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的基本要求就是:使各组内部保持同质性、各组
之间呈现出质的差异性。因此,统计分组的实质是在现象总
体内进行的一种分类,揭示总体内在的数量结构以及总体之 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例如:温州大学学生这一同质总体中,就存在着录取批次 的差别(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等),存在院系不同的差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预处理:指对分散的原始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在 整理之前,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核. 在整理之前还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具 体包括如下: 1、直接来源的资料要检查其准确性、完整性 2、间接来源的资料验检查适用性、时效性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1、直接来源的资料要检查准确性、完整性。
– 表3.2是假设的表示某地区不同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的分组资料,
表3.2 某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平均收入水平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 研究生
月平均收入(元) 800 1200 2000 3500 5000
它反映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平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存在正向的依存关系。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关系,但现象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向和程序各不相同。 如:在收入和消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 收入越高,消费也越多;教育投入和工资存在一定的 依存关系,一般来说,教育投入越多,就业工资也越 高。这些都是一些正向的依存关系,而人口的文化程 度与生育率水平之间一般来说存在一种负向的依存关 系。
2、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 品质分组(属性分组):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 变量分组(数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 品质分组就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分组比较简单,分组 标志一经确定,一个品质标志表现即为一组,组的名称和组 数也随之确定。
下列( )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雇员按受教育年限分组 B、职工按就业领域分组 C、企业按资产存量分组 D、住户按人口多寡分组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三、统计整理的步骤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对 所收集到的大量的、零星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 科学加工与综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 化,为统计分析提供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资 料的工作过程。
100 4.0 0.5 7.2 0.1 29.6 0.8 33.4 6.6 17.8 0.0
资料来源:/infoshow.asp?id=6062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2、揭示现象内部结构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的多种类型,它们不仅 在性质上有所差异,而且在总体中所占比重也 不一样。各组比重大小不同,说明它们在总体 中所处地位不同,对总体分布特征的影响也不 同,其中比重大的,决定着总体的性质或结构 类型。 比如,表3.1还显示了A市2011年各经济类 型的工业总产值及其比重,从中可以看出私营 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工业户是A市工业经济 中的重要地位,说明A市地区的经济性质是非公 有制经济为主。
– 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 组。 简单分组:按一个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在一起 对总体进行分组 如表3.3.1简单分组,和3.3.2复合分组。
3.3.1不同品牌饮料的分组表
饮料品牌(标志) 人数 百分比(%)
可口可乐 旭日升冰茶 百事可乐 汇源果汁 露露
• 统计分组的上述三方面作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 相辅相成、相互补充、配合应用。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 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 组。 – 2、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 量分组 – 3、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为类型分组、 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表3.5 已婚者的实际结婚登记地
实际结婚 登记地 农村未 外出 人口 外出前初婚 外出后初婚 外出前初 婚 94.9 96.2 95.9 90.0 农村有流动经历人口 农村流入厦门市打工人 口 外出后初 婚 88.4
别(商学院、法政学院、人文学院等20几个学院),存在入
学年份的差别, 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就必须对总体进行各种分组,以便 从数量方面深入了解和研究总体的特征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统计分组是基本的统计方法之一,在数据整理和 统计分析中都要广泛应用分组,并且是数据整理和 统计分析的基础步骤。 – 统计分组在统计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以下三 个方面: 1、划分现象的类型 2、揭示现象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 统计整理主要是针对( )进行加工的工作 过程。 A、次级资料 B、原始资料 C、分析资料 D、第二手资料
答案 B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1、统计整理是获得系统化资料的重要环节。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 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
(1)准确性审核的方法
2)逻辑检查
逻辑检查主要是审核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 否合理,各项目或数字之间有无互相矛盾的现象。 例如,男性填写了生育年龄;又如调查研究的对 象是中学生,而填写的文化程度为大学,这些都存在 明显的逻辑错误,可以肯定是在登记过程中有误,应 予以纠正。
(1)准确性审核的方法
(1)适用性审核 适用性即数据是否适合使用,二手数据可以来 自多种渠道,有些数据可能是为特定目的通过专门 调查而取得,或者是已经按特定目的的需要做了加 工整理。 (2)时效性审核 对于有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如果所取得的数 据过于滞后,可能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一般需要使 用最新的统计数据。
(二) 统计数据的分组
表3.1 A市2011年工业经济结构
工业总产值 (亿元)
企业
单位数
比重(%)
总计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合作制企业 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三资”企业 个体工业户 其他
139998 56 544 8017 41 5266 27 15498 612 109932 5
4136.12 165.14 20.99 296.13 5.12 1225.70 33.42 1381.10 274.21 734.29 0.02
3)计算检查
计算检查是检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 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 例如,各分项数字之和是否等于相应的合计数, 各结构比例之和是否等于1或100%,等等。
(2)完整性审核
完整性审核:主要是审核所有调查项目和指标 是否填写齐全,调查单位是否有遗漏。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2、间接来源的资料要检查适用性、时效性。
2、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程的中间 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 析的基础,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只有通 过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等整理工作,才能 使统计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由个别到全 体、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 理性的转化,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事物的数量 性特征
– 按照一定的格式将分组汇总后的统计结果用 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出来,使事物的总体数量 特征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直观地表明数据的 分布形态与发展变化的趋势。
统计表
某市雨水的PH值折线图
统计图:柱状图
左:原形图,右:柱状图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 1、统计整理是获得系统化资料的重要环节 通过统计调查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但 这种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 ,是分散的、零碎的、表面的。要说明具 体情况,揭示出总体的内在特征,还需要 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 以便通过综合指标对总体做出概括性的说 明。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合计
15 11 9 6 9
50
30 22 18 12 18
100
表3.3.2高校教师的复合分组
第一标志(职务) 第二标志(年龄) 45岁以上 高级职称 (教授、副教授) 45岁以下 第三标志(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பைடு நூலகம்
45岁以上 非高级职称 (讲师、助教) 45岁以下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 的内在特点,按某个变量(或几个变量)把被 研究的总体划分成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 构成总体的各个总体单位,在某一变量或 某些变量上具有彼此相同的性质,而在另一些 变量的具体表现上具有差异性。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1、划分现象的类型 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类型,各 种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 规律。在整理大量统计资料时,有必要运用统 计分组法将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类 型组来进行研究。 例如:我国经济成分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 有经济两大类型,公有经济包括国有及国有控 股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 股份制经济、三资企业、私营经济等。 表3.1列出的是A市2011年的工业经济结构。
二、统计整理的意义
• 3、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 统计研究中经常要用动态分析,这就需 要有长期累计的历史资料,而根据积累资 料的要求,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筛选, 以及按历史的口径对现有的统计资料重新 调整、分类和汇总,都必须通过整理工作 完成。
三、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统计数据的预处理 (二) 统计数据的分组 (三)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表3.4 不同品牌饮料的分组表
饮料品牌 可口可乐 旭日升冰茶 百事可乐 汇源果汁 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