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_资本弱化

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_资本弱化

[财税天地]
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资本弱化
田守岗 孔 岩
[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税收筹划在这种环境下出现了更多新的方式
和方法,如电子商务避税、资本弱化避税、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税等等。

本文主要对资本弱化问题进行探讨,
以说明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应有效合理地进行国际税收筹划。

[关键词]资本弱化;国际税收筹划;国际逃税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06)09-0122-02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可以看出,各国在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趋于一体化。

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资本自由化进一步推进,人员频繁跨境流动,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避税也出现了更多新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在投资过程中运用筹资方式进行避税是近年较为引人注目的话题。

筹资避税是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减轻税收负担。

筹资避税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的选择及还本付息的选择。

从筹资渠道进行避税的资本弱化并非新课题,但却是目前国际上运用较多的一种国际税收筹划方式。

一、资本弱化的主要特征
资本弱化(Thin Capitalization )又称资本隐藏、股份隐藏或收益抽取,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减少税额,采用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的投资或融资。

通常情况下,公司特别是跨国关联公司进行跨国融资时,经常通过高负债、低投资,使其资本弱化,从而增加利息支出转移应税所得。

这是因为税法上规定股息支付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不具有抵税作用。

而利息支出则可以作为费用,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予以扣除,使企业少交部分所得税,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

所以,如果跨国公司向国外关联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其关联企业向跨国公司支付的利息就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而如果跨国公司向国外关联企业注入的是股本金,则关联企业向跨国公司分配的股息、红利就无法使应纳税所得额得到冲减。

二、资本弱化的理论基础1.经济学基础
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费朗
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co M odigliani )和默顿・米勒(Merton
M iller )发表了M M 定理的命题二,是在M M 定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公司税存在的条件,他们认为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杠杆的利得,即V L =V U +T D 。

杠杆的利得为纳税节省价值,又称税盾效应,即公司税率(T )与债务额(D )的乘积。

由于(1-T )<1,公司税所引起的股本成本上升的速度会低于杠杆增长的速度。

税率会减少债务的实际成本,从而使企业的价值随着杠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显然企业可以增加负债实现税盾来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从理论上说100%负债产生最大价值。

另外资本弱化的另一个经济学基础在于债务人和股东权利的会计制度设计。

如果公司资本多半来源于股权融资,则经理部门需尽可能增加公司利润,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负会计责任。

债务融资则不同,至少公司不用向债权人详细汇报资金运营情况,只要到期能偿还债务即可。

2.法律基础
从税法角度看,对于公司的同一笔所得要在两个层面征税:对公司所得征公司所得税和对股东红利征个人所得税。

双重征税促使股东采用其它的既可以充实公司资金又可以减轻税负的资本结构设计即优先实行债务融资的方式。

此外,从破产法角度看,当公司破产时,股东只有剩余清算财产的请求权,而债权人可较股东获得优先偿付的权利。

三、利用资本弱化进行税收筹划
当跨国公司考虑跨国投资时,首先需要考虑新办国外公司的资本结构,此时它们往往通过贷款和发行股票两者间的选择来达到全球税负最小化。

以下通过表1说明在没有特殊的资本弱化规定时,以贷款代替募股方式的好处。


221— 2006年第9期 总第147期黑龙江对外经贸
H LJ F 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 rade N o.9,2006 Serial N o.147 
假设外国子公司的总利润为100万美元。

在募股投资的情况下,子公司不向国外母公司支付利息(假设不存在其它债务利息支付),其应税所得额为100万美元。

假定外国子公司所在国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即为30万美元。

在母公司对其100%控股的情况下,其关联企业就要向母公司分配全部7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假设不存在子公司所在国必须预提留存收益的限制)。

再假定关联企业所在国对本国外商投资企业汇给国外投资者的税后利润不再征收预提所得税,母公司就可以得到70万美元税后利润,母公司在子公司所在国实际负担的有效税率为30%。

而在贷款投资的情况下,外国子公司的应税利润等于总所得扣除向母公司支付利息后的余额,假定总所得为100万美元,应付给母公司的利息为50万美元,则子公司的应税所得额为50万美元,只需要缴纳15万美元公司所得税。

但子公司在向国外母公司支付利息时要代扣代缴10%的预提所得税,这样母公司实际得到的利息额就为85万美元(利息收入所得50万+子公司税后利润35万),母公司负担的子公司所在国实际有效税率仅为15%,大大低于募股投资条件下有效税率30%的水平。

因此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提高债务-股权比率来降低税收成本,最终达到国际税收筹划的目的。

表1 某公司的资本结构分析表(假设无股息预提税)投资方式(项目)直接募股投资直接贷款投资息税前利润(万元)100100
利息支付(万元)050
应税所得(万元)10050
所得税30%(万元)3015
净利润(万元)7035
预提税10%(万元)05
外国投资者收益(万元)7085(50+35)
实际税率30%15%
四、国际税收筹划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纳税人来自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潜在收益也随之增加,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税收筹划和逃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所谓国际税收筹划,是指跨国应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的漏洞和差异或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跨国应纳税人国际税收筹划的产生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

内在原因是指每一个跨国经营者都希望通过减轻或免除纳税义务来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外在条件主要是各国税制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税负轻重。

而所谓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运用欺诈伪造、弄虚作假、巧立名目等种种手段,蓄意瞒税,以期减少或不纳有关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

国际税收筹划与国际逃税的不同之处在于,国际税收筹划所采用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手段,不具有欺诈的性质,是在遵守税法、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利用法律所不及的缺陷进行的活动;而国际逃税所采用的手段具有欺诈性,是非法的,是对税法的公然对抗和践踏。

在结果上,国际逃税直接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税基总量的减少,而国际税收筹划却并不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税基总量,仅仅造成税基总量中适用高税率的那部分向低税率和免税的那部分的转移。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规定了惩罚措施,对逃税行为的制裁不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逃税被认为是从法律观点上说已经圆满解决的一个概念。

反国际逃税的打击目标应该是从事逃税行为、劣迹斑斑的跨国经营者,对此有关国家税务当局可根据逃税情节的轻重,勒令逃税者补税,并对当事人做出行政、民事及刑事等不同性质的处罚。

但是,针对国际税收筹划,各国应尽量完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堵塞漏洞,并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使其后的同类减轻或解除税负的办法由合法变为不合法,保护并增加国家应得的财政收入。

五、我国跨国公司采用资本弱化方式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1.要充分了解各国税收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千差万别,税种、税率、计税方法各种各样,课税关系相当复杂。

因此,跨国纳税人必须充分、详细地了解、熟悉所在地的税法、会计、法律等条例,并随时掌握所在地的税法、会计、法律等条例的发展变化情况,依据新的课税制度及时修订税务计划。

2.必须从全球的观点安排经营活动,筹划税务。

追求每项税负最小并不等于整体纳税负担最小。

追求税负最小不等于收入一定最大,比如存在某国税收情况于己有利,但该国的经济环境却不能令人满意,利用它反而因小失大等情况。

3.税收筹划应具有前瞻性,不能杀鸡取卵,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

因此,跨国纳税人应有较长时期的总体税务计划。

在国外,这些税务计划无一例外几乎都是聘请会计师和税务师制订的,可见,做好税务计划是进行国际税收筹划的关键。

4.不能违反税法。

我国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有一条界限不可逾越,即不能违反税法,必须坚决杜绝那种抱侥幸心理进行非法逃、偷税或瞒税的冒险行为,以免得不偿失,给我国海外企业的声誉、利益带来损失,并影响到我国海外投资业的拓展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剑文.国际税法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叶晓斌.资本弱化的法律问题初探.中国财税法网.
[3]华秀兰.资本弱化规则研究.经济法网.

3
2
1

田守岗 孔 岩: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式———资本弱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