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班主任工作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班主任,应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系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一个重要纽带。
他必须主动联系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教育社会化”的新视角,社会教育,毫不动摇地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支持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既对我们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创造性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班主任只有结合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摸索中成长,才能解决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班级教育社会化
班级是根据学校行政管理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基础群体。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产生比较稳定的交互关系,就构成社会体系。
所以,班级毫无疑问是一种社会体系。
社会通过学校的班级这个小社会去实施并完成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并通过教育制度把他们分配到整个社会结构的各个基层组织中去。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班主任,应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系任课老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一个重要纽带。
他必须主动联系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教育社会化”的新视
角,社会教育,毫不动摇地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支持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1.整合学校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校教育力量的整合者。
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可以看出,学校的每一位工作者对学生都负有教育责任。
班主任在整合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力量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
2.联结家校关系的纽带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班主任对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能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3.建构社会教育的桥梁
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
社会是个大课堂,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教材,它为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详尽、感性和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课堂教学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生活并不是自足的,自成目的的,它要不断地从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也要不断的为学生其他方面生活提供营养,只有在我们的努力下建构起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的良性关系时,这样的课堂才称得上“生活”。
班主任工作与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阶梯,社会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学校、班主任如能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就是
班级教育力量的优化和整合。
二、班级管理自主化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就是要提倡学生的自主化。
1.引导学生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制定班级制度不仅是为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首先,我通过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对良好班级制度的迫切需要。
其次,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己来。
我把学校纪律、班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讨论,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制定了有班级特色的班规——《班级公约》。
再次,细化管理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
班规的确定既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形成,收到良好的效果。
2.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我根据班级的特点,打破了原有的少数班干部管理多数同学的局面,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管理。
一是建立小干部轮换制,把管理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
定期进行班干部竞选、试用评议和正式任命。
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
让学生锻炼了自己,增加了胆量,增强了民主意识,每一位同学都
体验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
二是班级中增设班级岗位,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
比如,班级中有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财务保管员、节能员等,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上来。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并在自主参与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3.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和权利还给每个学生
每周班队课,我都会让班干部把班级一周来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班干部职责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其次,负责不同班务的班干分别根据自己记录下来的成绩和问题,依据班级公约对全班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考核,实施奖惩;再次,不同岗位的同学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现象,全班进行评价考核。
考核成绩以分值记录,根据相应的班规有不同的分值,如班干部全部要求达到10分,失职一次扣1分。
学生平时常规每项5分,违反一次扣分0.5分。
每学期下来,根据分值高低划分等级,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及其它奖项的重要依据。
即通过班干部考核表、全班同学常规考核表、特别表现考核表来实现班级管理中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
4.建设班级文化,把创造个性的任务还给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
根据本班级学生人才多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把教室装扮成既富有学习的书香气息,有富有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的愉悦的场所。
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展板上的书画作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
世界的科普小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小小生物角”;引领学生走上知识殿堂的图书角等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创办的。
一学期下来,班级成员不仅养成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人人都以为班级出谋划策、美化教室为荣。
通过参观、设计、制作,学生们的头脑里不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强。
三、班主任功能多元化
教育家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授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优秀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沃德的这段关于教师层次的论述,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愈显其见解的独到和准确。
同样,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的功能也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班主任再不能把自己看作是学科老师的自然延伸,置之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的丰富内涵于不顾,固守着“班级权威”的扮演者,而忽略了“做学生的知己,父母的代言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的角色。
班主任功能的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工作。
作为学校的管理层,也要帮助班主任做好角色的转变,当好参谋,做好教育改革新生力量的保护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