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技巧

最新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技巧

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技巧普遍适用规则: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

政治的考研试卷中大题的分值占百分之六十,而实际上大题也是技巧性最强的题型。

下面向大家介绍大题答题四步曲:第一步:仔细审题。

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不扣分。

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

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联系实际。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如果字迹工整的话,即使这一段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至少也有两分。

第四步:总结。

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

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n分,不信?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002年政治重中之重)。

首先仔细读题目,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用马哲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章的原理,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邓论中的内容,因此要考虑将两个学科结合起来答题。

表面上看题目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联系到马哲,以德治国便是是道德问题,是上层建筑;以法治国便是法制问题。

如此以来,此题需要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道德,法制,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上层建筑,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然后联系实际,这一步没关系,只要稍微写两句而且字迹工整便不失大格。

最后总结,好像这里把题目重抄一遍不顺口,其实只要稍微一改便行: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下面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与法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表现在:道德的概念;法制的概念;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2)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的法律和道德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基础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以法治国的概念;以德治国的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4)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怎么样,是不是感到大题的简单了?上面是我总结的几条关于政治考研的技巧,如果你能真正掌握它,不好意思,你的政治考研分数再也没有希望低于70分了。

论述题:第一步:仔细审题。

建议考生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科学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建议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了不扣分。

但考生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

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联系实际。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建议考生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这部分一定有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字迹工整。

第四步;总结。

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

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好像没有提过辨析题,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

但要求考生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产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会面,这些都要指出。

材料题:如何回答政治材料题一、政治材料分析题的基本特点:1、提供情境,包含手段和结果,要求从结果的好与坏来判断所运用手段是否合理,并要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要求规范的答题步骤:先答基本原理,引出配套的方法,进而用方法来分析材料。

3、要求多角度分析所蕴涵的知识。

二、解题的基本思路:1、从方法入手:先判断材料所持方法(手段)——根据知识体系中原理和方法(手段)的固定搭配得出基本原理。

2、判断方法最主要的依据是材料中的重点语句,对重点语句进行范畴归属判断,进而了解所持手段(方法)。

3、审题时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并由此得出知识体系的大范围。

4、应注意材料中的效果,如果效果是积极的,说明所持方法(手段)是正确的;如果效果是消极的,说明所持方法(手段)是错误的。

错误的情况有很多种,最主要有以下几种:(1)与正确方法(手段)相对立;(2)主次颠倒;(3)主次不分;(4)割裂本来存在的联系。

5、应对材料进行层次分析,以便与方法(手段)相对应。

找出所包含条件(重点语句),回答时决不能漏掉材料中所包含条件。

三、答题的基本步骤:1、先回答基本原理2、其次回答方法(手段)要求3、把方法细化成几个方面,与材料层次对接,用材料替代原理,一一对应。

四、检查阶段:1、应注意材料中所包含的条件是否全部用完,如果没有用完,说明前面所述知识点还有缺漏,应补齐。

2、检查重点语句范畴判断是否正确。

3、检查步骤是否完整、规范。

是否按照:原理———方法———实践分析的步骤。

五、复习的基本要求:1、应分层对知识进行整理,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分,其中,“是什么”和“为什么”属于基本原理:“怎么办”属于方法(手段)。

2、“是什么”主要用与范畴判断,用以审题中的思路引入,即材料中重点语句范畴判断,借以得出原理。

3、“为什么”主要指关系、地位和作用、意义等,它是方法(手段)的理论出发点。

4、“怎么办”是掌握知识点的落脚点,也是材料引入的关键。

“怎么办”不能停留在课本的水平上,还应与重大时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细化、归并入课本的基本点。

5、应对所有知识进行规范化整理,一方面,把所有知识分解为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方法或手段)两大块;另一方面,按大、中、小三个角度进行整理,“大”指最基本的原理,“中”指课本的具体要求,“小”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是课本具体要求的细化);第三、应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横向整理,以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在近几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重,需要考生加强训练。

(一)分析题解答分析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1.仔细审题并抓关键词。

大多数分析题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

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

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这是做好分析体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题目,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审题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这样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2)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课文理论,并注意筛选。

(3)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

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2.阅读材料并组织答案。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

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细节、事例或者数字),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3.答题时注意:(1)凡问现象的问题,首先回答表象,即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需太展开,简要回答即可。

随后,必须回答现象之后隐含的实质(本质),这才是重点。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需要用原理紧扣材料进行分析。

一般的思路是先表述相关原理,然后再联系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评述,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答案。

(3)回答问题注意层次性,要行文规范,简洁干练,表述准确,答案能紧扣要点,切忌东拉西扯、繁琐冗长。

(二)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在2006年统一归进了分析题中,其形式独特,分值比例大,难度也不小,是考生考研中的一大难点,这里就单独列出再讲述一下其答题技巧。

考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事实理论做依据进行分析。

二是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

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

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

解答材料式分析题的基本要求:在理论部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

这是解题的主导部分,是命题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要准确、简洁地回答出有关理论知识内容。

这一部分答好了,就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铺垫,使后面的分析论述有理有据。

首先,"掐头取尾",看题干提示句和题后要求回答的问题。

一般的材料题开题就有一句:"下面是一组关于......的材料",这就给考生在阅读时获取什么样的信息界定了范围,使阅读不再盲目,以获取相关信息为重;然后,再迅速浏览题后问题,问题的要求又进一步缩小了信息取舍的范围,什么是"的",在这里就确定了。

最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其次,仔细而快速地阅读材料。

认真研读试题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深挖材料内涵。

材料分析题的材料灵活多变,无一固定模式。

有文字型的、图表型的:文字型的可分为摘自报刊、古籍、文件、人物讲话,也有命题者描述某种现象,提出几种观点的;图表型的有漫画、表格、地图、历史文物图片、函数图等。

相关主题