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小说改编剧再掀热潮

网络小说改编剧再掀热潮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再掀热潮能否抚平十年之殇现象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今年再升温网络文学早已不再是新鲜名词,而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也正越来越频繁地走入观众视线。

自今年初以来,先是改编自《未央·沉浮》的《美人心计》在多个省市地方频道皆取得当地收视冠军,接着姚晨领衔的《和空姐一起的日子》(改编自《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央视开播取得不俗成绩。

两部改编剧热度未退,同样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佳期如梦》与《泡沫之夏》则在内地与台湾两岸同时开播,尤其《佳期如梦》在世界杯以及《三国》等热门电视节目的夹击下取得了将近1点的亮眼收视成绩,可谓底气十足,进一步催热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市场。

与此同时,著名导演郑小龙明确表示将开拍后宫小说《后宫甄媛传》,张纪中则放出风声对网络小说《星辰变》有意向并打算邀林心如出演。

种种这些都说明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热潮已经到来。

其实这已经是该领域的第二轮“试水”了。

还记得10年前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吗?它的火热带动了我国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第一轮尝试。

但由于对原著基调的把握不对,使得电视剧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观众口诛笔伐的对象。

那次改编失败的经历,也使得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进入低谷。

之后,几年内,网络小说成了很多人不敢碰的地雷,知名编剧宁可自创剧本也不愿意用改编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那么,一度沉寂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领域为什么在10年后的今天又再度掀起热潮呢?原因网络文学有优势,二轮试水不偶然好的剧本是电视剧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那么,怎样的题材更合适则成为编剧们要思考的问题。

而如今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晋江原创网的王赫男总编介绍,网络文学作为剧本的素材库有其自身的优势。

第一,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可供编剧不同的选择。

第二,能够及时根据观众的阅读心态做出自我更新完善。

同时海量的作品可保证满足不同观众要求。

这样编剧在选择时更能针对不同观众。

第三,经典的网络小说不会褪色。

目前比较热门的网络小说改编剧如《泡沫之夏》、《美人心计》等的原著都是前几年就已经为读者熟知的作品。

同时,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在去年出现拐点并引发第二轮试水也不是偶然。

10年来网络小说始终在不断发展。

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旗下一批专业的网络文学原创网站的成立壮大就是例子。

更加开放、多元、娱乐化的网络文学文化提供了足够的原创文学素材。

海量的读者既可作为潜在的收视率基础,更势必引起影视公司对网络小说改编的关注。

因此,当有了《双面胶》等成功的电视剧改编先例后,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观众市场被确立,对网络小说进行剧本改编也就逐渐被重视。

于是随着2008年底拐点的出现并引发多部小说改编权的成功卖出,第二轮试水现象就此形成。

“当然成功心理也在起作用。

对网络小说进行电视剧改编,只要有一个例子成功了,就会引起更多人的尝试。

”王赫男说。

局限情节温和节奏偏慢改编难度大虽然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不难发现,真正拍成电视剧的题材还是以都市言情剧为主。

比如《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佳期如梦》、《泡沫之夏》等。

可见网络文学真正转变为影视作品还是有局限。

题材单一化还是问题。

观众爱看的题材和影视公司感兴趣的题材,最终未必能拍出成片。

比如近年来最受观众欢迎的惊悚玄幻小说《鬼吹灯》系列,虽然传出著名导演杜琪峰会投拍电影版,但始终没有下文。

想其原因一是玄幻题材难以立项,再者想象中的宏大场面难以通过影视来展现。

“若拍摄武侠、玄幻类题材的片子,投资、人力物力将会很大,而都市爱情题材则相对容易很多。

”王赫男说。

另外,小说不等于剧本,改编有标准。

据晋江文学城的影视编辑林林介绍,在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前,会把描写心理、烘托氛围的语言全去掉,只保留主人公和情节主线,如果具有比较鲜明的故事和戏剧冲突才会推荐。

否则情节温和、节奏偏慢的网络文学改编难度会很大。

她介绍,瞬间倾城的网络小说《未央·沉浮》改编的电视剧《美人心计》能够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小说本身的戏剧冲突复杂而明显,这样编剧能更好把握。

前景寻找平衡与加强沟通很重要“这是一部诚意之作。

制作团队非常忠实于原著,甚至在努力还原小说中的每一句对白、每一个细节、眼神和动作。

可以感觉制片人在有些地方甚至比我更懂这个故事。

”《泡沫之夏》小说的作者明晓溪对于改编后的电视剧有这样的感触。

的确,对热门网络小说的改编是否忠于原著是永远的焦点。

《佳期如梦》受到争议的最大原因就是电视剧改变了原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

然而获得作者赞同的《泡沫之夏》也没有躲开网友的批评。

有人认为该剧为了宣传,在某些桥段生硬地搬用了原著的情节,忽视了对原著中的氛围、心理描写的表现,使得让不了解原著的人看不懂,甚至对主人公产生误解。

看来想在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路上长久地走下去,寻找小说与电视剧在情节表现上的共通之处,并在观众的收视需求和影视行业的制作规则中找到平衡点,是双方都要完善的任务。

面对当下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二轮试水,王赫男在乐观中也表达了隐忧。

“现在我们挺高兴。

这种改编现象说明网络小说受到了重视,增强了互动性。

但这毕竟是两个行业。

在影视的专业需求上来讲,网络小说作者们并不具备对方专业的知识,比如在情节的处理上不是很符合影视行业标准。

二者之间的沟通还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希望能够共同深入协作,把这方面的市场做活。

”李曦曦观娱台:变通互融是桥梁《美人心计》、《和空姐一起的日子》、《佳期如梦》、《泡沫之夏》……均是今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它们都是由网络小说所改编。

在多部经典名著的翻拍剧和众多娱乐节目的夹击之下,这些电视剧却能异军突起,取得不俗的战绩,不得不让我们对网络文化的力量刮目相看。

还记得10年前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们记住了痞子蔡,记住了轻舞飞扬;而10年后的《美人心计》同样让我们记住了窦漪房,记住了刘恒。

经过10年的沉寂,网络小说再次以强势形象出现在影视剧的市场上。

强势回归的同时,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也在面临着“收视火,骂声高”的尴尬局面。

怎样在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之间取得平衡仍将是个大问题,而变通互融终将成为连接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阅读习惯的逐渐改变,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了人们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网络小说的海量素材和不乏佳作的特点,也让其成为了众多影视剧取材的源泉。

但这座“富矿”要如何挖掘,却需要编剧和导演们多费一些心思。

改编网络小说并不代表一本万利,能否将剧情拍得符合读者想象是件技术活。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优秀的网络小说时,已经在作者营造的语言氛围之中进入角色,对书中塑造的角色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

而在其观看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时,就会与自己心中的形象进行对比。

此时的观众其实是在看过“剧本”之后再来观赏电视剧,这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影视剧观看,观众不是抱着观赏的态度,而是审视的心态,这就使得改编后的影视剧要赢得观众的满意是难上加难。

如何找到和书中形象贴合,又能满足观众想象的演员成了改编的一大难点。

纵观当今的网络小说改编剧,都市言情剧占了大部分,而其中对于现代生活的表现也是一个敏感地带,恰如其分的表现会让观众大有亲切之感,可要是偏离了生活,现在的观众又岂是好忽悠的?优秀的网络小说在为影视剧提前进行了人气铺垫之外,也让影视剧的制作无形之中聚集了众多监督的目光。

在当今全民网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写手,网络上也不乏穿越古代、表现现代的佳作。

影视剧的创作与其在屈指可数的名著之中翻来覆去地翻拍,还不如在网络的世界之中开辟一片新天地,借鉴网络小说的新颖选材角度。

同样,被选作影视剧改编的网络小说,也应该为了影视文化做一些变通,经过有针对性的再加工,通过另一种有效的途径再现小说中的成功之处,这样才能使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真正达到互通互融。

(武林丽)网络小说改编剧的传播策略探析——以《美人心计》为例余力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小说辐射面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机构开始向丰富的网络小说资源库寻求优秀的故事脚本和创作灵感。

本文以2010年影响较大的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剧《美人心计》为例,结合网络传播和电视剧传播理论,通过分析该剧在题材选择、剧本改编、营销宣传等一系列电视剧生产发行环节所采用的传播策略及其达到的传播效果,总结出适合网络小说改编剧的传播路径,为未来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传播策略早在十年前,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带动了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第一轮热潮。

当时由于对网络小说的传播特点把握不明确,仅仅对小说情节和语言进行简单的生搬硬套,缺乏适合影视剧传播的有效传播策略,使得改编剧既没能延续原小说的网络文化特质内核,又失掉了影视剧本身应有的戏剧张力,沦落为观众尤其是原著书迷口诛笔伐的对象。

从2008年兴起的新一批网络小说改编剧,在从文字到影像、从网络到荧屏的转化过程中,无论是对网络小说和电视剧传播特点的认识,还是采取的传播策略,都显得更为精准和成熟。

其中,改编自《未央·沉浮》的《美人心计》无论在收视份额还是引发的关注讨论上都表现得较为突出,是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得较为成功的一部影视作品。

该剧在上海地面频道首播第一天,高达6.1%的开播收视率即创下了历史新高,而大结局收视率更是接近10%,成为当周上海各频道收视冠军,随后在广州、武汉、杭州、长沙等地面频道以及港台地区的播出也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

此外,在网络同步直播平台上同时观看的观众超过了27万人,而日韩播放权的高价卖出,也足以见得该剧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其实单从艺术水准评判,该剧的质量并不算上上乘,之所以能够在还未上星播出时就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是因为该剧在整个制作发行过程中,无论是题材选择、剧本策划、演员选择、服装道具制作,还是前后期的营销宣传,每一环节都是在认真分析受众群特征、准确把握受众心理的基础之上 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 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 从而使其更广泛地为受众所接受,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剧本选择——熟悉题材陌生化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传统的文学类型在网络上得以无限细分和创新,衍生出大量新颖独特的故事题材,大大丰富了传统的文学样式和叙事视野。

而如今的电视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已超过400部1.3万集,对剧本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原创编剧市场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这种情况下,向丰富的网络文学资源库寻求源头的“活水”,与那些经历过市场检验、已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网络小说“联姻”,是影视剧制作机构解决原创剧本匮乏问题、规避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

《美人心计》选择的就是观众熟悉、已经形成一定“类型化”叙事结构、拥有稳定收视市场的古装宫廷斗争题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