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液体疗法共44页

儿科液体疗法共44页

不能静脉推注 100ml液体中只能加10%氯化钾多少
毫升 ???
e.儿科常用混合溶液:
1:1液(1/2张) 10% GS 100ml+NS 100ml
1:2液(1/3张) 10% GS 200ml+NS 100ml
1:3液(1/4张) 10% GS 300ml+NS 100ml
1:4液(1/5张) 10% GS 400ml+NS 100ml
1/2张
2:1等张含钠液、4:3:2液、3:2:1液有 什么特点?
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的比例关系2:1
如何用
10% G S
NS 5%碳酸氢钠 配制上述液体??
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
WHO推荐使用的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溶液。 组成:
NaCL
NaCHO3枸橼酸钾 葡萄糖 水
5% N B
25 ml
10% G S 380 ml
ivgett5-8滴/分
其他常见疾病的液体疗法
1、营养不良:处理不宜过于积极 总量减1/3、张力高(1/2~2/3)、速度要慢 (心肺功能差)、注意能量供给
2、新生儿:
一周内不补钾、1/5张、用碳酸氢钠、头三天 50~80ml/kg 3、肺炎:
补液量不应过多、速度不宜过快、1/3~1/5张 合并腹泻按腹泻计算总量少1/3
(三)低钙和低镁血症: 当脱水、酸中毒 纠正后出现低钙血症的表现。补钙无效, 应考虑低镁血症。
(四)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或酸性物质过多 堆积,[H+]增加或[HCO3-]减少所至。
四、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
*吐、泻致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饥饿、缺氧、脱水,休克,心跳骤停等造 成的乳酸血症
(2)低渗性脱水:失钠>失水,血浆钠离子浓 度<130 mmol/L . 多见于营养不良和慢性 腹泻者.脱水体征较明显,易发生休克.
(3)高渗性脱水:失钠<失水,血浆钠离子浓 度>150 mmol/L , 口渴明显,高热、烦躁,肌 张力增高,甚至惊厥.
(二) 低钾血症:
血钾<3.5 mmol/L. 主要原因有: 胃肠道丢失钾过多; 肾排钾过多; 钾摄入不足, 钾分布异常
*第一天补液总量: 轻度脱水 90~120ml/kg 中度脱水 120~150ml/kg 重度脱水 150~180ml/kg
脱水性质与液体种类 等渗性脱水:1/2张~2/3张 低渗性脱水:2/3张 高渗性脱水:1/3张~1/5张
补液速度
重度脱水休克扩容20~30ml/kg, 30~60分钟
8~12小时补足累计损失量
临床诊断: 小儿腹泻 III0脱水(等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重度) 补液计划: “三定” 定量: 液体总量: 180×9=1620ml 定性: 总张力1/2张 定时: 24小时
第一组:
扩容: 用于补充循环血容量.
量 = 体重×20-30 ml/kg=160 -240ml,(总量 不 超过300 ml)
b.3%的氯化钠溶液:
用于纠正严重低钠血症,每毫升含 [Na+]0.5 mmol
c. 碱性溶液:主要用于纠正酸中毒
5% 碳酸氢钠(高渗) 1.4% 的碳酸氢钠(等渗) 11.2%的乳酸钠(高渗) 1.87%的乳酸钠(等渗)
d.10% 氯化钾:
补钾、供给生理需要量、纠正低钾血 常配成0.2-0.3%的溶液使用
神志不清 灰白冰冷、弹性极差 极度凹陷、眼睑闭合不全
无泪 极度干燥 无尿 休克表现
>10% 细胞外液1/2
100~120ml
为什么肥胖患儿脱水程度易估 计轻?
为什么消瘦、营养不良患儿脱 水程度易估计重?
2、脱水的性质:
(1)等渗性脱水:最常见的脱水,水和钠 按比例丢失,血浆钠130-150mmol/L之间。
倍 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易出现脱水 2.不显性失水多:体表面积 大,呼吸频率
快 3.肾脏调节功能差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dehydration) 1、脱水的程度: 轻度脱水:失水量<5%,累计损失量40~
50ml/kg 中度脱水:失水量5~10%,累计损失量
50~100ml/kg 重度脱水:失水量>10%,累计损失量
100~120ml/kg
等渗性脱水程度判断常用的症状和体征

轻度
中度
重度
神志 皮肤弹性 前囟、眼眶 泪 口唇粘膜 尿量 末梢循环 失水量 累计损失量
精神稍差 稍干、弹性稍差
稍凹 稍少
稍干 稍减
好 <5% 细胞外液1/5 40~50ml
萎靡、烦躁不安 干、弹性差 明显凹陷 明显减少 干燥 显著减少 差 5~10% 细胞外液1/3 50~100ml
时: 8-12小时
具体组成:
N S 200 ml
5% NB
25 ml
10% G S 220 ml
10% KCL
10 ml
ivgett10滴/分
第三组: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量
量:1/2总量=1200×1/2=600 ml
性:1/2张(盐:糖:等碱为2:3:1的液体)
时:12-16小时
具体组成:
N S 200 ml
三、常用液体
1.非电解质溶液
5%葡萄糖液(等渗) 10%的葡萄糖液(高渗) 有渗透压、无张力液体——补充水分和 部分热量
什么是液体张力? 指能维持液体渗透压的电解质浓度的 高低
等渗性含钠液体占总液量的比例
2.电解质溶液
a. 生 理 盐 水 ( 0 . 9 % 氯 化 钠 溶 液 可 写 为
NS):为等渗液,补充液体容量,纠正 体液渗透压,大量输入可导致高氯性酸 中毒。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和液体疗法
为什么小儿腹泻时易出现脱水?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越多 主要是间质液量比较多 细胞内液和血浆比例和成人相近
各年龄小体液总量及分布


新生儿 1岁
体液总量 80 70
细胞内液 35 40
细胞外液 45 30
组织间液 40 25
血 浆
举例:
1岁小儿,因腹泻2天入院。大便呈蛋 花汤样,无粘液脓血,每日10多次,伴 进食后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口 渴喜饮,尿少,哭闹不安。病初有发热。
PE:T: 37.20C, P:140次/分, R: 52次/分。体 重9 kg神萎,头不能竖起,皮肤干燥,弹性差, 前及用眼眶明显凹陷,哭时无泪,闭目露睛, 颈软,心音低钝,心律齐,无杂音,双肺(-), 腹 (-),四肢肌张力稍低,四肢末端凉.膝反射未 引出,N S(-).大便镜检:见脂肪球.
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见尿补钾、抽搐补钙、无效补镁
补液总量:
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累计损失量:轻度脱水 30~ 50ml/kg
中度脱水 50~100ml/kg 重度脱水 100~120ml/kg 继续损失量 10~40ml/kg.d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d
轻:2.5~3.5mmol/kg 1~2ml/kg 中:1.5~2.5mmol/kg 2~3ml/kg 重:<1.5mmol/kg 3~4ml/kg
4、补钙和镁:
在脱水和酸中毒纠正后出现抽搐, 首先考虑低钙,可用10%的葡萄糖酸钙 5-10 ml加等到量的糖水缓慢静推(监测 心率)
无效者应考虑低镁,可用25%的硫 酸镁0.1 ml/kg次深部肌注,每日2~3次
2:1等张含钠液
2份
NS
1 份 1.4%碳酸氢钠
张力(1+2)/(1+2 ) 1张
4:3:2液
3份 10% G S
4份
NS
2 份 1.4%碳酸氢钠
张力 (4+2)/(4+3+2) 2/3张
3:2:1液
3份 10% G S 2份 N S 1 份 1.4%碳酸氢钠 张力 ( 2+1)/(3+2+1)
12~16小时补足生理需要量和继 续损失量
2、纠正酸中毒:
轻、 中度代酸纠正脱水不用额外补碱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
按5%碳酸氢钠5 ml/kg可提高CO2CP 5 mmol/L,稀释后静推,必要时再按化 验结果使用
4、补钾:
原则: 见尿补钾 浓度不能过高(<0.3%) 速度不能过快(不能低于6-8小时) 总量100~300mg/kg
5
5
2~14岁 成人
65 55~60
40 40~45
25 15~20
20 10~15
5
5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与成人相似,新生儿生后一周 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钠、 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三)水代谢特点 1.水的交换: 水的需要量大,与能量消耗成正比 每日需水量为120-150ml/kg 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的1/2,比成人快3.5
4、颅内感染:按生理需要量计算 急性期:1/4~1/5张 恢复期:1/3
谢谢!
3.5g 2.5g 1.5g 20g 1000毫升
张力2/3张(220mmol/L) 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无呕吐者 轻度脱水50-80 ml/kg 中度脱水80-100 ml/kg
米汤加盐口服补液 米汤500ml+食盐 1.75g(半啤酒盖)
四、液体疗法
目的: 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原则: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减低: 神萎、乏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 肠音减弱或消失;
心血管: 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心律失常,S-T 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间 期延长,出现U波
肾脏:浓缩功能低下 夜尿、低比重尿、反常性酸性尿
为什么低钾血症脱水时可不明显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细胞内外H+ -K+交换 肾排钾减少 组织分解释放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