术与鉴赏》
第一章:绪论影视艺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定方式 主要内容:让学生们分清看电影与欣赏电影;影视与影视 艺术及何为影视艺术。 其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平常的生活来谈感受, 在谈论的过程中得出他们之间的区别。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利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 在电脑里建立一个“名茶档案库”。收集各种名茶的图片,在旁边注上介绍 其产地和特点的文字。讲课时,教师打开多媒体电脑,逐个出现图片介绍, 趣味性增强,教师适当用语言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比较集中,能更加投 入地学习。 (二)展示实物,加强直观感受 要收集到不同种类的名茶确实不容易。这里,同事、朋友、学生家长给了我 很大的帮助。他们听说我上课时需要一些名茶展示给学生看,纷纷拿出自己 家里的名贵茶叶,如碧螺春等送给我。另外,我还从茶叶经销店购买了缺少 的几种名茶,带到了课堂上。学生在听过了各种名茶的介绍以后,就开始辨 认摆在台上的各种名茶。实物与文字介绍相对照,又再一次加深了印象。
二、理论基础
(一)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10条原则是: 1. 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 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4. 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 式; 5. 学生在尝试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 6. 学生应该有从事这种活动的足够的和适当的材料; 7. 学生应该有时间学习和实践这种行为,直到成为他全部技能中的一部分为 止; 8. 学生应该有机会循序渐进地从事大量实践活动,而不只是简单重复; 9. 要为每个学生制定超出他原有水平但又能达到的标准; 10.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也能继续学习,即要让学生掌握判断自己成绩 的手段,从而能够知道自己做得如何。
校本课程内容的 选择与组织
教育科学学院 罗刚 淮阴师范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的现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 是在制定课程纲要时没有经过认真收集、筛选、整理和组 织,仅凭自己狭隘的经验或个人意识来罗列和组织内容, 略知皮毛,便仓促上阵,导致课程开发质量不高;二是教 师选择一些现成的课程,完全依赖于既定教材,倾其所有 将一些或高深或粗浅的内容倒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接 受;三是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一些信息素材进行简单的拼 凑,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加工和整理,便形成一 门课程的内容。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 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 学生和教学方面,及学科知识价值的问题和知识与能力的 关系问题等的因素,
一般来说,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准则:一 是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使学生成为社会中一名合格 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以 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注意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之间的平衡;二是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要考虑到让 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 技能;三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 们对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态度。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提出三个基本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
பைடு நூலகம்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提出三个基本准则,即:连续 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 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 础,同时又对有关部门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 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 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 起来。
四、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 的策略:
一、立足于课程目标,大胆选材 关于名茶的鉴赏,各种资料中都只有文字的描写。在《茶艺百科知识手册》 (王建荣等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68~70页,分别用文字介绍了西湖 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几种名茶的产 地及其形态特点。 书中现成的内容不多,而且只有文字介绍,缺乏实物展示,是难以引发学生 探索的兴趣的。那这样的教学材料到底选不选呢?仔细审视这门课程的目标, 其中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知识。这些名茶在 我国茶文化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引人注目。学生从中可以了解不少茶 文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名茶鉴赏》这节非选不可,这些名茶的产地与 特点也非介绍不可,所以,最后我选定了这些内容作为《名茶鉴赏》一节的 基本教材。
其二,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教师同时考虑到学习过程和相 关活动,并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使课程内容有利于学 生主动地自我构建,如观看电影。 第三,内容选择与课程目标基本符合,兼顾了三个维度的 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 活世界,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内容的组织按照单元主题的形式进行,同时跨越了 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进行横向组织,使其 所选择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所 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以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获得综合经 验。 需要改进的是,《影视艺术与鉴赏》关于鉴赏的内容还太 单薄,可以分别介绍一些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影视节 目给学生欣赏,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茶文化天地》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和了解,切不 可以教师的主观猜测来判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二、立足于教学实际,适当改编 《茶艺百科知识手册》中介绍的这些名茶,有的名称我们很熟悉,但 有的名称不是很熟悉,市场上也很少见,感觉比较生僻,如:六安瓜 片、太平猴魁等。这类名茶我没有选进教材来介绍。而这本书中对湖 南、对长沙的名茶很少有介绍。这是一个空白,于是我又增加了一些 内容,选择了湖南的几种名茶:古丈毛尖、君山云雾绿等加入教材, 而且把长沙金井地区生产的高桥银峰作为名茶选近了教材进行介绍。 这些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很 好地把思想教育融进校本课程,这不更好吗?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静态的东西,要把它灵活地运 用到实际教学情境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之更适合与具 体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把死教材变成活知识,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在《名茶鉴赏》一 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又对所改编的教材进行了再加工。
第二章:艺术巨人:成长的足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 历程 主要内容:一、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分形成期、成 熟期和发展期来讲);二、世界电影美学百年回眸(这一 部分主要讲对电影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几个人物)。 这一部分内容较丰富,但中间的人物和他们的电影不是大 家熟悉的,因此光讲解是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想让 同学们自己完成任务,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组,每组分别 负责查询一个人物的资料(资料可包括文字和图象),然 后让他们自己来教学,教师负责补充。 课时安排:两到三课时
2、问题的思考: 在实施这一项工作之前,我们不禁会要问: ◆什么是课程内容?没有教材,课程内容来自于哪里? ◆对于已经搜集和准备的课程内容,怎样去伪存真,去粗 取精,进行筛选? ◆什么样的内容最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有哪些?
点评: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依据教育学的标准,对人类文化 予以加工、处理,使其由单纯的人类认识升华为具有内在 教育机智的、教育学化了的课程文化。从上述两个案例可 以看出,课程内容分别是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 搜集、筛选、改造、组合而成的,其中《影视艺术与鉴赏》 就是从《电影媒介艺术论》、《影视评论》、《电影蒙太 奇》、《奥斯卡回顾》等书籍和电视栏目及关于电影、电 视的相关网站中搜集和筛选的。可见,教师能充分利用自 身资源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身教 学风格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使课程内容具有趣味性、 适切性,这是其一
三、巧设练习,巩固成果 关于这些名茶的知识应该以了解为主。首先,为了使学生熟悉各名茶的产地, 我设计了一组连线练习题。将下列名茶与产地用线连起来: 西湖龙井 湖南岳阳 碧螺春 杭州西湖 高桥银峰 安徽黄山 黄山毛峰 江苏吴县 君山银针 湖南长沙 其次,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名茶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在老师的描 述(描述名茶的特点)中,请说出是哪一种名茶,并到台上找出这种茶叶。 第三,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茶,我设计了课外延伸的练习。学生在课余 时间利用图书、网络等收集更多的名茶资料,分类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相 互交流。
第三章:旋转的光和影——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和 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电影同学们还是略知一二,我们可以拿熟悉的 来说,并尽可能的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课时安排: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