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人随访系统的设计

病人随访系统的设计

病人随访管理系统的设计
系统中所涉及的主要实体及属性有:
●病人:病人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地址,入院科号,出院科号,出院日期,ICD码,随访号, 随访结果记录
●疾病:ICD码,疾病名称
●操作员:操作员编号,操作员姓名,操作员角色
●角色:角色代码,角色名称,模块编号
●模块:模块编号,功能菜单
●随访结果记录:问题代码,问题内容,答案代码,答案内容,记录时间,录入员,随访次数
在系统的数据库的设计中,先要对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分析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然后得出系统的关系模式。

2.4 随访内容的设计在随访内容的设计上根据随访工作中经常提问一些病症情况、病人反映的临床表现、医生为患者提供诊断意见等内容预先分类设定在系统中,供随访过程中随时选用。

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医生诊断意见等。

2.4.1 一般情况主要是将一些在随访过程中经常需要提问的内容、记录和储存在随访系统中作为提问的模板,在随访过程中可以随时选择提问内容。

在随访系统中预先设置了十多种提问的内容,如:正常,无任何症状;可以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或体征;病
重,需要住院及积极支持治疗等内容。

这些提问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增加和减少,提问结束后系统能自动把提问过的内容保存到随访记录中。

2.4.2 临床表现根据各科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呕吐、鼻涕带血、血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设定为临床表现模板,供随访时选择使用。

当患者回答的临床症状与设定的症状内容相符时,操作者点击相应的内容,系统就能记录被选择的项目。

2.4.3 医生诊断意见根据上述随访的健康状况和临床表现,随访医生对随访病人做出诊断的意见,各种诊断意见的内容同样可以预先设定好,例如,正常、好转、复发等内容预先设定在医生诊断意见中,供随访时随时调用。

2.4.4 其他随时可添加一些特殊的随访内容,方便补充一些不常见病例的随访内容。

上述的内容可以由各个病区根据各自的需要而设定各项症状、临床表现和诊断意见,同时可设定为模板使用时直接调用无需重新输入。

随访管理系统根据上述的症状、临床表现,通过系统分析得出医生的诊断意见,从而可以为病人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2.5 随访管理的功能设计随访管理系统的随访管理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界面进入随访工作状态。

打开随访管理系统可以从如下几个界面进入随访工作状态:(1)定期随访:自动显示到期随访病人名单,提示医生对到期随访的病人进行访问。

(2)姓名随访:进入“我的病人”的界面中输入病人姓名,对储存在医生资料库中的病
人进行逐一随访。

(3)病例随访:要针对一些较典型的病例进行随访,可以进入“诊断随访”界面中,输入“疾病名称”,查到具体的病人进入随访。

(4)专题随访:为了获得一些科研用的统计数据可以对特定的年龄、性别、出院时间等特定对象进行随访,在专题随访中分别输入“出院日期”、“年龄”和“性别”进行检索得到随访对象则可以进行随访。

2.6 随访资料查询的设计系统的查询功能设计上和随访功能融为一体,在查询中可进入随访界面,在随访中也可进入查询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随访工作。

查询主要有下列的功能设计:(1)随机查询:在“专题随访”的查询项目进行随机查询,导入专题随访资料,可以进行资料查询和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工作。

(2)随访查询:医生可以从自己治疗过的病人资料中,通过“我的病人”的资料库中查询病人的资料。

(3)疾病查询:随访系统中储存大量的病人资料,可以通过输入疾病名称,将该疾病的病人资料调出来查阅,方便随访或科学统计。

(4)专题查询:根据特定的条件对病人的资料进行查询,如根据“出院日期”、“年龄”、“性别”等特定条件限制查询的病人资料的范围,方便资料的查阅。

3 系统的关键
技术和特点本系统开发的技术关键是根据各科室的实际的情况制订随访调查表、答案表,各科相互不影响,又能与病案、门诊等各种不同外部数据库无缝接合存取资料。

可多人同时随访,电脑自动分配随访任务,完成后可自动计算各操作员的工作量。

订制随访期限
为任意天数,每次随访的间隔天数也可订制。

可把随机查询的内容转为专题随访。

解决了上述的关键技术,使系统在应用中具备了如下的几个主要特点。

3.1 能方便制订各科随访调查表 各科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制订和修改随访问题表和随访答案表。

利用数据库关联技术,使任何一个科室的随访内容与随访问题表关联,这样应可以使每个科室各自有不同的随访问题表,相关的信息又可以资源共享。

保存随访记录的同时,也能保存当时的随访问题和答案。

查询时利用数据窗口技术把当时的随访问题和答案还原出随访调查表。

方便随访工作回顾和随访案例的研究。

3.1.1本系统设置了一个随访系列表,字段包括有随访系列号,随访系列名称。

每个操作员都要设置一个随访系列号。

每个随访系列号,对应几个随访问题,而每个随访问题都对应几个随访答案分开存放。

如下图所示
利用数据库关联技术,不同的问题可有不同的答案选择
,而每个操作员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随访问题表。

3.2 定期随访天数可任意设定 创建定期随访天数设置表,
字段包括随访问题系列号、随访次数、随访天数。

例如设置第一次M 天,第二次与第一次相距N 天。

这样每次随访间隔的天数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定回访的间隔时间,使随访时间非常灵活。

3.2.1关于定期随访的非线性天数设置问题
创建定期随访天数设置表,字段包括随访系列号,随访次数,随访天数。

随访次数是指每哪次随访,如第一次,则为0,随访天数是指距离上次随访时的天数。

如下表所示,设置第一次随访是出院后30天,第二次与第一次相距150天,以后每隔150天随访一次
3.3 可同时连接HIS数据库本系统与“中联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相衔接,可直接接收该软件的病人首页资料,利用数据窗口技术可以把资料转存到随访系统中,方便随访管理和查询。

4 系统研发及应用的体会
4.1 功能齐全,操作简便随访系统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以来,凭借其突出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整个系统已完全融入了随访工作中,该系统可根据病案首页的资料,定期进行检索,将每个病人的具体随访日期显示出来并打印,保证了在间隔期间随访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减少了医生填写随访卡的工作量,随访人员也从手工翻卡和随访结果登记等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

4.2 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健康知识及卫生常识,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发现问题能及时就医。

被随访的病人感到自己的疾病受到重视,自己也感受到被关怀,消除了看病难的恐惧心理,同时病人愿意及时将病情反馈给医院,贴近了医
患间的距离,也避免了病人盲目就医,返院就诊率升高,从而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3 医院可以对病人进行统一随访如:电话随访、随访发信及任务查询、随访录入。

也可以进行个别医生对病人的随访,并将随访内容电脑保存下来,只要打开电脑,可以阅览有关资料,方便医生了解追踪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疗效。

科室可以方便地设定随访时间,打开随访系统,自动提示需要随访的病人应按时进行随访。

病人得到系统全面的随访,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方便查阅资料随访系统查询快捷,数据完整、准确,尤其是可进行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查询。

进入“诊断随访”可以查阅某种疾病的所有患者的资料;进入“专题随访”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原来在病案室手工收集资料到现在的点击收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5 随访系统与其他医院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将所有的出院病人资料录入电脑,除随访外,对出院病例管理起到一个索引目录的作用。

有关病人一般项目资料记录齐全,方便统计分析。

为临床医护提供完整的病例记录资料,可及时总结治疗效果、失败原因,为科研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