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4
为什么这些药物易引起静脉炎?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渗透压>600的药物 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 围会干扰 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 H <4.1为强酸,PH>9.0为强碱 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局部包扎与制动 ;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下肢较上肢 血流缓慢,卧床或术后更慢。
不容忽视的血流变缓因素: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 32%;下 肢较上肢血流缓慢,卧床或术后更慢;局部包扎与制 动
ppt课件
13
常见外渗药品
20%甘露醇、10%氯化钾、 50%GS 、 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多巴 酚丁胺、碳酸氢钠、 1-6 二磷酸 果糖、阿奇霉素、沐舒坦、呋塞米 、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复方氨基 酸、稳可信、垂体后叶素、脂肪乳 及多种化疗药物等。
ppt课件 15
静脉炎的病理生理变化
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热; 炎症中期血流慢或停止,血液粘稠度增 加,红细胞沉积。 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 出多;液体外渗周围组织,无法自行吸 收。 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
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 局部静脉的损伤感染。 药物因素、机械因素、微粒污染及物理因素等均 可引起静脉炎—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 我国静脉输液用量大,加入静脉输液中 的药物为90%(英国是45%,澳大利亚是 63%,美国是76%) 据国外资料报告,住院病人接受静脉插 管给药者发生输液性血栓性静脉炎者高 达25%-43%。
ppt课件 6
静脉炎的病理改变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或高渗葡萄糖
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 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 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 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性反应,甚至累 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 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 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12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 )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 致渗出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部分静脉流速 外周小静脉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ppt课件 7
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导管针的材质、长度及管径 操作技术不当 穿刺部位不当 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固定方法不当 输液的浓度 患者本身的身体状态 输液速度
ppt课件 8
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
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 毒性及Ⅰ型变态反应 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 责任心。 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 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渗透压 )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渗透压> 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 阿奇霉素 5- FU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5%GS 生理盐水 3%氯化钠 20%甘露醇 5%碳酸氢钠 50%GS 渗透压 280 650 352 610 352 308 1030 1098 1190 ppt 课件 2526
ppt课件
3/18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
1.过敏反应 2.发热反应 3.空气栓塞 4.急性肺水肿 5.输液微粒污染 6.晕厥 7.静脉炎
ppt课件 4
静脉炎定义
由于静脉内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
脉内长期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导管引起的局部 静脉化学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ppt课件 9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感染因素
操作者的技术 院内感染 留置针留置时间 留置输液装置/接口感染 敷料使用和更换
ppt课件
10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PH值 )
PH值 正常血液PH值7.35~7.45,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会干 扰 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P H<4.1为强酸,PH>9.0 为强碱 部分药物PH值 5%GS、 10%GS 、50%GS PH=3.2~5.5 0.9%NS PH=4.5~7.5 5%GSNS PH=3.5~5.5 复方氯化钠 PH=4.5 5%NaHCO3 PH=7.5~8.5 20%甘露醇 PH=4.5~6.5 低分子右旋糖苷GS PH=3.5~6.0 多巴胺 PH=2.5~4.5 10%KCL PH=4.5~6.5 ppt课件 11 氨苄P PH=10
ppt课件 16
静脉炎分类
机械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感染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ppt课件
17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 1.固定不当: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3.由于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不断 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4.反复多次穿刺同一根血管 预防: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材质,型号)、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规 范的置管操作、有效的固定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ppt课件
1/18
静脉炎的定义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静脉炎的预防、处理原则 治疗静脉炎的方法
ppt课件
2/18
静脉输液是直接、大量地将药液输 入血管内,通过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 吸收,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治疗疾病 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其他给药方式不 可替代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输液治疗的前、中、后期,均应注 意观察并及时预防和处理输液的并发 症。
ppt课件
18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药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 4.留置时间过长 5.消毒剂未干 6.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预防: 充分的药液稀释 —首选、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 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