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收稿日期:2013-08-10
编辑/肖慧
126
并且巩膜扣带术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早期视功能恢复佳,手术花费少,对手术
位置前后参差不齐,垫压块不能顶压住所有裂孔。 ④巩膜嵴高度不足或过高。
设备要求低,目前仍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随着手术设备的完善和手术技巧的
⑤裂孔横径长,加压块相对较小,没能把裂孔头端压住。 ⑥冷冻时间及范围不
不断提高,成功率也不断提高。 但仍有部分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后网膜不能复
次手术术前进展无统计学差异 。 第 2 次手术后随访 6 个月 ,30 例患者中 26 只 眼 网 膜 复 位 ,2 只 眼 取 硅 油 后 网 膜 再 次 脱 离 ,1 只 眼 再 次 巩 膜 扣 带 术 后 未 复 位 放
弃 治 疗 。 手 术 成 功 率 86.68%。 结 论 裂 孔 未 封 闭 、术 前 遗 漏 裂 孔 是 巩 膜 扣 带 术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 。 为 了 提 高 手 术 成 功 率 ,术 前 应 使 用 双 目 间 接,极周边的裂孔等。 因此,术前细致眼底检查,查找裂孔和变形区、术中
第 1 次术后未复位 26 例,第 1 次术后网膜复位,1 个月内再脱 2 例,3 个月内
准确定位和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建议:术者应熟练使用间接检眼
再脱者 2 例。 所有病例均在网膜未复位或发现网膜再脱后 3~10 d 内进行再次
颗粒对应位置,应反复查找,必要时术中诊断性冷冻查找。对于下方网脱患者,
10 例、巩膜扣带术 3 例。 2 次手术前后进行视力、屈光状态、PVR 情况,双目间
除外在网脱范围内寻找裂孔,同时不能忽视寻找上方网膜有无裂孔及变性区。
接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 对第 2 次手术后病例随访观察>6 个月。 手术成功判
3 讨论
3.1 手术失败相关原因分析 巩膜扣带术成功的关键是封闭网膜裂孔。 本组
研究中 13 只眼由于原裂孔闭合不良导致手术失败,占 43%,分析裂孔闭合不
参考文献: [1]Azad RV, et al. Primary vitrec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surgery in phakic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ActaOphthalmol Scand2007,85:540-545 [2]傅 守 静 .视 网 膜 脱 离 诊 断 治 疗 学 [M]北 京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1999:178. [3]刘 家 琦 .实 用 眼 科 学 [M].2 版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1999:412. [4]陈 丽 娟 ,徐 丽 丽 ,冯 国 萍 ,等 .巩 膜 扣 带 术 联 合 532 激 光 治 疗 孔 源 性 视 网 膜 脱 离 [J].临 床 眼 科 杂志 ,2010,18(3)268-268. [5]Daniel A. Brinton C.P. Wilkinson.Retinal Detach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6-101 [6]Dreyer RF. Sequential retinal tears attributed to intraocular gas [J].AmJ Ophathalmol, 1998, 126: 658-667.
10 30
第 2 次手术后 5
2
注:χ2=2.343,P=0.5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
15 30
2.5 并发症 以眼压高于 21 mmHg 为诊断标准[3],3 只眼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
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噻吗洛尔、布林佐安对症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取
出硅油后恢复正常,2 只眼取出硅油后再次发现网膜脱离。
足,未能完全包围裂孔。 ⑦PVR 牵拉裂孔后缘导致裂孔卷边,使 2 层视网膜无
位,面临再次手术,如何进一步治疗是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本文就首次行巩
法紧密贴复。⑧巩膜缝线松脱。因此建议术前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及三面镜仔
膜扣带术后失败的 30 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对再次手术方式、术后视力、网膜
细检查视网膜情况、术中认真操作再次核对网膜裂孔数量、位置,适度冷凝,尽
新裂孔的形成也是巩膜扣带术失败的另一原因。 巩膜扣带术后由于未处理
断标准: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复位 6 个月者为手术成功,6 个月内未复位者为
的变形区,特别是格子样变性区可能出现新的裂孔,玻璃体牵拉、前部 PVR 形
手术失败, >6 个月或数年之后再次脱离为视网膜脱离复发[2]。
成,过度冷冻[4]均会导致新裂孔的形成,此外 Dreyer[5]等认为玻璃体腔内注气也
或硅油填充术。 本研究中第 2 次手术成功率 86.86%,因此采取恰当的手术方
表 1 2 次手术前 PVR 分级情况比较(眼睛/只)
时间
无或 A 级 B 级 C1 级 C2 级 C3 级 D1 级 D2 级 D3 级 合计
第 1 次手术前 10
4 3 2 1 0 0 0 30
第 2 次手术前 6
8 9 3 1 0 0 0 30
1.3 统计学分析 对 30 例患者首次行巩膜扣带术失败的可能因素进行统计整
会导致新裂孔的产生。我们的体会是垫压嵴的高度要适中,太低不能充分解除
理, 比较 2 次术前 PVR 分级及术后视力情况, 统计第 2 次手术效果。 使用
玻璃体牵拉,导致产生新裂孔,太高可能导致视物变形及散光形成;冷冻时当
SPSS11.0 统计软件对两次手术前 PVR 分级程度及再次手术后视力进行 χ2 检
2.4 2 次手术后视力比较,见表 2。
术失败应尽早再次手术避免 PVR 进一步加重,第 2 次手术应根据第 1 次手术
表 2 手术前和第 2 次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眼睛/只)
失败原因及玻璃体视网膜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时间
<0.01 0.01~0.05 0.06~0.1 ≥0.1 合计
手术前
9
3
8
网膜未再脱。 手术后复位率 86.68%
或巩膜扣带术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对于裂孔不明确或找不裂孔者以及玻璃体
2.3 2 次手术前 PVR 分级情况比较(PVR 分级根据 1983 年国际视网膜学会命
浓缩、视网膜增殖、视网膜僵硬的患者二次手术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
名委员会提出的分类法进行[3]),见表 1。
镜及三面镜,术前寻找裂孔、术中准确定位,必要时术中先放出视网膜下液后
手术。
再仔细查找裂孔,特别是对于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尤为重要,有利于发现隐
1.2 方法 30 只眼第 1 次手术均采取巩膜外冷冻联合巩膜外垫压术。 再次手
藏于网膜皱褶内的裂孔。若玻璃体腔存在大量色素颗粒,很可能裂孔就在色素
术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或硅油填充术 17 例、 巩膜扣带调位术
未封闭 13 例(43%),遗漏裂孔 12 例(40%),新裂孔产生 2 例(6.6%)未见裂孔
术时间间隔短,PVR 的发展不明显,因此手术失败多不是由于 PVR 所致。所以
3 例(10%)。
一旦确认手术失败应尽早再次手术避免 PVR 进一步加重。
2.2 第 2 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 出院时 30 只眼中除外 1 只眼再次行巩膜
仔细检查;术中再次检查裂孔及变性区,必要时穿刺放视网膜下液后检查、在色素颗粒沉积区域可诊断性冷冻查找裂孔。 同时准确定位裂孔位置,把握好冷冻
的 程 度 ,注 意 垫 压 嵴 的 高 度 。 一 旦 确 认 手 术 失 败 应 尽 早 再 次 手 术 避 免 PVR 进 一 步 加 重 ,第 2 次 手 术 应 根 据 第 1 次 手 术 失 败 原 因 及 玻 璃 体 视 网 膜 情 况 选 择 手 术
力 、眼 底 改 变 ,再 次 手 术 术 式 、术 后 网 膜 复 位 情 况 ,视 力 分 布 情 况 ,二 次 手 术 前 增 生 性 玻 璃 体 视 网 膜 病 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情 况 、术 后 并 发 症 。
结果 30 例患者中裂孔未封闭 13 例 (43%),遗漏裂孔 12 例(40%),新裂孔产生 2 例(6%),未见裂孔 3 例 。 30 例患者均再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术前 PVR 较第一
3.2 再次手术方式选择 再次手术的时机及手术方式根据前次手术失败原因
扣带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患者放弃治疗,余 29 只眼视网膜复位,3~6 个月后取
及目前玻璃体视网膜情况而定。一旦确定手术失败,应尽早采取适当的手术方
出硅油,其中 2 只眼硅油取出术后再次视网膜脱离。 其余患者随访>6 个月视
式再次手术。 对裂孔明确, 无明显玻璃体视网膜增殖者,通过巩膜扣带调位术
临床医学
医学信息 2013 年 10 月第 26 卷 6(中) Medical Information. Oct. 2013. Vol. 26
巩膜扣带术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徐文荣,肖丽波,薛黎萍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云南 昆明 650021)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巩 膜 扣 带 术 失 败 的 原 因 及 再 次 手 术 方 法 。方 法 选 取 我 院 首 次 行 巩 膜 扣 带 术 失 败 的 30 例 患 者 (30 只 眼 ),随 访 记 录 第 1 次 手 术 的 术 式 、术 前 视
视网膜出现白色冰斑后立即解冻,既可以达到粘合脱离的两层视网膜,又可以
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明显减少新裂孔形成。
2 结果
PVR 是视网膜复位手术最终失败的唯一常见原因[6]。 本研究中再次手术
2.1 手术失败因素统计 本研究中巩膜扣带术失败的 30 例患者分别为:裂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