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增殖》修改说课课件1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增殖》修改说课课件1
衷心感谢您的指导!
再见
思考:
①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②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螺旋缠绕、缩短变粗
染色质
(细丝状)
分裂间期
解开螺旋
染色体
(圆柱状或杆状) 分裂期
复制
间期(复制前)
染色体
4
条
DNA
4个
染色单体 0
条
间期(复制后)
染色体 4
条
DNA
8个
染色单体 8
条
琼脂块
比值
NaOH扩 比值(NaOH
细胞的增殖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一)细胞增殖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增殖” 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1 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通过 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学生在 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 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 过程。其中有丝分裂这部分知识与之后的DNA 复制、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等知识都有紧密联系, 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制约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三、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3、染色体、染色单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DNA数量变化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多、抽象又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为了 解决这一问题,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 知识、经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我还注重将各种课程资源有 效整合,通过课件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了 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黑板板图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 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方面来看,他们在七年级就学习了《细胞通 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并且通过前面五章内容的学习, 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总结对比的科学方法。此外,高 一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趋于成熟。
因此,我将以课本知识为素材,以Flash动画和图 片等直观的视觉媒体为载体,拓展加深他们对原有知 识的掌握,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 起,进一步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建构知识体系的能 力。
慢慢地,含酚酞的琼脂随着NaOH溶液的扩散而变红
切开琼脂方块
测量NaOH的扩散深度
3cm
含酚酞的 琼脂块
2cm
1cm
运输效率
琼脂块 表面 体积 比值(表 NaOH扩散 比值( NaOH扩散
的边长 积 /cm3 面积/体积 的深度/cm 的体积/整个琼脂
/cm /cm2
)
块的体积)
3 54 27
2:1
染色体
前期、中 期、后期
着丝点
DNA
染色体复制
高度螺旋
1条染色体 1个DNA
1条染色体 2个DNA 2条染色单体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2条染色体 2个DNA 0条染色单体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周期
染色体变化
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
记忆口诀
前期
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 “浓缩”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1、生物体的为什么会长大? 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 细胞的增殖——细胞数量的增多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主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多
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含 酚 酞 1cm 的 琼 脂 方 块
2cm 3cm
放入盛有NaOH溶液中浸泡
2、细胞周期的概念 3、有丝分裂的主要阶段和形态物质变化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 及DNA数量的变化。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学法以更好的突破,本节课我打 算采用问题教学法,并辅之以多媒体展示法,增强教学的直观 性和形象性。
0.5
19:27
2 224 8
3:1
0.5
7:8
1
6
1
6:1
0.5
1:1
结论: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 质运输效率越低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①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关系的制约;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转运的效 率就越低)
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的制约;
二、细胞的增殖:
意义 :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关于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课本安排了一个模拟探究实验。 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带入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分析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去分析实 验数据,能够让学生采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结果迁移到真 实细胞。
在讲有丝分裂的过程时,我会先对重点概念进行简单讲解, 再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小组讨论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采用 FLASH动画逐步演示并结合黑板板图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 来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3、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 1、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与价值观目标 2、明确事物是具有共性,同时又有自身特征。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 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膜仁消失现两体
分 裂
中期
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排中”
赤道板上排整齐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 色体,在纺锤体的索引分别移向两 均分牵引到两极 极。 “分裂”
染色体到达两极,解旋为染色质细 丝。 “平分”
膜仁重现两体失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一、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的原因
边长 表面积 体积 (表面积/体积) 散的深度 扩散体积/整个
cm
cm2 cm3
cm 琼脂块体积)
1
2 3
图形识别
1
2
3
4
5
6
7
8
人体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92
DNA 46
染色体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我还引导学生大胆改革课本实验方案,通过对比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 力。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很重视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引导学生如何去 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较好的领悟了模拟这一科学研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 师如何做好引导、指导工作,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 一步研究。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板书设计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意义 3.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组成 4.能够概述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5.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异同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能力目标 2、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过程 : 物质准备、细胞分裂
细
胞
有丝分裂 主要
增
殖 方式 : 细胞分裂(真核)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
细胞类型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15.3
2.0
17.3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1.8
15.3
人的肝细胞
21
1
22
人的宫颈癌细胞
20.5
1.5
22
(1)不同的细胞的细胞分裂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2)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
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
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
前期: 膜仁消失现两体
分 中期: 形定数晰赤道齐 裂 期 后期: 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 两消两现壁重建
3、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染色质
分裂间期
末期
螺旋化、缩短变粗 解螺旋,变成细长丝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