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讲义 第五讲 国家预算

公共经济学讲义 第五讲 国家预算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以预算中个别项目为对象展开的以 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的分 析工具。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⒈ 计算各项目的支出和收益: 实际成本与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货币为计量的成本与收益 ⒉ 计算各项目的效益/成本比: B/C≥1 (B-C)/C≥0 ⒊ 确定项目的优先顺序; ⒋ 决策。
M: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N: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OA:用于公共产品的资金支出 OB:用于私人产品的资金支出 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 私人产品的边际效益 ≥ 公共产品的边际支出 私人产品的边际支出
成本效益分析
•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 贴现问题 •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五讲 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二、预算的理论流派 三、西方国家的预算实践 四、中国预算制度的特征
一、国家预算基本概念
• 国家预算的定义 •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国家预算的功能 • 国家预算的原则

•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国家预算的年度 • 国家预算的周期 • 国家预算的政治性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预算的效益分析

预算资金的社会机会成本 ( Social Opportunity Cost of Budget Funds) 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私人 部门的效益损失。
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
边 际 效 益 C′ 边 际 效 益 M N
C
D D′
O
A′ A (A)
公共物品 O
B
B′私人物品 (B)
B1-C1 B2-C 2 B3-C3 Bn-Cn NPV=——— +————2 + ————+……+———— 1+r (1+r) (1+r)3 (1+r)n n Bi-Ci =∑ ————i i=1 (1+r)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有助于纠正只顾需要不顾成本的倾向; 有助于纠正只考虑成本不顾效益的倾向。
• 计划制定:
为达到根据本届政府施政纲领设定的本年度预算基 本目标而进行的备选方案选择。
• 方案评估:
对选出的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 预算编制:
确定项目资金。
问题的 提出
Planning Budgeting Programming 评估 制定 预算 计划制定 预算编制 方案评估
对照、比较
对照、比较
贴现问题
(考虑到时间因素而产生的利息支出)
• 任何一个项目的效益和成本都不是一
个数值而是一系列数值,即是由若干 年的效益和若干年的成本所组成的 “效益流”和“成本流”。项目实施 (存续)时间的持续性产生了利息问 题,即任何一笔资金相隔一年之后平 均增值的百分比。
• • • •
支出:C1+C2+……=Cn 收益:B1+B2+……=Bn 利息:r 净效益(net present value, NPV):考虑了r以 后该项目净效益(B-C)的现值。
• 实践:
年度均衡预算 周期均衡预算
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经济繁荣——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税收增加— —由于比例制或累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实 际增长低于个人收入增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 —经济萧条——个人收入下降——由于比例制或累 进制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低于个人收入
的下降——保持一定的消费需求——维持一定的经
对照、比较
预算的效益分析
• 预算效益分析的目的
• 预算效益分析的方法:
机会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其他方法
预算效益分析的目的
• • •
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追求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 追求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统一
机会成本分析

考察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当资源进入政府部门能发挥比在私人部门中更大 的效益时,政府占用社会资源才是合理的。
预算的政治性
• 预算的产生:
1789年,英国资产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在议会中占 据了主导地位,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预算。 当时预算的目的是防止封建领主挥霍浪费;防止封 建王族利用政治和军事力量压制工商业发展。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议会对预算的审议是各派 政治力量斗争的主要内容。
PPBS方式与预算编制
PPBS是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的 缩写,指由计划制定、方案评估和预算编制三阶段组 成的体系。
局限性:
货币无法全面衡量政府活动的效益。
其他预算效益分析方法
• •
最低费用选择法 公共定价法
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管制定价 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价格管制
二、预算理论流派
• 均衡预算论 • 功能预算论 • 高度就业预算论
均衡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
• 定义:
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竞争 原则。以此为前提设立的各项财政制度本身就 是经济内部的自动稳定器,如税收。
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
国家预算的原则
• 五项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 度性。
• 八项原则:
194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行政管理和预算 局局长斯密提出,旨在加强行政部门的 预算权限。
1. 2. 3. 4. 5. 6. 7. 8.
预算必须有利于行政部门的计划; 预算必须加强行政部门的责任; 预算必须加强行政部门的主动性; 预算收支在时间上保持收支的灵活性; 预算应以行政部门的情况报告为依据; 预算的工具必须充分; 预算程序必须多样化; 预算必须上下结合。
• 自然年度:
1月1日—12月31日
• 财政年度:
根据公共收入的高峰及立法机构开会的 时间来决定。
英国、日本:4月1日—翌年3月31日 美 国:10月1日—翌年9月30日
国家预算的功能
• 控制政府规模,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 • 反映政府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国家预算的周期
行政机构编制——立法机构审议— —行政机构执行(立法机构监 督)——立法机构事后监督
国家预算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 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国家预算的形式
• 单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一张表格来反映。
• 复式预算:
所有政府收支通过两张或两张以上表格 来反映。
国家预算的方法
• 增量预算:
每年的预算按一定比例增长。
• 零基预算:
每年重新审核和分配预算。
国家预算的年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