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概论
1. 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素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主要优点: 1)就地取材; 2)耐久性好; 3)整体性好; 主要缺点: 1)自重大; 2)抗裂性能差; 3)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 4)工期长。
4)可模性好;
5)耐火性好。
10
1)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2)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及耐久性; 3)具有良好保温、隔热、隔音性能,节能效果好; 4 )施工简单,技术容易掌握和普及,也不需要特殊 的设备。
主要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砌筑劳动强度大。
3. 钢结构 (1)概念 以钢材为主要 材料制作的结 构。
(2)特点
1.1.2 建筑结构的组成
1. 水平构件:梁、板等,用以承受竖向荷载。
2. 竖向构件:柱、墙等,其作用是支承水平 构件或承受水平荷载。
3. 基础:将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传至地基。
1.1.3 建筑结构的分类 1.1.3.1
建筑结构按承重结构
所用的材料不同分类 钢结构 木结构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混合结构
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
能力。
德育目标: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 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
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
态度和工作作风。
§1.1 建筑结构的概念 1.1.1 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建筑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 成的能承受各种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1)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作用。
摩擦力
粘结作用
机械咬合力 胶结力
2)变形协调作用 3)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作用是钢筋与混 凝土能够一起共同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2. 砌体结构
(1)概念 由块体(砖、石材、砌块)和砂浆砌筑 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 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砖混结构
1.1.3.2
框架结构
按承重结构类 型的不同分类
框架剪力墙结构
排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筒体结构 其他结构
1.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由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共同承受外荷
载的作用,墙体(或柱)及基础等采用砌体结构,而
楼盖、屋盖等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
主要用于层数不多的民用建筑,如住宅、宿舍、 办公楼、旅馆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性质; 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构造知识;掌握 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
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 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 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 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
( L﹒Lambot )制成了铁丝网水泥砂浆的
小船。 1861 年,法国人莫尼埃获得了制造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专利。 20 世纪 30 年代预 应力混凝土结构出现。
Q砌体结构
•砖的生产:西周(前1134~前771)
•最伟大的石砌体结构建筑:赵州桥
•最伟大的砖石结构建筑:万里长城
•水泥的发明:19世纪20年代 •统一粘土砖规格:1952年 •配筋砌体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 •轻质、高强块材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
第一章 建筑结构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
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建筑结构课程介绍
一、课程功能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 1.为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 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 2. 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 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侧移刚度都很大的筒体所组成的结构。筒体的
基本形式有三种:框架筒、筒中筒及多筒。
6. 排架结构构
排架结构是由屋架(或屋面梁)、柱和基 础组成。屋架与柱顶铰接,柱与基础刚接。 单层排架结构为12~20m,可以为单跨和 多跨,广泛用于各种单层工业厂房建筑。
7. 其它形式的结构 门式刚架结构、薄腹梁结构、桁架结构、拱 结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
限。一般建造比较高的建筑物,15~30层的住
宅和旅馆等小开间的高层建筑多采用。
4. 框架-剪力墙结构
是在框架纵、横方向的适当位置,在柱
与柱之间设数道钢筋混凝土墙体而形成的结 构体系。它是框架和剪力墙的有机结合。 用于20层左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5. 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围成的各向抗
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由纵梁、横梁和柱以刚接或铰
接相连系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既可用钢 材制成钢框架结构,也可用混凝土制成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造高度一般为30m左右。
3.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墙体。由
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
为剪力墙结构。
抗侧移刚度大,整体性好,但空间布置受
主要优点:
1)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
2)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及拆卸,施工工期短;
3)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4)无污染、可再生、节能、安全,符合建筑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可以说钢结构的发展是 21 世纪建筑文明的 体现。
主要缺点:
易腐蚀,需经常油漆维护,故维护费用较高;钢 结构的耐火性差,当温度达到 250℃时,钢结构的材 质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当温度达到 600℃时,结构会 瞬间崩溃,完全丧失承载能力。
§ 1.2 建筑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1.2.1 建筑结构的发展状况 Q 钢结构: 19 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 桥梁和房屋。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钢结构
房屋 — 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的高度达
452m。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台湾101大楼 高度达508m。
Q 混凝土结构: 1850 年,法国人郎波特
4.木结构 (1)概念
指全部或大部分
用木材制作的结构。
(2)特点
主要优点:
易于就地取材,制作简单。
主要缺点: 易燃、易腐蚀、变形大,并且木材
使用受到国家严格限制。
5. 混合结构
(1)概念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房 屋称为混合结构。 (2)特点
可以综合利用各材料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如 钢 - 砼结构不仅具有钢结构建筑自重轻、截面尺寸 小、施工进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特点,还兼有钢筋 混凝土结构刚度大、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